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才俘获了十个?俘获率这么低?”罗宾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毕竟与人类战役平动不动几万十几万的俘虏相比,八年来的漫长战役中才俘获了十个人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数字。
“你刚才也看到了,它们非常善于逃逸。而且它们在装备生物装甲时核心所在的位置并不固定,通常情况下是在头部和背部这些坚厚甲壳的背面,但在生物装甲遭到重创时,也可能会更换成其他地方。所以,它们的致命要害很难捕捉。在大小麦哲伦星系的战场上,往往是一场战役下来,我们只不过是打烂了一堆生物装甲而已,这样的战例非常常见。”说到这里,霍夫曼大帝在三维图中随手打开了几则图例:“除了善于逃逸外,它们还非常善于隐藏。在身体构造上,它们是类似于章鱼般的软体生物,与章鱼一样拥有极强的伪装能力。除了能够像章鱼一样改变自己的身体颜sè外,它们还能肆意改变身体形态,与周遭的环境完美的融为一体,并进入类似于假死的休眠模式。”
“假死?”
“是的,在假死状态下,它们的生物磁场强度会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数字,低到我们的生物探测仪都没办法探索到。而且它们不像我们那样必须依赖于氧气才能存活,在它们眼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以及矿物质元素一样都只是它们的食物而已。
所以它们能够适应无氧、高温、低温、干燥等等任何人类无法生存的极端环境。因此,假如它们想要在一个星球上藏起来的话,我们根本无法差距到它们的存在。”霍夫曼大帝有些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它们同时具备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体征,是目前为止最强的生命体。”“同时具备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体征?这怎么可能?”li欧娜闻言惊呼出声,在她看来,一个生物同时具备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体征根本不可能发生。
“怎么不可能?”霍夫曼大帝扭头看着li欧娜:“你研究过生物进化史,所以你应该知道在地球生命演化的初期,硅曾在其中扮演过一个很重要的角sè。至少目前可以确定,生命演化初期的第一批碳化合物是在一片带有特定旋xing的硅石表面形成。而且,目前发现的所有在太空天〖体〗内存活的太空生命都是硅基生命。”
“那么”霍夫曼大帝的话引起了li欧娜的深思:“那么是氧……”
“是的,地球生物史上的第一次生物大灭绝正是由氧引发的。由于在海洋中进化出了藻类这种生物,使得藻类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了大量的氧气。这些氧气对于当时占据生物主导地位的厌氧菌造成了巨大的杀伤,使得地球上的厌氧菌几乎全军覆没,而地球生命也正是自此开始被氧所统治。”“茵萨特人的先祖同栏遭遇过氧气的大危机?它们是远古厌氧菌中的幸存者?”以li欧娜的生物学底蕴,她立即明白了为什么茵萨特人会同时具备碳基生命和硅基生命这两种体征。
“不止如此。据我的调查,茵萨特人的起源并不是大小麦哲伦星系,它们是经过长途跋涉才抵达大小麦哲伦星系开始大面积入侵。它们真正的起源,应该是距离我们银河200万光年的仙女星系,也就是旧时代首个发现它的天文学家梅西耶所称的m31星云。仙女星系比我们银河系大一倍,与银河系一样同样是螺旋星系,不过仙女星系红外辐『射』很强,仅是其类星核心的红外辐『射』数值,便接近银河系整个核心区域的辐『射』。而红外副『射』以及高温恰恰是催生群基生命的首要条件所以我认为,茵萨特人的先祖应该并非星球生物而是寄生在仙女星系类星核区域内各颗天〖体〗内的硅基类太空生命。”
“那它是怎么演化出了星球生命才能拥有的碳基生命体征?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吗?”li欧娜追问道。
“仙女星系具有很强的攻击xing,星系被明显的区分为20个群落,这说明仙女星系在不断的吞噬着其他小一些的星系。而茵萨特人的先租来源于仙女星系的核心,在仙女星系真正形成之前便已经诞生,属于进化成熟的太空生命。而在目前的观测中,我们发现仙女星系中心的氢含量仅为总量的旧,这个比值远远小于星河系氢含量的院,所以可以推鼻出仙女星系的大部分气体都已经演变成了恒星,或者是被行星束缚于地表。这个现象应该是仙女星系不断吞噬其他小星系的结果,因此我推测出,是仙女星系核心区域内的行星在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一部分太空中的小个体天体,或者是夹带有茵萨特人的先租的陨石降落行星地表。而作为太空生命,在来到一个有氧、有水的环境中后,茵萨特人的先租必须进行进化,否则就无法在这种新的行星环境中妥存下来。”
“我很好奇它们是怎么进化的,硅基生命不可能在水中存活,而碳基生命却是在水中诞生的,这两者相互矛盾,根本没办法兼容。”
li欧娜打断了霍夫曼大帝的话。
