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西宫 > 第47部分

第47部分(1 / 2)

>不知远在京都的殿下是否一切安好呢?

石曼卿带着失落和满腹的疑问独自行在荒原上,弃了马缰,任由马儿在身后不紧不慢的跟着。他的心此刻不敢完全的信任了,如果李家有这个价值,那么萧分宜一定会那样做。取舍之间,她最懂得计较得失。

他应该知道,这个时候,她能倚靠的助力只有李家的兵马。当初的联姻不也就是为了这个嘛。现在还有什么不能舍弃。可是,他现在也可以呀。他的手中也有河间的二十万兵力,或者更多。想到此处,他猛的回身,抓住拖沓在地上的马缰,翻身上马。他走的很快,不一会儿就行到了渡头。

望着茫茫翻滚的江水,对面渔火点点,明明灭灭。晃的人看不清眼前的方向。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石曼卿对自己要走的路,要行的方向成竹在胸。

此刻,他只需要一条小船,便可以摇橹过江。寻着自己的梦想而去。

风起自江面,吹来了不同的讯息。

耳边呼啸而过的风声,吹乱了整齐的发丝。他扭头看向不远处策马而来的人,是萧勘和林一。

林一比萧勘的动作要快。他觉得再迟一分钟,煮熟的鸭子就会飞了。所以急急忙忙的朝石曼卿而来。反观萧勘,神情莫测,一点也不着急寻人,仿佛是闲庭散步般,从容不迫。

林一下了马,连滚带爬的来到石曼卿脚边,大声道,“世子,且慢,且慢。且慢慢慢慢。”

石曼卿已无心再和他玩笑,低头见他滑稽的模样,淡淡道,“慢什么?我并不快啊。”

“且听我一席话,再决定不迟。”林一勉强站起身子,理了理身上的尘土。

这才拿出腰间的羽扇,轻轻摇动,思路已经清晰,方才开口道,“依我的浅见。形势如今这般,世子完全掌握着局势的左右。所以,还请世子慎重。至于,有些事情。时过境迁,追之,恐怕也不能挽回什么。”

林一的话正是戳中石曼卿的心坎儿去。最妙是哪一句,时过境迁。

石曼卿笑了笑,他远远瞥了萧勘一眼,收回视线落在林一身上。

“还有一句。世子何不将前后的事情联系在一块想一想。若是公主殿下还信任如初,未必会造成今日的局面。世子,你说是不是?”

一声声劝解,又似魔咒般在石曼卿耳边回荡。

所有的话没有一句入得了他的心,除了哪一句时过境迁。当真如此这般吗?

再次将目光投向对岸,还是那番光景。仿佛一切未曾变过。他还记得当初推开书房的门,走出那方狭小的天地,接过兵符时的豪气。

可是一瞬间的豪气又怎么能比得上二十载的朝夕相处,携手与共。他和那个人走过的路,闯过的险关太多。他们不是盟友而是一体的生命共同体。

看看自己现在又在干什么?他居然动摇了。他想着要和汝南王联手来对付她。

萧勘紧赶慢赶,终于走到了石曼卿面前。不理会林一投来的眼神,他淡淡道,“想去找她,凭自己的本事。过的了江再说。”

石曼卿听他这么说,也只是笑笑,随后才道,“走吧。”

“那就走吧。”萧勘懒懒说着,“走了就别回头。”

林一连忙加了一句,“我看夜色正好,夜晚头脑清醒,正是商量大事的好时候。譬如这个作战的事情,我看还是今夜决策的好。”

三个人骑着三匹马,慢腾腾的走在回营的路上。

其实,萧分宜也许不该让杜兰来领军。他从不曾历练人情世故。又怎么会懂得石曼卿的变化。

胜败的事情,并不是几十万军队可以决定的。决定胜败的人,只是几个坐在帅帐里喝茶的人。

摇着扇子,轻轻吐出几个字。瞬间,几万的人命就灰飞烟灭。这真是世间最残酷的事情。

萧分宜从不知,她在得到李定元全力的支持后,彻底的失去了石曼卿的机会。

祖父的消息果然在一天后到来。准确无误。

杜兰想起在临行前,与萧分宜一晤。

“这次,你会见到一个老朋友。”萧分宜淡淡的笑着,“也许他会出现,也许不会。”

“是谁呢?”他记得自己当时这么问她。

“石曼卿。”萧分宜笃定的笑着,“若是他出现了。或许我们可以赢,或许会败的更惨。哈。这些事我当初不曾料到。如果战事败了,都是我的责任。”

杜兰吃惊的看着她,不解的说道,“殿下为什么这样说?石曼卿到底是什么身份?”

