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血琥珀 > 第32部分

第32部分(2 / 2)

我拿起另一半的玉珂,发现在上面的诗句是苏轼名句:

“仙衣不用剪刀裁;国色初含卯酒来。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中的”为君零落为君开”,玉珂却少了后面的三个字:为君开。

仿佛间,我再听到睿熟悉带着磁性的声音又响起:

“秋水,你是风雨花儿,风雨无法让你零落,请你为我而盛开吧!”

澜沧王神诧惊,额上的微沁变成如豆大的细汗,强颜欢笑地接过我手中的刀币和书信,故作镇定地问道:

“侗皇后,有何事要与本王商榷?本王愿闻其详!”

我下了下头轻轻地整整了凤袍的衣襟,没有再说预备说什么客套之言,猛然抬直瞪着澜沧王:

“此言差已,早在本宫入账前,大王已经知道,本宫意欲何为!本宫今翻前来只为一事:借兵!”

“哈!哈!哈!可惜!可惜!”

王营大帐之内,澜沧王放肆的笑意此起彼落,他邪邪的眼睛倪着我,道,

“可惜!可惜了侗皇后一番苦心诣造。”

我急步上前逼近了他,板着脸问,

“大王何出此言。”

澜沧王高高举起书信,一分为二。他毫不所动地说,

“本王可惜侗皇后你机关算尽,却忘了一事:前事不忘后事之事!如何你手上此书信已经形同废纸!你凭什么与本王谈条件!有何抵押谈借兵!”

其实,此结果,我心中早已经知道要去面对。

万事总不会一帆风顺的,更何况是谈解围一事。解围成者当然是功成利就,败则要马上与被围者一起分风险同厄运。

“且慢!大王可知道如今西方边关,敌寇来势凶凶如果我段氏失势大理不保的话,尔澜沧的姬氏王室也同去大理这一金汤般的屏障,难逃灭国之险!”

“哼!”

澜沧王姬邢冷笑一声,拂开被晨风吹得快要撕裂的帐门布,作了一个在请的逐客令。

“多谢侗皇后提醒!有一件侗皇后可能忘记了,只要本王愿意,大理的琅氏一样可成为我澜沧姬氏同进退的盟友吧!除非……”

不祥的预感不断,并在暗暗涌动,我迷惑地看着澜沧王,等着他的要提的条件。

“商贾也抵当也要押物,金银财物于我太易。本王也是识英雄重英雄之人,即欣赏侗皇后你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借兵可以除非……”

我心突然好像一硬物撞了一下!

“除非什么!大王但说无妨!本宫洗耳恭听!”

话一出口已方悔,因为这已经让澜沧王占了先机,姬氏提的条件一定会更加苟刻!

“除非我澜沧与大理再关姻亲之好,本王听闻侗皇后育有一子一女,恰好本王的王儿今年刚过八岁。此实在是一举双得的两存妙事!侗皇后意下如何?”

我倒退数步,商穆急忙上前扶住我因为近日来滴水不沾变得甚是单薄的身子。

然而我倔强的性子不愿意也不允许自己在那趁火打劫的澜沧姬氏前示出半分弱势,硬硬地摔了开商穆伸来扶持的手,自己踉跄着站稳,手臂上却因为挣扎多了一道红肿的痕迹

第七节 借尸还魂(下)

澜沧王姬邢

当我提出要与她联姻亲时,她犹豫了。趁着一刻,我又再打量这一位佳人。大理四季春色不抵她容颜这绡的绝色、柔美。那倾国倾城貌已不知道勾起多少宫中紫妒红争。

顾其侧面,心如醉。恍惚间,神仙中人。只怕多情种子消受不得这洛神妃子风度。

我看那纤腰一握,一生中从未相遇这样的女子,美得只一个背影便迷得人颠倒若此。但,她的谈吐谋略以女中豪杰的气范又随时随地可以让人们对她肃然起敬!

所以,我欣赏她,相信虎父无犬子的传说,她的儿女一定会她这般出色,因此把她往死隅中逼,之后就成人之美提出结姻亲。

果然,看着她失态的几步倒踉跄,我的如意算盘开始打响了。

她所言非虚,我澜沧是一小国,需要大理这样的屏障阻敌,而且琅氏的西皇太后已经老矣,琅氏一族不过是负隅反抗的一支,侗秋水这样的人物才是正在的后起之秀。有她支持,我姬氏在澜沧必定隐坐江山。胜券在握,我却不形于颜色。

谁料,她站定后,苦苦思索了好一光倾,手中的纱绢儿被扭得快要破去。之后她一转身,硬生生地扔出一个如铁铸般坚定的声音:

“不!”

