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后眼神一凛,看向宣德帝,却见宣德帝兀自笑着,颔首说道:“朕的确有此打算,给复儿指婚。”
宣德帝说着便叹了一声:“上次在御花园,赵贤太妃偶遇了朕,同朕提起复儿的终身大事。复儿那孩子也真是个倔脾气,一去漠北四年,倒没想到让她闯荡出这样一番名堂,也不愧是咱们皇家的子孙。不过他也有二十二三,换做寻常人家,孩子都能跑能跳了。可他身边却还是一个女人都没有,赵贤太妃为他着急,求到朕头上,朕也只能应下,为他指个婚,也好了了赵贤太妃的心愿才是。”
姜太后也是唏嘘不已:“那孩子自小没了亲娘,皇上可要多多照拂一二。”
宣德帝赶紧应是。
“只是……”姜太后又迟疑地开口道:“皇上给复儿赐婚,哀家不反对,不过这人选……皇上可是瞧好了?哀家听宫人们私下议论,说皇上定的是邬家四女儿。哀家记得,那邬四姑娘的父亲,那是间接害了宁嫔性命之人,已被皇上贬到漠北苦寒之地……这样的人选,是不是委屈了复儿了?”
宣德帝叹了一声,挥了挥手,却是屏退了周围的人。连静嬷嬷也被迫无奈地退出了大殿。
“母后。”宣德帝低声说道:“有件事,朕得同母后先通个气。”
“哦?”姜太后顿时正色起来,道:“何事?”
宣德帝说道:“朕让人私下去查,总算查到点儿蛛丝马迹。宁嫔,恐怕不是吃了相克食物,而后因耽误治疗而亡这么简单。”
宣德帝斩钉截铁地道:“朕怀疑,她是被人给害死的。”
姜太后脸上顿时一僵,转瞬之间即恢复正常,面上也露出惊诧表情:“还有这等事?!”
宣德帝颔首说道:“只是朕现在还没有充足证据,只抓到一个似乎知道内情的小内侍,如今正交给宗人府核查。”
姜太后面色一白,轻轻咳了咳,道:“若真是如此……倒不知是何人要害宁嫔。不过——”
姜太后看向宣德帝:“那邬太医懈怠本职,玩忽职守,致使宁嫔获救不及时,从而身故,这也是事实。”
宣德帝摇头:“太医院推诿责任,难保那邬太医不是被人算计了。朕当时迫于无奈,也未曾查个清楚,便将他贬往漠北,如今想来,朕倒是觉得对他有愧。”
姜太后正待说话,宣德帝抬手道:“母后,刨除想要补偿邬太医的原因,朕将邬家四女儿许给复儿,还有别的想法。”
姜太后做出洗耳恭听状,道:“哀家愿闻其详。”
宣德帝道:“邬老为我大夏鞠躬尽瘁,兢兢业业,如今他自请致仕,在朝中也不曾结党营私,拉帮结派,更从不以儿女亲事和朝中诸位大臣纠缠。朕欣赏他这份气节,倒也起过想要再次重用他的想法。”
姜太后闻言顿时笑道:“若要哀家说,邬老还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才五十有六,算不得年事已高。”
宣德帝微微点了点头,眼睛落在阴影里,瞧不出神情。
“邬老高风亮节,朕本期待着他的子孙能接替他,报效我大夏。不过邬老三个儿子,长子醉心医道,次子和三子还年轻,在朝中还没有多少建树。朕想拉拔一把,又怕朝中大臣有所微词,是以也只能将这想法按捺住。”
宣德帝叹息一声,道:“邬老曾为帝师,朕从清风园回来,便想着让他再入宫,让洵儿跟着他读书。朕当年也是跟着邬老读书的,朕的嫡子再跟着邬老读书,理所当然。只是这想法还没来得及同邬老提,却是出了陈王戏邬家女之事。”
宣德帝摇头惋惜道:“邬老家适龄的孙女儿就只有那么两个,陈王对不起邬家,对不起兰陵侯家。可朕能怎么办?陈王总是皇家子弟,出了这档子事儿,也只能让邬家姑娘嫁过来了。咱们皇家,是对不起人邬、高两家的啊。”
姜太后突然道:“听皇上的意思……给高家和邬家两个女儿赐婚,都是为了……弥补?”
宣德帝顿时笑道:“还是母后明白儿臣。”
姜太后脸上便露出古怪的神情:“便是补偿……也不一定会用这等方法吧?”
“自然不止这个。”
宣德帝顿时道:“朕已想好,等辰复回来,便让他领了京畿卫,将整个燕京城的安全交到他手里。他是真的外甥,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姜太后顿时一惊:“这是对高家的补偿?!”
