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武唐春 > 第144部分

第144部分(2 / 2)

说到这里,上官婉儿停了一下,稍稍犹豫后,轻声问了一句:“夫君,你真的打算夺取天下?”

“顺势而为,一切不强求,”李晨含糊地回答了一句,又马上说道:“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才好?”

上官婉儿想了一下后,轻轻说道:“妾身觉得,你有能力做到,但要做到名正言顺并不容易。你的祖父,当时的隐太子,毕竟已经失去了一切,如今的天下人,都认可了太宗皇帝及他的后人即位。太宗皇帝非常勤勉,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如今的陛下,守成有余,天下大安,你要取其后人代之,天下人肯定……嗯,肯定有很多人不服。”

“我知道这一点,”李晨认可了上官婉儿所说,微皱起了眉头,“这也是我苦恼的地方,婉儿你有没有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李晨已经有了办法,只不过目的还不是很成熟,一切都要借助武则天的手。他知道上官婉儿聪慧,说不定能想出办法来,因此并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想听听上官婉儿怎么说。

“夫君,妾身确实有一些建议,既然你问起,那今日也就与你说说!”上官婉儿说着,附在李晨的耳朵边,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上官婉儿所说的,让李晨吃了一惊,旋即非常惊喜。(未完待续。。)

第三章突变

新婚之夜,当然是温馨和浪漫的,也是充满了激情。

而整个婚假期间,李晨每天都能享受到温馨和浪漫。上官婉儿嫁给他之后,不必再进宫去服侍武则天。虽然说这让李晨失去了一个耳目,但有武团儿在武则天身边,宫中的消息他还是能打探到大部分。何况他还收买了其他一些宫人,还掌领着内卫,整个长安城,算他的消息最灵通了。

也就在李晨休婚假的时候,有线人向他禀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在听了线人的报告后,李晨大吃一惊之余,又大喜过望。他在想来想去犹豫了一番后,最终决定不把这消息告诉武则天。

这消息是一些人针对武则天准备采取的秘密行动,李晨非常清楚,这些人的行动展开后,会出现什么效果。他不怕事情发生,要真是事情发生,对他最有利。他也不怕武则天责难,因为他正在休婚假,什么事情都不管,最多被武则天骂几句。

不过事情发展的迅速程度还是让李晨吃惊,就在他婚假还未休完的时候,一些朝臣联合上奏,以如今的皇帝身体多病没办法理事为由,提议立太子李显为帝,尊皇帝李治为太上皇。

这份奏议一提交,顿时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让无数的人吃惊,当然也让武则天吃惊不已。

这份奏议是许多大臣联名上奏的,其中有几位重量级的大臣:中书令郝处俊、中书侍郎李义琰等,还有多位品级为四五品的大臣。政事堂中的两位宰相与其他大臣一道联名上表,以皇帝久病不能理事为由,要求朝廷立太子李显为帝,改拥李治为太上皇,这不亚于逼宫。

武则天差点被气晕了。她马上知道事情很不寻常。因为这段时间,皇帝李治的病情再次恶化,宫中太医都有点束手无策,据太医的实情相告,皇帝差不多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李显和拥护他的大臣们。在这个节点提出这样的提议,非常耐人寻味。

按理来说,皇帝未驾崩,大臣们是不可能提出让太子即位,这有点类似谋逆的性质。唯一的解释就是,李显耐不住性子,怕太子之位不保,所以采取行动了,让那些支持他的大臣联名上奏逼宫。

李显本人在这些大臣们联名上奏后。长跪在殿上谢罪,表示不敢接受,并斥责大臣们这是置他于不义,表示无论如何都不会在父皇还在位的时候,接掌皇位,并要朝廷治这些联名上奏大臣的罪。

不过知道内幕的李晨,知道这是李显在演戏,与拥护他的大臣们演双簧。好让大臣们知道,这并不是他李显的意思。而是大臣们自己的主意。万一事情不成,他也有台阶下,如果反对的人不多,那他就可以用一种被迫的姿态登上皇位,任谁都没办法说他。