我面色突变,真的差一点无法想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的声音,鹦鹉学舌般又跟着她,把其答复再重复一次:

“不!”

她再次走近我,用诚切的目之余光打量着我,说话好像如痛苦地呻吟:

“大王,也是为人父母了。应该知道,难为天下父母心一说。不错!我是这后宫真正的撑柁人,我可以主宰后宫许多许多事,但我不能决定我孩儿的幸福!除开所有不论,我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母亲!一个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

我的心再次这番说话所撼动。

“秋水因为背负家族国债,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秋不不再想自己的孩儿重蹈自己的复辙。如果易位而处是大王你,你会答应吗?”

她的声音再响起,不再自称本宫,而是把自己闺家的名讳直径地道出来可见其挚意。

我沉默了不作声,眼前的她不再是一个母仪大理的东宫皇后,而是让我看到一个母亲伟大而又谦卑灵魂。回首自己后宫的女子,她们为了争宠寄势,无所不用其技,牺牲骨肉只不过已经成了寻常的见惯不怪了。

“况且,来日方长,他朝秋水孩儿凤台选婿,必邀大王的王子前往。秋水相信以大王英明至此,尔之后代必有大王风采。难道,大王对自己的孩儿没有这信心!”

好一招连消带打,化去冲突的干戈,立就成了玉帛。

“要借如何借!即使本王把兵借你,琅氏的兵力也与你不相伯仲,况且你我仓速成军,势必难分高下,两败俱伤。”

她微笑了,于是正色道:

“秋水借势不借兵!”

“什么!借势不借本王一兵一率?侗皇后想如何个借法?”——

侗皇后秋水

“是的!秋水借势不借大王的一兵一率!但是秋水借势之关键乃是借大王一用?”

澜沧王一听更是张口结舌,满面的迷惑,双手一举作了一个了辑,道,

“姬邢愿听尔详!”

“请问大王,下属有多少将领军士?”

澜沧王朝我坚起两个指头,说,

“加上本王的禁卫军大概只有两千二百人不到!如果本王全部借与侗皇后你只能与琅氏旗鼓相当罢了,而且琅氏明眼人都知道,他们有备而来畜势待发。无论在战机和兵力上,我们也无法占到什么优处!”

我微笑了,再次朝着澜沧王摆摆手,道,

“大王,又忘记了,此遭秋水借势不借大王一兵一率即可取胜。大王手上有二千将士,他们远道而来可有带备预换之军服。”

“哈!哈!此乃当然!行军布阵,粮草先行,衣物也是必备之物!”

点了点,我示意清楚这行军的规举。因为母亲本身就是一女将军,对于行军布阵之法,自幼她就把此当成童谣唱给我听。

“那么秋水今日借的势就是一向大王向军衣三千件,其二就借大王与秋水一同往大理宗我府走一遭。”

当我简明地向澜沧王道出借势的内容时,看见澜沧王脸上出显了恍然大悟的神情,随之他又再畅怀大笑。

“侗皇后,果然神机妙算,真女中诸葛也!本王佩服!佩服!”

其实,道理很简单。

正如澜沧王所言,即使我借到澜沧王手中的二千将士,加上自己铁氏的兵力不过五千人。有备而来畜势待发。而我方与澜沧王只是仓促成军,所以无论在战机和兵力上,我们也无法占到什么优处!

所以只有智取,不能可力斗。

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是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意思就是说,用假象诳敌,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由虚变实,使敌人发生错觉。大小假象,掩护了真象。

因此一开始,我就大张旗鼓地前进澜沧王的军帐借兵。其实是借军服,让段氏的三千军兵全部穿上澜沧国的军衣战袍。然后以便造一局假象让琅氏以我借到的是三千澜沧军,加上大理段氏本来的三千军就是六千兵力。

琅氏虽然是一场逼宫的幕后主宰但他们总是有心虚或坦埸的,所以只有少许风吹草动就自己先乱了阵脚的。

而且政变中倒戈的大臣武将未必全都是琅氏之亲信,我们只须稍以时日逐一说劝之。琅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