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萧堪此刻无暇多想。他汝南一脉,在关外已经饱经风雨一百年,这时候让他放手,怎么甘心。
京都的天气已经晴朗,天空一片湛蓝,太阳高照。雪却不见融化。萧分宜穿着厚厚的大氅,在豫园内漫步。厚雪覆盖住草地,一片白。
弯下腰,从手套之中抽出右手,拨了拨雪,终于看到雪下已经吐了绿的草芽,不由嘴角一弯,心情大好。
叶无双见她如此孩子气,也笑道,“你到有这些心情。平日里,最是怕冷了。现在居然玩雪。”
“哈,越是害怕,才越是尝试。寒冷虽然可怕,好在有衣可添。”萧分宜收手放入手套之中,笑着说道。
叶无双摇了摇头,“你总是有道理。我可说不过你。草已经吐绿,只等这积雪融化了,春日就真正来到了。”
“东宫住了六位侍读,想必你也废了不少心神。这些世家子弟,学识本来就不错。你这个讲官,压力大吧?”萧分宜问道。
“我以为,公子源学识最是出众。性情谦和,从容雅致。实乃万中无一。”叶无双生就一双桃花眼,说话时,眼波流转,别具风情。
萧分宜歪头,巧笑倩兮,“比叶讲官如何?”
叶无双好笑道,“嗯?这个嘛,我倒是觉得西宫说了算。”
“呵呵,云州的刘辉怎么样?”萧分宜问的宽泛。
叶无双却不能宽泛而答,想了想说道,“商贾世家之子,性格跳脱,文采绮丽,笔端处见柔情。呵呵,好似多情种。”
萧分宜点了点头,“你还是看重崔源。此人性温和,执礼甚恭,大家气度,不似凡人。”
“你虽这么说,但心里定是不这么看吧。要知道,崔家的继承人,可不是一只无害的小白兔。”
叶无双笑道,“这些世家子弟拱卫在太子身旁,也能使太子受益匪浅。人心叵测,以利诱之,分化对待,化整为零。呵呵。太子要学的还真多。”
“这些人心思重。明宪可别吃了亏。”萧分宜笑了笑。
“太子岂有吃亏的道理。”叶无双宠溺的看着她,一双桃花眼如沾了春水般,晶莹剔透,一片深情。
二人边走边谈,气氛融洽。满园的冬景,竟无暇欣赏。二人并肩而行的身姿却成了这冷清园子里亮丽的风景。
书房内,暖炉烧的热乎。杜兰面色异常冷峻,双眸中一股怨怼之情。
萧分宜看着暗卫送上来的奏报,面色如水般沉静,瞧了眼杜兰,淡淡道,“杜兰,你太小题大做了。这件事情,本宫原来就交给张不放在处理。现在,你接手暗卫。本宫也该对你说明白。”
“苏幼平是本宫的哥哥。”萧分宜放下奏报,沉声道,“这个你是知道的。本宫遣暗卫一直跟随,是保护也是监视。”
“微臣明白。只是殿下如此做,反而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汝南那边也有一队人马跟在他左右。”杜兰心里有些怨气,毕竟暗卫追踪何人,他是应该知道的。心思左右旋转,最后化为无踪的流云。
杜兰想了会儿,又觉得身为暗卫统领,情绪起伏实在不妙。心中苦笑,到底是生哪门子的气。摇了摇头,驱散心中怨气,眼睛恢复明亮的光芒。
“殿下,明珠小姐身边已经安插了四名暗卫,便宜行事。”杜兰交待道。
“很好。”萧分宜笑了笑,“这些侍女不需要暗杀,刺探消息,只需要做一件事情。恰当的时候推波助澜。她们应该明白。”
“是。”杜兰拱手道。
“春天快要来了,可是本宫心里甚是不安。”萧分宜轻轻皱起眉头,想了会又说道,“太原李家执意要将最小的儿子送到宫里做侍读。本宫听闻,这位公子身体孱弱,久病未愈。”
