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贤德妃 > 第47部分

第47部分(2 / 2)

“好好地怎么又欠了戏?”

“没什么,我花费大。”尹西园冲他一笑。

苏霁卿却跟他一样,都是心思玲珑的,略一想就说道:“当初在泰州,你命人送了那二百两银子,解了我燃眉之急,当时我没多想,后来想想,你是个手头不攒银子的,你哪里来那么多钱?”

尹西园笑道:“我当然有百宝囊,需要了就掏一点出来。”

“所以你才欠了人家的戏?”

尹西园的戏自然有名,那些梨园班头想求还求不到,倘若尹西园主动开口,自然大把的银子送上来。

尹西园见苏霁卿已经猜到,便笑道:“何必在这清净的地方别提这些俗事,横竖我都会给他们的,现在赶紧请我见过嫂夫人吧?”

苏霁卿上前叩门,一名身着灰布麻衣的中年人过来开了门,这却是苏霁卿的贴身仆人忠叔,因可靠干练,先放在这里权当门房。

忠叔请了两人入内,苏霁卿请西园坐了,自己请了西闲出来相见。

尹西园把西闲扫了一眼,含笑上前行礼:“给嫂子请安。”

西闲从没见过这样的人物,稍有些不自在,便回了礼:“霁卿已经将先生援手等事告诉了妾身,先生高义,妾身感激不尽,以后也多赖先生照拂。”

她从来都称呼苏霁卿“三哥”,这还是头一次叫他的名字,也是为让尹西园相信两人之间的叔嫂关系罢了。

苏霁卿听着自己的名字从她口中温温柔柔地吐出,不由失了神。

尹西园却难得的规规矩矩,正色说道:“嫂子千万不用多礼,霁卿的亲戚就是我的亲戚。他回京的这段日子,有什么吩咐只管叫我,做的不好的地方也只管呵斥。”

西闲听了这两句,却觉着心宽了不少,知道是个心无藏私的人。略说两句,仍回内室去了。

次日清早,苏霁卿便要启程回京,西闲送他出了门,想到两人一路从雁北生死相依的情谊,不免也有些离愁别绪。

尹西园送苏霁卿到了码头,叮嘱他一路多加留意保重身体,临别时候苏霁卿道:“西园兄务必记得我的话,一定得照看好他们,要知道,他们母子的性命就是我的性命,他们安好我才安好,他们若有丁点儿闪失,我只能以命相殉。”

尹西园点头道:“实在想不到你也会有这种牵肠挂肚的时候,你放心就是,我好歹也算是半个地头蛇,有我在,保他们平安无事,你安心去办事,速去速回。我保管大大小小一根头发丝也不带少的。”

江南之地最尚才气,尹西园名声最大,上到知州跟各衙官员,下到贩夫走卒三教九流,他都有交际,苏霁卿自然也知道,闻言才同他洒泪挥别。

当日,尹西园派了个贴身的人回苏州,跟各大戏班的班主交代他要闭关写戏,至少三个月出关,叫他们不要惊恐也不要找寻,不然打扰了他的清净就写不出来了。大家向来知道他的脾气,一概都答应了,反叮嘱那小厮让好生伺候西园先生。

尹西园自己在南浔,于西闲的屋子旁边又另租了一间院落,每日里喝酒赏花弹琴,西闲时不时会从后院听见他拨弄的琴声,只是很少听见完整的一曲,多半是零散的曲调,可虽然如此,却也能听出是极动听悦耳,可见颇有造诣。

日子就如同门前的流水,平缓而清澈的流动,西闲一门心思地照料小泰儿,不知不觉进了九月,小家伙看着没长多少,可力气却又大了好些,每次吃奶都把奶娘咬的很疼。

这天西闲给泰儿换了自己给他裁减的新衣裳,虽然已经尽量合身,却到底有些大了,西闲望着这小家伙裹在里头,乌溜溜的眼睛四处打量,显得十分有神,西闲又是喜欢,又有些伤感。

正在这时,外头阿芷欢天喜地地进来道:“西园先生来了!”

西闲抱着泰儿,一时来不及放下,回头看时,尹西园在门外站定,笑道:“嫂夫人好。”

西闲道:“先生来了。阿芷快看茶。”

尹西园笑打量泰儿道:“这就是麟儿?让我看看如何?”