宣德帝理所当然地点头、
姜太后咬了咬唇,又道:“那……邬家呢?”
宣德帝默然片刻,道:“朕打算过两日便下旨,调邬太医回京。”
姜太后手抓着黄花梨木椅的扶手,宽大的袖摆遮掩下,尖锐的指甲几乎都要折断在上面。
“皇上……”姜太后轻呼一口气,语气故作轻松:“那邬家姑娘,以前可是心仪泓儿的……”
宣德帝闻言顿时哈哈大笑:“谁没个年轻的时候?朕还不信,母后年轻未遇见父皇时,就不曾对某个杰出男儿动过心?”
姜太后脸上顿时又白了两分。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寸
宣德帝对她这般神来之笔的一问,让姜太后如坐针毡。
宣德帝倒像是并不将这问话放在心上一般,只哈哈笑了两声,道:“便是邬老的孙女真的心意泓儿,那也说明此女眼光甚好。朕的长子,虽然非是嫡出,但也颇有才干。邬家姑娘仰慕他,也是人之常情。母后觉得呢?”
姜太后面色不好看,对宣德帝此问也并未作答,以沉默表示自己的不赞同。
宣德帝顿时叹了一声,道:“母亲这是觉得,朕的做法有欠妥当了?”
“皇上。”姜太后正了正面色,苦口婆心地道:“你要补偿邬家,也犯不着拿复儿做那犒赏之物……”
“母后此话何意?”宣德帝不解道:“朕方才不是才同母后说,让复儿领京畿卫,拱卫京城。何事拿复儿做犒赏之物了。”
“哀家只是觉得,娶妻当娶贤,复儿人品贵重,又与咱们阔别四年,邬家之女名声并不太好。许他邬家之女,有些委屈了他。”
姜太后尽量保持着面上的一本正经,但她脸上,傅粉之下的苍白和僵硬却始终无法保持得住。
还好宣德帝并未望着她。
宣德帝轻叹一声:“照母后的意思,朕得许复儿一个高官之女,方算是弥补他?”
宣德帝摇了摇头:“母后,朕也有自己的考量。京畿卫统领的职位,朕可以给复儿,可也正因为如此,才不能让他太有身价。待复儿回京,这消息传了出去,复儿定然会成为众多人眼中的乘龙快婿。朕还是早一日将他的婚事定下来为好。”
姜太后莫名地朝宣德帝望了一眼,意有所指地道:“皇上的心思,真是越发难猜了。”
宣德帝顿时好笑道:“母后何出此言?朕是母后的儿子,母后若有什么话,直接问朕便是。朕能回答母后的,自然无一句谎话。”
姜太后便立刻坐正,道:“皇上既然这样说,那哀家便问上几句。”
宣德帝也正襟危坐。道:“母后请问。”
“哀家问皇上,复儿回京后,让他领卫京畿卫五万人之重,确是提拔于他。但许他邬家之女,又隐隐有……打压之嫌。”
姜太后一边问,一边觑着宣德帝的表情。
宣德帝面色未曾有变,只微微一笑,叹道:“母后,身在帝王家,朕有时候也不得不多转两道心思。此话。母后知道便好。”
姜太后顿时颔首。
“复儿是朕的侄儿,可母后别忘了,他也是平乐翁主的胞兄。”
宣德帝意味不明的一句话却让姜太后瞬间变了脸色。
姜太后试探地道:“皇上莫不是……信了平乐翁主所说的话了吧?”
宣德帝顿时失笑道:“母后说到哪儿去了?朕若信她胡言乱语,早在几年前便令人彻查那些事。更何况她言说母后有情|郎……这何等荒谬?!”
姜太后极其轻微地舒了口气:“既如此,又或许忌惮复儿?”
“朕也并非是忌惮他。”宣德帝道:“只是为君驭臣之道。一升一贬,臣子既感朕之重用,又能对朕时刻怀有敬畏之心,方才会更忠心、更好地替朕办事。复儿在漠北四年,谁能知道他心中是如何想的?他回京后定会和平乐翁主取得联系,朕让他娶一门妻,分分他的心思。也免得他受平乐翁主的影响。”
姜太后缓缓道:“平乐不足为惧。”
宣德帝道:“她小小一介女子,有何可惧?”
宣德帝长叹一声:“但她到底也是朕的外甥女,前次赵贤太妃同朕提起时,也提到平乐翁主,说对她甚是想念。”
宣德帝摇头惋惜,抬手道:“母后。今日便说到这儿吧,朕还有国事要忙。这两桩婚事,便都定了。朕是天子,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已经出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