第132部分(1 / 2)

>两军很快就纠缠在一起,从远处观望,官兵这次又惨了。

突然,情况出现了变化,杨么的车船踏板被杂草缠住,没法前进后退。

这样一来,水战就变成了陆战。

岳飞的军队能够在野战中正面击败女真人的主力部队,区区水匪算得了什么,战斗很快就结束了。

杨幺看见大势已去,真是有泪流不出,英雄末路之时!

无奈,杨幺唯有先将钟子仪推下水,然后自己跳水自杀。

杨幺跳水后,牛皋竟然跟着跳下去,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众人笑的原因很简单,牛皋在黄河边上长大,杨幺是在洞庭湖里长大,水性当然差不到哪里去;如今就看黄河里长大的蛟龙厉害,还是洞庭湖中的水蛇凶猛?

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牛皋虽然为人粗鲁,却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牛皋就已经把气息奄奄的杨幺被押解到岳飞面前。

PS:谢谢靓女007大大、hans2006大大、大寒尖大大的打赏和支持。

第三百零七章宅心仁厚

杨幺和钟子仪的被俘就擒,宣布了洞庭湖水匪的彻底消亡,虽然还有一两处漏网之鱼,但已经完全不成气候。

而这个时候,距离岳飞到达鼎州刚好是第八天。

捷报很快就传到了潭州张浚的都督府内,张浚无比感慨地说道:“岳侯殆神算也!”

张浚大人走了,押送着几个的匪首,回临安府给高宗皇帝报喜邀功去了。

这一次到洞庭湖剿匪,是张浚复出后负责的第二项任务。功劳最大的当然是领军主帅岳飞,但身为都督和阵前监军,张浚的功劳也绝不会少。

而且,在这次合作的过程中,张浚既看到岳飞的勇武和智谋,也发现了岳飞的廉洁竟然到了“避荣宠”的程度。

这里“避荣宠”指的是岳飞的大公子岳云。

岳云在这次剿匪的行动中,每战必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可谓是居功至伟功,而岳飞却是一如既往,把岳云的功劳按下,不予上报。

张浚得知实情后,也颇受感动,说道:“岳侯避宠荣一至此,廉则廉矣,然未得为公也。”

回到临安府后,张浚还特地向高宗皇帝上奏说:“湖湘之役,岳云实为奇功,以云乃飞子,不曾保明,乞与特推异数。”

洞庭湖的水寨和土寇全部被瓦解了。然而,对于如何处置包括家眷在内的约二十多万的俘虏,引起一场争论。

牛皋的说法是:“许大杨么,占据重湖作过,致烦朝廷之忧。虽至王四厢大军数万人。犹自败折了空回。今节使太尉提大兵来,讨荡巢穴,贼众畏伏虎威,尽已出降,独遮杨么抗拒。已行擒戮。若不将其手下徒党少加剿杀,何以示我军威?”

好一个牛皋,居然提议岳飞屠寨,把之前拒绝投降的水寨上下都杀个干净。

这么做是当时的惯例,说得好听是为国家着想,为了长治久安。私下里嘛。谁都清楚,刘光世、张俊的钱都是这么来的,抢光之后杀光才能毁灭证据。

对于牛皋的提议,岳飞坚决反对。

岳飞答道:“杨么之徒,本是村民,先被钟相以妖怪诳惑。次又缘程吏部怀鼎江劫虏之辱,不复存恤,须要杀尽,以雪前耻,致养得贼势张大。其实只是苟全性命,聚众逃生。今既诸寨出降,又渠魁杨么已被显诛。其余徒党并是国家赤子,杀之岂不伤恩,有何利益?况不战屈人之兵,而全军为上,自是兵家所贵;若屠戮斩馘,不是好事。但得大事已了,仰副朝廷好生之意,上宽圣君贤相之忧,则自家门不负重责,于职事亦自无惭也。”

岳飞的做法。可以用一句成语来形容………宅心仁厚。

就这样,洞庭湖之战以岳飞宅心仁厚般的行为结束了。

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在南宋初期的那种兵危战凶的年代,随便换哪个已知的将领来,洞庭湖的人民都不会获得如此宽厚的优待。

岳飞宽大为怀的措置。也得到高宗皇帝的肯定。

他亲自给岳飞写了一道手诏,说道:“非卿威名冠世,忠略济时,先声所临,人自信服,则何以平积年啸聚之党,于旬朝指顾之间。不烦诛夷,坐获嘉靖,使朕恩威兼畅,厥功茂焉!”

