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驴子也是一个四品武将,姓毛,叫毛吕东,由于平时练兵操练,他总要跟谢业立比,所以谢业立就给他起个绰号,叫毛驴子。
毛吕东最得意的就是他有四个儿子,虽然负担大些,以后娶媳妇都需要钱,但是在谢业立没有儿子人面前,那可就是炫耀的资本,所以常常在谢业立面前提到那几个儿子,气得谢业立真想将他揍一顿。
谢何氏她们只知道有毛驴子这么个人,并不知此人经常嘲笑她家没有儿子,所以也没有在意。
又说了一会儿话,外面传来杜石山的喊声:“谢叔叔,谢叔叔,我们来咧。”
“哎呀,这小子跑到哪儿去咧?怎么才过来,我想吃那火锅,都等得着急咧,”谢业立带着谢何氏娘三个往外走,今晚将杜奶奶也叫过来,大家一起吃火锅。
“石山没有乱跑,他今天去私塾上学咧,爹别怪罪他啊,”谢翠静撒着娇,为杜石山说着好话。
“孩子她娘,女生外向啊,瞧瞧,还没有怎么样儿,就开始护着咧,”谢业立说完,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
由于曹三嫂是个守寡之人,身上还带着孝,所以并没有将她请来,不过送去个锅子和羊肉蔬菜,让她自己在那边吃。
谢业立出身农户,没有那么严厉的等级观念,所以不仅将张叔王叔叫来,还将谭叔一家子也叫过来一起吃,尤其是对谭老爷子很是尊重。
谭家人刚来的时候,那愁容和绝望还历历在目,这段时间在谢家生活,他们开始转变,不仅燃起生活的希望,还感谢上苍,让他们遇到好人家,所以每个人不仅满面笑容,还做事认真态度恭敬真诚。
谢何氏虽然是大家闺秀,但是在杜家庄吃了许多的苦,见到谭家人的遭遇,就想起自己,所以,也没有摆出主子的架子,而是将郑婶当成好姐妹相处。
一大家人,在温暖的屋子里,你一言我一语地边说边吃,男人们在屏风那边喝着酒,女人们在屏风这边说笑着。
四个小丫鬟没有坐下吃饭,两边帮着在旁边布菜夹菜。
女桌这边提前吃完,谢何氏正要站起身,突然双眼一黑,身子一软往地上倒去。
多亏郑婶手疾眼快,将谢何氏抱住,吓得急忙喊道:“谢将军,谢将军,夫人晕倒了。”
谢翠花姐妹三个也吓坏了,急忙扑过去,慌张地大喊着娘亲。
谢业立听到喊叫,第一时间冲过来,见到谢何氏双目紧闭,吓得双手颤抖,但还是伸手将她紧紧抱在怀里。
谢翠花紧张的声音变得尖利,大声提醒道:“爹,快将娘送进卧房,王叔张叔,快去请大夫。”
一阵忙乱后,谢何氏被脱下外衣,盖上被子,躺在床榻上,又等了一会儿,终于将大夫请来。
众人屏住呼吸等待大夫诊治的结论。
“呵呵,恭喜贺喜,贵夫人是喜脉,已经有了一个多月了,”大夫摸完脉搏,喜滋滋地站起报喜,这样的病人他最愿意看了,不仅能挣出诊的银子,还能得到丰厚的赏银。
果然,就听谢业立激动地道:“谭管家,快快快,赏大夫十两银子,”说完又补充道:“给大家发两份月银,立刻发,立刻发,哈哈…。。”
谢翠花也很高兴,她没想到自己将有弟弟或是妹妹,哈哈,粉嫩可爱的小包子,抱在怀里多好玩儿啊。
☆、第109章 紧张
谢何氏有了喜脉,全家人将她当成珍宝似的护着,杜奶奶每天一大早来,晚上天黑才回去,跟着卢婶变法地张罗做吃的,尽量避免谢何氏的孕吐。
大姐谢翠娴将家里的事情管起来,不让谢何氏操心,谢翠静也不在往外跑,而是跟着谢翠花用心学习怎么做生意。