西闲只好走到外间,小心将泰儿递给他,尹西园把泰儿抱在怀中,低头打量,啧啧道:“这孩子龙睛虎目,很有精神呀。”

西闲听他赞美泰儿,虽自己看不出泰儿又瘦又小哪里是什么“龙睛虎目”,但听了这种话,仍是忍不住喜欢,便笑道:“多谢先生吉言。”

尹西园道:“我也稍稍看些《周易》,对人的面相略有一二研究,我看小公子这面相很是贵气,将来至少是出将入相之选。”

西闲听到最后一句,却并不觉着高兴,只是微笑而已。

两人说话时候,泰儿盯着尹西园,自打出生,他所见过的男子无非是苏霁卿,突然又看见了一个人,大为惊奇,瞪大双眼瞧着西园。

突然泰儿打了个哈欠,懒懒地挣了挣身子,西闲见他仿佛困了,便将他接了过来。

此刻阿芷送了茶上来,对西闲道:“先生送了好些燕窝,鱼胶给奶奶补养身子。”

西闲忙道:“这怎么使得?实在太破费了。”

尹西园笑吟吟道:“我孝敬嫂夫人,还不是理所应当的。”

说到这里,突然掀动鼻子嗅了嗅,又低头瞧了会儿,突然“啊”地一声。

西闲不知如何,回头看时,却见尹西园揪着衣裳道:“这是什么?”

阿芷在旁探头一看,掩口笑道:“哈哈,是不是方才小公子尿了?”

尹西园这才知道吃了童子尿,目瞪口呆。

西闲本想致歉,望着他呆若木鸡的模样,又颇觉好笑,回头看泰儿,却见他仍懒洋洋的,双眼中似乎带着些许笑意。

西闲在南浔陪着泰儿安稳度日的时候,千里之外的京城,发生了一件引发了轩然大波的“小事。”

担任御史台大夫的林牧野,上了一道奏疏。

林御史为人苛直,最爱弹劾人,某官员收受贿赂,某官员礼数不周,某官员多纳了小妾……他都要弹劾一下。

大家都是知道的,这本来不足为奇。

但这次,林御史弹劾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镇北王赵宗冕。

林牧野在奏疏上,言辞激烈,弹劾镇北王沉湎酒/色,内宅秽乱,侍妾侧妃相继不明不白的身亡,何况如今还涉及了皇族血脉的湮灭,恳请皇帝彻查此事,追究镇北王的不作为,严惩不贷。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大魔王暗搓搓做了一件让你们吃鲸的事,所以不要太小看他哦,当然,虐一虐他是必要的》《

第66章 0709二更

因为侧妃之事委实太惨, 所以尽管朝中大人们并不很喜欢林御史,但在这件事情上, 却也不约而同地保持了缄默, 没有大规模地跳出来排斥他。

这其实已经算是一种赞同了。

何况除了林牧野之外,另外也有人很希望事情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比如在东宫。

入秋以来, 皇帝因年事已高, 龙体欠佳, 便命太子监国,将政事一概交给太子。

所以御史台的那份弹劾折子, 现在就摆在了太子赵启的桌子上。

赵启把林牧野的折子反复看了几次, 尤其是最后数句,原来写的是:“赵宗冕自恃军功卓著, 罔顾人伦,无视朝纲, 沉湎酒色,失德无状,致使贤良之妃葬身火海,皇族血脉一夜沦丧, 天理何在!古人云位高则持重, 功高则越谦,赵宗冕虽有功于朝廷,私德败坏实不可忍, 若一味因为皇亲之故而放纵,以后恐更滋生事端, 养虎为患,臣林牧野泣血恳请皇上严惩镇北王赵宗冕,为侧妃、皇嗣伸冤。”

赵启暗暗赞叹,点头道:“这林牧野果然敢说的很,骂的真是毒辣,入骨三分呀,而且难得他不用虚词,这‘养虎为患’四个字……难为他敢写上去。若是镇北王在这里亲眼看了,却不知会是什么反应。”

旁边蓝长史道:“翰林院都炸锅了,大家争相传看,议论纷纷。”“哦?都说什么?”

蓝长史道:“有说这林侧妃可怜,林牧野因为爱女惨死所以发了疯的。也有说这林牧野说的中肯,镇北王的确有些无法无天,仗着?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