“是的,我曾经也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直到我推测出了一个新的结论。”霍夫曼大帝在茵萨特人身体结构示意图中单独抽调出了其红sè脑部区域:“这是茵萨特人的脑部,是纯粹的硅基体征。因此我推论,在茵萨特人先祖来到行星地表后,为了避免水对生命所造成的伤害,特意强化出了身〖体〗内部的电磁能力,通过电磁反应电离空气和水以保证生命安全。并且,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它们开始吸收一些自然演化的碳基生命,将它们变成自己身体组织的一部分,从而渐渐开始演化出了现在的这种模式。”“将多个单细胞生物组合成一个多细胞生命,这确实是有可能。
而且这样也解释了它们为什么天生就拥有这么强大的电磁场。”li欧娜赞同的点点头:“这么说……在它们的身〖体〗内部其实并不像人类那样紧密相连?”“是的,它们的脑部外围有一道非常薄的电离层,其厚度大约在ps
微米左右。而在这个电离层的最外围,也就是连接身体部分的区域则有一道薄薄的晶状壳。”“是硅石?”“我们排出二氧化碳,而硅基生命则排出硅晶。这些硅晶对茵萨特人非常重要,它们会将硅晶与多种化合物组合在一起注『射』到其他生物的〖体〗内,形成特定的生物指令,用生物改造的方式对其他生物进行生理改造。而那层壳则有些类似于我们的头骨,用于保护它们的脑部。”霍夫曼大帝拉出一副茵萨特人的〖体〗内微观图:“它们类似于水母般的胶状身体除了能满足日常生活活动外,其实还能被当作为一个生物储藏库。它们将成熟型生物兵器的虫卵储藏在自己的身〖体〗内部,当遭遇不利环境,丧失了一切可动用的生物兵器后,它们会自发的催熟这些虫卵生成幼虫。这些经过改造的幼虫基本都可以直接摄食矿物质,所以在任何一处星球和天体上它们都能生长的很快。而茵萨特人也很快就能拥有新的生物兵器使用,再加上它们是雌雄共体可单独繁殖这一点,只要有一个茵萨特人入侵,便意味着在未来,你将面对一个拥有大量生物兵器的强大族群。”
“这么说帝国的军队在河外星系战场上很难做到真正的占领?”罗宾很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军事隐忧。
“是的,它们很难被杀死、善于逃逸、善于隐藏、能在任何环境下生存、又藏有大量生物兵器的虫卵”霍夫曼大帝摇摇头:“作为它们的对手,人类所受到局限xing太多了。在这八年的征战中,我们确实很难在河外星系的战场上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占领,它们总是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从后方冒出来,并给予我们痛击。”
“你还没说到它们的协作模式。”相比军事上的事,li欧娜显然更关心生物方面,便出声打断了霍夫曼大帝的讲述。
“先去看看茵萨特人的生物星舰吧,有实例在面前的话更容易说明。”霍夫曼关上了三维图,当先向甬道的深处走去。!。
第二百五十一章 异族的优势(下)
在通往甬道最深处的途中,罗宾在甬道沿途两侧的舱室内目睹了无数奇形怪状的生物兵器。wwW!其中有能喷『射』火柱、特xing类似于坦克的巨大甲虫,也有形态如毒刺般的针状墨鱼,以及其他各种五花八门、用途各异的生物兵器。
“你看,这是在河外星系战场上非常常见的‘独角仙’生物装甲。它的作用类似于我们的重型步兵车,头部的犄角非常锋利,可以轻易凿破我们的要塞防御墙,而它们的口器则可以高压喷『射』出一种类似油脂的黏『液』,其喷『射』速度受体内高压的作用能够接近音速,因此在与空气摩擦的过程中,这类易燃油脂会被点燃,形成温度达到数千度的高温火柱,杀伤力非常惊人。而这些形态与毒刺类似的针状墨鱼则是茵萨特人的生物导弹,它们在控制这种生物导弹攻击目标时会将自己的一部分肢体以触须的形态保留在针状墨鱼的体内,一方面控制这种生物导弹的飞行,一方面则利用雷达般的电磁bo锁定目标。而针状墨鱼的口器则是它们的火箭助推器,通过喷『射』出高能量气体获得巨大的推力。另外在它们的体内还储藏着比我们的炸『药』更具威力的易燃化合物,被击中后所产生的威力绝对不亚于一枚高爆弹。”霍夫曼大帝在途中一一介绍,以最为简洁的方式让罗宾大致了解这些生物兵器的作用。
“生物导弹?”
假如说那种形似甲虫的‘独角仙’生物装甲还在罗宾的理解范围内的话,那么这种结构与墨鱼类似的生物导弹就让罗宾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了。毕竟把一种活生生的生物变成专用于『自杀』的导弹,这实在是有违生物原理,而且导弹的发『射』和目标锁定这些事也由单纯的生物本能来完成,让罗宾感觉难以理解。
“人类的科技本来就是对其他生物的特殊本能的借鉴,就如雷达,我们之所以能开发出雷达系统,这是因为我们在蝙蝠的声纳探索中找到了灵感,从而发展出了雷达系统。而旧时代的潜艇,则是从鲸鱼的身上找到了灵感。可以说,我们人类的化学本身就是借鉴了昆虫的化学本能,而物理方面,我们的机械学在发展之处也大量借鉴了节肢动物。生物是很奇妙的东西,在旧时代,很多类似候鸟一般的迁徙类生物的一生能够跨越大半个地球,而在这个过程中它们是如何定位的?在没有雷达、没有gps定位系统的情况下,它们是如何在一个准确的时间抵达一个准确的地点?呵呵……对于磁场、对于『潮』汐的了解,我们人类远不如生物其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