“不需要吃惊。”萧分宜安宁的笑着,“见到他的时候,不可完全信了他,也不可一点也不信。你会拿捏好分寸吗?”

她问着他,杜兰默默无言。这其中的分寸,他拿捏的好吗?

“殿下,我不知道。我没有把握。”杜兰据实以告,他心里不知,只有将难题抛给自己的主上。

“杜兰。此去,要珍重。”

这是她对自己说的最后一句话。

杜兰想到这些,感觉心仿佛停了半刻一样的难受。

几日过去后,石曼卿再次见到杜兰,两个人颇有默契的不再提起那件事情。

杜兰看着他道,“大学士,你不可骗了公主。”

石曼卿一怔,忽而一笑,“为何这样说?我怎么骗了公主。还是你有什么事瞒住了我。”

杜兰摇了摇头,“大学士,这一次。我若是失败了,我会自刎谢罪。”

“即使失败,你应该杀更多的敌人,而非自刎。”石曼卿心上掠过一丝异样,淡淡说着,“不要说这些丧气的话了。来看看这张图。”

两个人讨论了半日。

“你确定孙琦的人马一定会来吗?如果他不来,我们未必能全身而退。”石曼卿再次确定。

杜兰点了点头。

石曼卿含蓄一笑,一切都在掌握。

第72章 七十二 天数已定

得到石曼卿的相助,战事果然推进的很顺利。直至孙琦的人马渡江而来,两军汇合,战力更甚,气势天成。犹如神助,一路势如破竹。萧勘的汝南军初始如潮水般涌向敌军,而后终究是抵挡不住敌人的连番进攻,节节败退。

萧勘带着军队一退再退。而杜兰早已收起原先的谨慎,气势汹汹,追击不放。不给萧勘喘息的机会。

终于到了指定的地方,羊儿口。

杜兰和孙琦凭着天生的敏锐和对战场的判断,命令队伍在五里外停下前进的步伐。

羊儿口,中间一个口袋,两边伸出三尺宽的狭长通道,只容得下一人勉强通过。

“这里,很危险。”杜兰扭头对孙琦说道。

“我知道。”孙琦叹了一口气,“战事行到此处,已不能再停。”

“等等看吧。还有大学士呢?”

“我知道。”

两个人静静的盯着前方,期待石曼卿的出现。

石曼卿到底是出来,这一次,势必要做一个了结。没有一丝的犹豫,他嘴角噙着笑,远远望去,仿佛还是当初那个在停云宫遇到时,忍不住上前打招呼的大学士。

亮出手里的兵符。他才是这二十万人马的真正指挥者。

杜兰的脸色变的有些难看,心也提了起来。此刻,士兵如果叛变,自己几无生路。就连孙琦,和他带来的八万人马也生死难料。

可石曼卿到底是铁了心。他就是要他们死。

没有预演,不能回头。孙琦与杜兰背靠背,是互相坚定的信心和求生的欲望。

望着汹涌的人潮,刀锋长戟,扫起长长的血痕。死人,僵马,碎裂成一寸寸。铺散在地上,遮去了大地原有的色彩。

萧勘骑在高头大马上,得意的看着眼前的厮杀。忽然兴起,他也杀入了乱军中。八万人对着连绵不绝的敌军,杀人,杀的手已经软了,握不住刀柄。只能力竭而死。这未尝不是战士在战场上的一种归宿。

人倒下的越多,杜兰的眼前越模糊。他无法再看清飘起的帅旗。也许早在士兵叛变的时刻,那根帅旗已被抛下。

猛吸了一口气。他从怀里掏出一截玉瓶。

他的手忍不住抖了起来。

里面的药是传染性的病菌。说来可笑,这件东西,是公主殿下让他处理掉的。但却被他截留了下来。那时,或许心中就存了念想吧。

看呀,不远处的萧勘犹如天神一般,胜利的笑容浮现在面上,如此的刺目。

到底谁输谁赢?

杜兰拼尽最后的力气,高高跃起,将那玉瓶中的药粉洒向天空。这是他唯一想到可以力挽狂澜的方式。当初,应该将这病菌撒到他们的水源才对啊。

战事顺利结束。

李定元不得不派大儿子李悠林接替了江北大营。

萧分宜气的发抖,甚而想要发狂。她双手剧烈的颤抖,指着跪在地上的李定元大喝道,“孙琦还没有死,你竟擅自做主。来人,把他拖出去,拖出去。”

宫人们战战兢兢,不敢妄动。

禁卫军得了命令,上前便抓住李定元,按住他的臂膀。将他的头压的更低,直到他的脸贴在冰冷的地砖上才罢休。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