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血战旗 > 第409部分

第409部分(2 / 2)

更多到,地址

第三零一章 解放风波

第三零一章解放风波

街上都是来往的都是穿着灰布军装的军队,老百姓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打扮,这让天镇的老百姓异常的惊慌。

一家家都锁好院门,不敢出门。

一个穿着灰色军装,腰间挎着盒子炮的军官,走到了一户人家前,敲响了房门。

“老乡”

“有人在吗?”

咚咚咚的敲门声,让这郑老汉一家人有些触不及防,老汉匆忙之下更是将女儿往后院的地窖里推。可是,门口的军官也不放弃,不厌其烦的重复着他的问话。口音像是关内的,这让这家的郑老汉心里有些嘀咕:“不是东北军?也不是伪军?难道是鬼子从关内调集伪军来关外了?”

当地的老百姓虽然对关东军接连打败仗有些耳闻,但在鬼子和汉奸的叫嚣下,事实变成了传闻,也弄得事实而非。

而北满地下党,近一年来,虽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成员也不是太多,无法覆盖整个北满的大小村镇,只能在一些县城和大城市内,先建立联络点,将来等组织发展了,再想办法覆盖乡村。

东北局成立不久,很多事情都毫无头绪。只能先将情报工作分布下去,而在乡村,想要获得关东军的情报,那是无稽之谈。所以,主要的联络点还是在大城市发展。

天镇的老百姓也不是没有见过打鬼子的队伍,一是时间有些久,二是队伍人数也不多。

抗联的部队,往往是几十人就敢伏击,甚至有时候,几个抗联战士,就能打上一场小仗。抗联战士组成,也大部分以当地的人为主,很大程度上,依赖老百姓的供养,这也是后期制约抗联发展的原因之一。因为,东三省被关东军占领之后,日军开始疯狂的封锁和掠夺,老百姓的日子要比东北军控制时期艰难很多。

“连长,这里的老百姓都不肯出来。街对面的那户人家,人就在门背后,和我隔个薄薄的一块门板,可我喊了半天,就是不答应。后来,看到门上有一个小洞,我凑上去一看,吆喝,眼对眼,对面也眼珠子。”

“就你多事?三项纪律八项注意,你都执行了吗?指导员经常说,对人,尤其是对老百姓说话要和气。就你那大嗓门,一出声,准坏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吵架的。”

“连长,这是爹娘给的,我有啥办法?”小战士有些委屈道。

“我们国家还很落后,大部分老百姓都不识字,部队需要宣传,要发动民众,就要靠我们一个个对老百姓说,要细声细语的说,把我们的政策都跟老百姓说明白了,老百姓才会知道我们,是打鬼子的部队,是人民的军队,知道吗?”

小战士咧着嘴傻笑着,年轻人,无忧无虑的笑着,纯真且质朴。

心中虽说有些不悦,但笑一笑,就像风一样,吹一阵也就过去了。他也不能对自己的同胞心怀怨恨。不过这个战士心眼活,从老百姓的反应,看到了另外一面。

想想,他们千辛万苦,将这些老百姓从鬼子的残酷统治下救出来,可到头来,见到他们甚至有种比见了鬼子更离谱的行为。从而有些战士,也从心里产生了一点怀疑。

这个镇子里的老百姓,会不会不是中国人。

而是宣传部说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对满洲开拓团的,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会不会?小战士迟疑了一下,对干部问道:“连长,这里不会是满洲开拓团的吧?整个镇子都没有一个中国人。我听珠河的老百姓说了,当年满洲开拓团来的时候,老百姓被杀的杀,关的关,可把人祸害惨了。”

真不愧是当兵的,训练的时候练出来的大嗓门,这一通话,周围几个院子都听明白了。

郑老汉站在院子里,一哆嗦,脑门子上油津津的,可就见汗了。

“有人,人在呢……”吱呀榫头磨损的声音,从门后传来,随后一个老汉出现在了两人面前,年纪大概也就五十来岁,长得见老一些,脸上都是褶子,不过精神不错,虽说神色有些慌张,可人看着硬朗:“两位老总,咱可都是中国人。天镇虽说有日本人,但前几天都已经搬走了。”

“搬走了?”挎着盒子炮的干部脸上出现了惊讶的表情,眼神锐利,让老汉心中一阵慌张,退了两步,也不说将人迎进门。

这时候,干部摸样的人才,才举起右手敬礼道:“对不起,老人家给您谈麻烦了。我们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我姓苏,您叫我苏同志就好,别叫老总,我们不兴这说法。”

“抗日义勇军?”老汉迟疑了一下。

苏连长微微笑着,露出了前面六颗牙齿,不是太白,但是个人一看就明白,这个人没有恶意:“老人家您看,抗日义勇军。”说着将胸口口袋上的那一行小字亮了出来。

老汉不识字,还没有识全,不过‘东’字和‘北’字是认得的。

“这么说,你们是不是皇协军?”

老汉还有些不放心,紧跟着问了一句。其实,皇协军和日军的军服颜色很像,都是土黄色,除了肩章有些区别和装备上的差异,远看风不出来。而站在他面前的两个人,显然不是皇协军。

更不可能是土匪,这年头,土匪称‘司令’的多的是,但是土匪穿军装的可不多见。

苏连长笑着说:“老人家,天镇解放了,以后就是人民的天下了。”

从宣传的角度说,苏连长这句话没错,大半夜的进攻,让驻扎在天镇的日军都去见了阎王。但将来一旦日军增兵,靠着这百十号人,可受不住一个几千人的大镇子。

“解放?”

郑老汉眨巴着干涩的眼睛,眼神中满是迷茫,‘解放’啥叫‘解放’他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这个词,但很快他似乎又明白了过来,‘解放’大概就是自己的军队打回来了的意思。

郑老汉还是不放心的问:“这么说,守在镇子的鬼子都完了?”

“都完了,59个鬼子,一个都没有逃出去。还有一百多伪军的俘虏,待会让全镇老百姓指认那些最大恶极的汉奸头子,对人民犯下滔天大罪的人,之后根据审判,执行判决。”

“杀人不?”

苏连长一愣神,感情眼前的老人还喜欢凑这个热闹心底有些诧异,不过脸上还是带着笑:“真要是有十恶不赦的,我们绝不姑息。”

奇怪的是,郑老汉却又没有显示出那种围观的兴奋,反而沉默的点了点头,小声嘀咕着:“是该杀几个了,这都闹腾的不像话了,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说完,摇着头背过身从门后拿出来了一面铜锣:“苏同志,我给你们叫人去。”

当当当……

清脆的铜锣声,在街头回荡,郑老汉沙哑的声音,远远的穿过街头:“老少爷们,东北军又打回来了”

“大家装备吃的,给队伍上送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街头两边的院子,不少都打开了,大部分都是家里主事的男人,带着犹豫且好奇的走上街头,不时向周围的人询问着事情的始末。

有知道的,说上几句。

当然也有啥都没看见,就比别人早一步来到的街上,又喜欢瞎掰的人,自然就吹嘘上了。

刚接触,自然不知道这些穿着灰色军装的人,到底是什么来路。天镇大部分的老?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