杜兰挑眉道,“殿下且宽心。东宫中的布置已十分妥当。另外各位侍读,都已经配有专门的侍卫队伍。暗卫也时刻注意。”
萧分宜点了点头,挥手让杜兰退出了停云宫。
第32章 三十二 繁华深处
从太原一路行来,天气越来越暖和。李悠华坐在车内,刚吃过药,嗓子清润了许多,咳嗽也不那么急了。跪坐在一旁,服侍李悠华的小草心疼的为自家公子盖上厚毯。
李悠华虚弱的笑了笑,嘴唇缺少血色,只比苍白的脸色多了丝蜜色。
小草是个哑巴,不能说话。可是听力却很好,又有武功防身。所以李将军才让她跟过来服侍自己的儿子。虽然这个儿子一直不受自己待见,但毕竟是自己的骨血。为了讨好皇家,也只能让他带病去京都做太子的侍读。
小草自小习武,在李府长大。因为是哑巴,受了许多气。好在她心中根本不在乎这些。对她来说,有肉吃就成。李府奢华,可不会对待一个小哑巴大方。所以,一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一些荤腥。幸好,师父赞她武功不弱。被当时李悠华的母亲,王美人看中了。才跟了这李公子,过了几年好日子。
大家族里,红颜未老恩先断,那是常事啊。何况这王美人自打生了李悠华后,身体逐渐衰弱,在李悠华十二岁时就一命呜呼了。
从此体弱多病的李悠华就真的是无依无靠了。好在小草生来强悍,倒是照顾的细致。主仆二人在李府的偏院里也勉强活了下来。
李悠华淡淡笑道,“小草,你也去歇息吧。刚吃了药,我想躺会儿。”
李悠华气血两亏,声如蚊呐。
小草大眼睛闪了闪,摇了摇头。
李悠华又笑道,“我睡在这里,你守在旁边,我不习惯。”
小草无奈,打了手势,才慢悠悠的下了马车。寻了仆从们的大马车溜上去。
待得车内恢复安静,李悠华的笑意瞬间凝固在了脸上,垂下眼眸,长长的睫毛如扇子般,在眼睑处透下一片阴影。嘴角又扯出一丝苦笑。父子亲情,犹如笑话一般。哥哥们各个都有借口,不来京都。偏偏自己不能武,这副孱弱的身子,不能为李家带来显赫的功勋。如今,宫里有旨意。父亲才想起冷落了八年的小儿子,急急忙忙的派人护送自己入京。下人们胡乱传出些难听的话,入了自己的耳朵,多少也要放到了些在心上。
猛然又咳嗽起来,胸口剧烈的抖动,如风箱一般。面色通红,身子一股发热。李悠华一面喘气如雷,一面颤抖的从袖口里掏出丝帕,捂住嘴唇。
好半天后,才缓缓平复过来。
胸口处终于不疼了,每一次的咳嗽都让李悠华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那一口气卡在喉咙里,不能上不能下,憋的耳朵鼻子发疼,泪流不止。
起初,李府的大夫们也时常过来给诊断,每个人诊断完之后都是一脸惨淡,直到后来,渐渐不来了。这药也是时有时无。到那时,李悠华才明白过来,自己是得了不治之症。恐怕药石无效了,如今活一天就是一天,不过是拖些日子而已。
喝了口热茶。李悠华缓缓支起身子,靠在软枕上。脑袋已然晕晕乎乎的,连睁开眼睛都好似很费力一般。咬了咬唇,李悠华欲翻身起床,却不慎从软榻上滚了下来。腰部撞到了榻边的茶几上,冷汗骤然冒了出来。
张了张嘴,却发出微弱的声音。心中一阵苦笑,算了算了。若是死在此处,也全了自己父亲的一番心意。罢了。闭上眼睛,李悠华意识逐渐模糊,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