此份手诏是参知政事沈与求为高宗皇帝草拟的。

在南宋初年,战祸连绵不止,人口大量减耗。尽可能多地保存劳动力,以便为国家提供兵源和赋役,这也是宋高宗君臣赞成“不烦诛夷”的一个原因。

岳飞对二十多万俘虏分别作了处置:

二万七干多户老弱“出给公据”,“各量支米粮归业”;几万名壮丁则编入军队;另有部分“无所归著”者,被遣送遥远的镇江府,“遂以逃荒之田,令其力农”。

选择强壮者当兵,就不怕老弱者造反;保留老弱者耕田,又可供强壮者口粮。这个做法一举两得,也符合南宋朝廷以往的惯例。

不但如此,岳飞还替当地人向朝廷申请,让朝廷作出了一些减免、倚阁赋税的规定和约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洞庭湖沿湖的人户,凡绍兴三年以前的欠税,可以倚阁三年…潭、岳、鼎、澧、荆南归业之民,其田已为他人请佃者,以邻近闲田与之,仍免三年租税。即原无产业,愿受闲田者,亦予之。

岳飞兵发洞庭湖,为时仅两个半月,便顺利地解决了朝廷积年的心腹之患,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片欢呼。

《朱文公文集》卷九五:“以谓上流既定,则川、陕、荆、襄形势接连,事力增倍”,从此可以专力抗金,以成“中兴之功”。

这样一来,却引起了三位朝中重臣的不满,他们是军中的三大巨头:刘光世、韩世忠、张俊。

他们不满的原因很简单:加上收编上来的洞庭湖军队,岳家军的总编制已经达到了十万人次。

如此规模,在当时超越了韩世忠和张俊的兵力,仅次于刘光世。

三大军头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各人反应各不相同:有咬牙切齿的,如刘、张;有苦笑摇头,如韩世忠。

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岳飞已经压在了他们的头顶上。

出乎他们的意料,没多久,张俊和韩世忠各自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从洞庭湖过来的一条车船,船上器械人员齐备。

这是岳飞的一份敬意,他以此向老大哥们表示友善,他没忘记张俊给他的提携,更没漠视韩世忠的赫赫战功,他想获得他们的友谊。

岳飞只成功了一半。

老韩收到礼物后,呵呵大笑,从此交上了岳飞这个朋友;张俊却更加愤怒,在他来看,岳飞这是在向他示威,向他展示战功。

张俊回忆起来、对比这几年里他和岳飞交集的各个片断,包括这份礼物在内,岳飞的每一步都映衬着他的无能、怯懦和失败。

这在张俊的心底里缓缓地生成了一股怨毒,在之后的岁月里,随着岳飞不断取得伟大功绩,这怨毒也愈加深。

直至他做出人神共愤的错事!

在三个人当中,刘光世的反应最为奇怪。

从过程上看,他应该是最恨岳飞的。岳飞不给他写信,送礼也没他份,而他拥有最多的兵力,他本该暴跳起来去教训岳飞才对。

但实际上,啥也没发生,刘光世平静得出奇。

这个人在南宋立国初期,一直是朝廷倚重的对象,可惜的是,他逃跑的次数太多了,不但在朝廷高层的位置岌岌可危,甚至在一般官员的心目中也不太把他当回事。

他的兵再多又怎样,又不会打仗,没用的家伙!

对于岳飞而言,出兵洞庭湖的最大成果,莫过于岳家军兵力的急速膨胀。

刚刚出发的时候,岳飞只带来了一万五千精锐部队。

到了湖南以后,利用新任命的荆湖南、北路制置使的权利,征调了当地包括鼎州在内大部分官兵,总兵力超过五万人。

而平定了洞庭湖的土寇后,又有五六万“丁壮”编入岳家军。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