郝处俊等人提出此议后,当然遭到了一些朝臣们的反对。反对与拥护此议的人在朝堂上大吵,但没有争出结果,最终主持朝议的武则天在朝臣们的争论中怒气冲冲地离去。

李晨第一时间就被武则天召进宫去。

他刚刚走进仙居殿,就被武则天臭骂了通。

“李晨,你不是负责内卫吗?朝廷给了内卫这么大的权力。本宫也给予了支持,没想到内卫竟然连这点事都打探不到,你说,本宫要你们有何用?”武则天愤怒了,怒骂的过程中喷了李晨一脸的唾沫星子。仙居殿内的宫人,早就被吓的躲了起来,只有一个武团儿躲在外殿,不敢离远。

李晨已经料到会挨武则天的骂,也赶紧解释:“娘娘,这段时间臣在休婚假,也没过问内卫的事。内卫的情报人员是有打探到一些大臣们频繁联络,但并没具体打探到情况。依臣所想,这样的大事他们必定做的非常严密,很难打探到,而且娘娘也吩咐过,内卫调查在职的大臣时候,在没有确切证据之前,一定要小心,决不能出差错。不过无论怎么样,此事是臣的失职,臣手下的人员能力也是差了一点,回去后臣一定会严加责问手下,让他们不能再有任何的懈怠,严防此类事情发生了!”

武则天到底没失去理智,骂李晨只不过是因为她极端愤怒之故,听了李晨这说后,也稍稍止了怒。她召李晨来,当然不只是为了骂了顿,而是想问询李晨的主意。冲着李晨发了一通火后,武则天顾自在案边坐下,猛喝了几杯茶,再没好气地说道:“今日发生了这样的事,你也要给本宫个意见,要如何处断!”

进宫的路上,李晨已经想到了主意,当下也马上说道:“娘娘,今天这些大臣只是以陛下身体欠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无法处事朝事为由,要太子接管朝事,以免朝纲混乱。他们如此做的唯一理由就是陛下已经不能理事,要是陛下可以起来处理事务,那他们现在所提的理由就不成立。”

武则天听了,微微地皱起了眉头。

她明白李晨的意思,如今李治身体欠佳,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躲着,根本没办法处理朝事,也没兴致过问朝事。这是武则天希望的,但这不是大臣们愿意看到的。武则天清楚,如今大多的朝臣还是不希望看到她这个女人代皇帝执掌朝事,皇帝不能理政,大多的大臣都希望太子能出来执掌朝政。真心支持她这个女人执掌大唐的大臣并不多,很多人只是不反对而已。

武则天也清楚,今天发生这样的事,那些人肯定是有预谋的,李显也一定是主谋,武则天太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的心性了。一想到李显主谋对付她这个母亲,武则天就恨不得马上就废了李显的太子位。她也清楚,李显之所以这样,很可能是因为这段时间她压迫的紧,进一步表现出对李旦的认可有关。

李晨所讲,武则天认可,但她并不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手段。

这时候,李晨又小声地说了一句:“娘娘,这事处理好了,对你会有大好处,甚至你可以趁机将太子重重打击,或者另立太子。如果能做成这样,那朝堂上再没有人敢反对娘娘执掌朝政,以后一切都是娘娘说了算。”

李晨的话,如一记暮鼓晨钟一样,重重地敲在了武则天的心里,她脸都变色了。(未完待续。。)

第四章密议

最终,武则天还是没有和李晨就改立太子这事密谈什么,她以累了为由,打发李晨出宫了。

李晨出了宫后,并没马上回府,而是去找裴行俭了。

这段时间,裴行俭身体不太好,他也以此为理由,不太过问朝事,将政事堂的事务交给其他人,安心在府中养病。不过李晨知道,他这位恩师,是不可能谈同朝堂,朝堂上的任何一举一动都会注意到。今天裴行俭也参加了朝会,目睹了闹剧的整个过程,只不过没有任何发言。李晨知道,在这件事上,裴行俭肯定有自己的意见,而且肯定想和他交流。

在武则天那里挨了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