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面还请大人放心,美国公司那边很好处理,至于财力,在下还是有些积蓄。”其实吕梁最担心的不是财力,修建铁路需要的钢轨、水泥都来自自己的工厂,原材料是海底采矿车从海底获得的,可以说成本非常低。他担心的是列强,特别是英国人,广州南边就是英国的租借地香港,可以说广东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就会第一时间知道,很难说他们会不会干预铁路的修建。
搞定陶模之后吕梁马不停蹄的回到惠州,他要在那里坐镇指挥河源反围剿战役。保年率领的3万名满清士兵和2万名盗匪已经离开广州,向河源进发。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准备,满清终于派出广东主力围剿河源革命党。
“师傅,这个时候不换档吗?”
“你看前面的车,只是稍稍减速,我们不用换挡。”对话的是一对师徒,师傅是基因人,徒弟是普通人。这支车队由五十辆卡车组成,自从自强汽车厂一期建设完成开始投产以来,已经有两百辆卡车下线,分成四个车队,全部用来向河源运送物资使用。
“嗤”,卡车停下来,师傅探出头去大声问道:“109,是不是遇到塌方了?”这时还不到五月,但广东地区的雨水已经开始多起来,这段道路又恰好在山区,因此很容易出现道路被雨水冲垮的事情发生。
“110,不是塌方,打头的101号发动机冒烟了,正在抢修呢!”110号车的师傅拍拍额头,自从使用卡车以来,自己已经跑了三趟河源,每一趟都要耗费一天多的时间。有时候是卡车陷在泥土路里,有时是山路塌方,最讨厌的是经常发生的卡车故障。汽车厂里有大量普通工人,他们的技术不过关,导致很多零件不合格。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也是培养工人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只能忍着。
“徒弟,等过了这段难走的路段就换你开。”师傅有意识的培养徒弟,这也是为什么一辆卡车配备两名司机的原因,大量普通人司机等待培养。
“师傅,我才学了不到十天,路上驾驶也就三次,行不行啊?”
“行不行试试才知道,放心,壮着胆子开就好了,我在旁边看着呢!”徒弟名叫石通,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家娃到不可思议的卡车司机,他的技术和心态都没有做好准备。
好在有基因人师傅看着,石通有惊无险的完成了考核,到达河源后他的手还在颤抖,回想一下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开过来的。
“吕虎团长,这批物资主要是弹药和药品,今天应该还有两批物资抵达,之后就没有了。”吕虎接过表格签上字,然后拍了拍卡车,还是这东西运输速度快、运量大,跟着首长在这个时代快一年的时间,终于开始转入现代工具了。
河源西南十三公里处,一个绵延好几个山头的防御工事正在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大批民工正在往县城的方向撤退。满清朝廷效率低下为河源的防御准备提供了充足的时间,惠州不但提供了大量的弹药药品等物资,还运输了足够的水泥钢筋,在广州至河源的必经之地上修建了牢固的防御工事。包括壕沟、机枪碉堡、铁丝网、炮兵阵地、地下防炮洞、地下物资储存点等等,连绵成片的防御工事建成,吕虎自信即使数万联军士兵来攻也会头破血流、无功而返。
自信来自多方面,先进的武器装备、接受了现代化军事训练的士兵、高素质的基因人军官、牢固的工事、充足的物资等等。吕虎并不打算主动出击,据情报有超过五万名清军士兵前来进攻,而河源方面只有两个团不到五千人,以少打多的情况下依靠牢固的工事消耗敌军数量、打击敌人士气,然后才能根据情况作出反击。
第五十三章河源战役1
乐非拆开手中的步枪,将零件一个个放在面前的棉布上,然后开始认真的擦拭、清理枪膛中的火药残渣。当所有的零件全部被擦拭一新后,乐非“喀喀喀”的十秒钟内就将步枪组装完毕,当兵快一年了,这些动作就像印入了自己骨髓,下意识的就会做出最准确的动作。步枪之后是手枪、刺刀、工兵铲等,然后是自己到军需处领取的子弹。特别是这些子弹,一定要检查一遍,很有可能会发现残次品。之前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当军工厂竣工投产后使用的子弹就开始出现质量问题。听说是工人不熟练造成的,而且质检人员不足,要求官兵领取子弹后自己检查。
“都别忘了检查子弹,到时候卡壳的话对战斗影响太大,甚至会出现炸膛,所以谁也不能疏忽。”乐非对身边的战友说道,他们都是一个班的,作为班长,乐非必须提醒他们。不过战友们还是很让自己放心的,这些后来替换的新兵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已经达到了自己的要求,只缺一场实战,在炮火和子弹的洗礼下他们会迅速成长为老兵。
做好例行的武器检查后乐非走到机枪手面前,机枪手董大山,山东人,长得人高马大,是自己手下仅有的与自己同期的老兵。上万发子弹的训练后,董大山手上的轻机枪可以说射程内指哪打哪,火力封锁绝不是盖的。
“老董,机枪状况怎么样?”董大山其实年龄并不大,但因为为人稳重、仗义,所以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老董。
“班长,嫩放心,俺检查了好几遍,木有问题。”乐非点点头,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董大山是自己最放心的了。班属火力最重要的就是这挺轻机枪,剩下的都是步枪、手榴弹。
“紧张吗?”这是乐非班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士兵,何广厦,二十岁,入伍前就读于广州的新式学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后他瞒着家人偷偷跑到惠州参军,投笔从戎时他曾偷着对最亲密的友人说道:“国家沉沦,在书本中找不到救国之路。”友人问他:“为何到惠州?只听说那里有工厂啊!”何广厦微微一笑没有多说。分配时军方看中他的才学,希望他能够到参谋部任职,但何广厦执意要到一线去,最后只能从一名士兵开始干起,被分配到了乐非的步兵班中。
何广厦擦着枪,虽然年轻但目光沉稳,没有年轻人那种浮躁。
也是,这种青年心中的热血早已变成雄心壮志和对外敌的仇恨,千疮百孔的国家让他们变得迅速成熟。他对乐非摇摇头,这位班长虽然是农村兵,但学习和训练都很刻苦,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而且也主动教会自己很多东西,他对班长很尊敬。到惠州当兵的起因是当初自己回家偶然听到父亲和友人的谈话,他们说惠州不但有大量的新式工厂,能生产棉布、水泥、钟表、火柴打火机等许多产品,还能生产钢铁。何广厦知道惠州工厂的事情,自己的家族就在其中有股份,父亲也经常谈起,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能生产钢铁!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他知道钢铁在这个时代就代表着强大,他因此萌生了到惠州看看的想法。
想法很快付诸行动,他看到的仅仅是重工业基地的一角,却让他激动的难以抑制。更让人吃惊的是那些工厂保安看上去纪律严明、无比精锐,聪明的他意识到惠州背后的人有着更深远的打算,因此毅然决定投笔从戎。现在看来他赌对了,大老板吕梁已经开始运作推翻满清的事业。
“报告,清军进入我军侦察范围,现已到达葛家镇,预计今天下午三点抵达这里。”侦察兵向吕虎汇报道。
葛家镇,离这个狙击阵地有三十公里,保年那家伙走的不慢啊。“继续侦查,搞清楚所有敌人的动向!”侦察兵敬礼离开,骑上自行车扬尘而去。随着自行车厂的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