火锅店掌柜的和伙计谭叔已经找好,听行业人的口碑,这位赵掌柜人品不错,只是因为主家搬迁去南方,不想离开故土,就闲赋在家里。
有个赵掌柜,伙计就很好找,至于厨师,太高的技术不怎么好找,但是一般技术人品不错的还是比较容易的,由于是火锅店,不需要厨师在里面起太大作用,只要能调制小凉菜,简单能炒几个菜就行。
店面被做成简易的隔断,将每张桌子都隔出小空间,这在这个时代很是新颖,尤其是不影响富贵公子用餐,也不影响普通老百姓全家来尝鲜。
一个月的装修准备,在第一场大雪过后,一品火锅店终于开张了,为了震慑那些魑魅魍魉,谢业立不仅带着武将们前来参加开业典礼,还将房宁县的徐县令请来一同共庆。
这样的情景,让那些打鬼主意或是想强取豪夺之人歇了心思,知道一品火锅背景不一般。
由于火锅很是新颖,加之冬季吃起来分外暖和,所以开张后,慕名前来的很多,尤其是开酒楼的商家,更是看上这锅子,几经查探,知道火锅制作是由郝家打铁铺制作的,于是蜂拥而去,开始纷纷定制火锅。
谢翠花没有想守住火锅制作秘密,何况也守不住,毕竟吃几次饭就能将火锅构造了解的差不多,还不如拿这个锅子帮着二姐她们赚点钱。
所以,火锅要价很高,即便这样,也不少商家定制,毕竟这新鲜玩意儿在寒冷的冬季很吸引人,别说是饭店了,就是家里也想备上一个,等过年的时候,全家人围坐一起,热热闹闹地吃火锅。
待到了年根,不仅一品火锅店生意红火,就是郝家打铁铺也收入颇丰,郝老头一改严肃的面容,也不像原来那般脾气暴躁,每天都是干劲十足脸上挂着笑容。
快要过年,越发的忙碌,谭叔也成功地在南街街角处,买下一个绸缎庄,这天,谢翠花拉着大姐谢翠娴一起去看那店铺。
谢家大门口来了一辆马车,停下后下来一位二十七八岁男子,他穿着深蓝色绸缎锦服,举手投足间儒雅稳健。
他将拜帖递上,谭大爷认识字的,见到落款是永安侯府,立刻让人稍等,顾不上自己腿不利落,急急往二进院走去。
今天谢业继在家,自从谢何氏有孕后,他回来的很勤,恐怕谢何氏出什么事儿。
见到拜帖,谢业立亲自迎到大门口,毕竟自己的仕途、现在的地位,都是永安侯在后面帮衬的,要不也不会见到圣颜,得到这么丰厚的佳赏。
见到来人心中不由得感叹,还是侯府的人不同,尽管是帮着大公子打理产业的管家,这气度这举止,处处彰显着不凡。
其实来人是举人出身,姓俞,名晓,字如白,由于成为举人后,一时轻狂得罪贵人,让他的家遭受灭顶之灾,他受到打击后绝了走仕途的心思,在他最颓废之时,得到杜轩宇的看重,不仅信任他,还将全部身家交给他管理,并谦恭地请教学问,让他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这也是杜轩宇利用前世记忆,提前将俞晓拉入自己的麾下,在前世,他可是三皇子手下最有名的幕僚,很受三皇子倚重。
这次俞晓亲自前来,就是想见见能琢磨出罐头这样奇特吃食的小丫头,听杜轩宇说,女孩年岁很小,但聪明早慧,不仅帮着家里挣钱,还帮着她娘亲几次逃脱谢家人的算计,让自己一定要抓牢这小丫头,只要跟着她一起做生意,定是稳赚不赔。
他来到房宁县,没有立刻去谢府投拜帖,而是在街上转悠一天,最新鲜的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