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第64部分

第64部分(2 / 2)

“你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训练之后会有对你们的安排。我叫孙富贵,是你们的教官,训练期间,你们的一切行为都要听从我的命令,包括吃饭睡觉撒尿!”终于将自己负责的五十名俘虏集合完毕,孙富贵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孙富贵,你还认得我不,孙福田啊,咱们一个村的!”俘虏中一人大声喊道,声音中带着喜悦。

“孙福田,出列!绕着操场跑三圈,快!”孙富贵一点也没给老乡脸面,“有事先喊报告教官,得到允许后才可以说话!”

“今天,我们先学习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们听好了,三大纪律第一条,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条,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第三条,一切缴获要归公。”

“这一条咱们没问题,咱们拿人家的针线干什么!”

“就是,要拿就拿银子。”

孙富贵:“就连针头线脑都不能拿,还想拿银子!全部枪毙!你们两个,去跑圈!”孙富贵继续说下去,当说到八项注意最后一条的时候,气喘吁吁的孙福田终于跑完了三圈,回到了队列,当听到“不虐待俘虏”这一条时又忍不住了。

“报告”

“怎么又是你啊苏福田,讲!”

“俺咋觉得这就是虐待俘虏呢,上来就让俺跑三圈!你当过俘虏吗,凭什么在这里说我们?”孙福田对这个老乡有很大的怨气。

“瞧你们没当过俘虏的样子,我当年在广东当兵,被抓后才转为振****士兵,我最有发言权!告诉你们,经过训练之后,你们就会和我一样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再说,只让你跑三圈算什么虐待?我们每天早上都要跑一万米的!”孙富贵接着说道:“你们会接受纪律教育、诉苦教育、军事训练,一个月后愿意留在振**当兵的,进入新兵训练营,不愿意接着当兵的,这里发放路费,收拾铺盖回家!”

前线的战报堆成山,自有参谋们解决,吕梁还要关注另一件事,那就是干部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

自从武装起义以来,行政干部就一直处于短缺的状态。基因人使用范围的扩大、钢铁基地产能的不足让吕梁吃尽苦头,所以从1901年开始,革命政府就将干部培养作为一件大事来办。广州行政学院培训的是高级干部,但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是遍布在各地的干部培训班。

在广东、广西、福建三省的每一个县城都有干部培训班,学员从普通人中挑选,大部分是成人夜校毕业的青年,中年人占了一少部分,旧有官吏中也会挑选一部分素质合格、政治观点正确的人进入新行政机构,但是这些旧官吏往往很受排挤。

但是,南方各省的地域性很强,每一个省,甚至每一个县之间的语言、风俗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原来三省培养的干部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方。而北伐即将结束,贵州省已经光复,需要的行政干部太多,原三省的干部在那边已经显现出很大的不适应性。普通话的推广吕梁一直没有很重视,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大问题,当然,他是不会将北京话当成普通话的标准推广的,广东话也不行,中国各地的方言太多了,吕梁要选一个适用性最广的当成普通话推广。

言归正传,为了保证新光复地区的行政工作,当地的短期干部培训班已经大规模铺开,选用的都是新式学校的学生和旧式官吏,甚至有一些不到十八岁的年轻人都被招募,这也是应急之举,没有办法,只有新式教育全面在当地铺开后才会将干部培训成熟化。

梁成就是遵义地区习水县干部培训班的一名学员,他原本是习水县衙的一名衙役,因为平日里本本分分,此次改朝换代被新朝廷招募。

给谁干都是干,梁成对于革命政府并不排斥,即使要求第一时间剪去辫子、改换华服,梁成也没有觉得多么别扭,养家糊口,哪来那么多矫情?不像那些有文化的老人,死活不剪辫子,梁成相信他们迟早要吃亏。因为通过研究政府通告他发现,在广西等地就有这样的案例,不剪去辫子的家族,没有高产稻种,没有税收优惠(减免农业税),没有建厂资格,不得经商等等,在那些高压政策下,没有谁能抗住多久。

第二百三十章11、9惨案

贵州暂时处于军管之中,行政事务还没有那么复杂,为了尽可能的缩短军管的时间,短期干部培训班的时间被压缩到一个月的时间。所以,梁成面临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包括法律、行政条例、机构运行、文化学习、处理流程等等,这是在旧时代无法接触到的,也是无法想象的。但梁成乐在其中,不到四十岁的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激情,这里的氛围让梁成有了一种新生的感觉。

11月5日,上海,随着枪炮声的临近,盛宣怀觉得越来越紧张,工厂的搬运工作进行的很慢,即使有大量的轮船提供运输,但拆迁和搬运都需要时间。许多非常重要的重型机械根本无法搬运,而这些恰恰是最关键的设备,还有大量的富商官员等待商船离开上海,他们挤占了大量的海运资源,对此盛宣怀还不能说什么,高官、旗人、富商,个个手眼通天,关系错综复杂,就连袁世凯都不想招惹。

汇聚在上海等待乘船离开的那些人足有几万,他们都是从江西、浙江等地逃出来的,携带着大量的家眷、货物、财宝,这让码头一片混乱,盛宣怀甚至有停止搬运的念头,他的电报已经发给了袁世凯,但还没有得到回信。最舍不得这些工厂的,就是盛宣怀,这些有一大半都是他待人打拼下来的,被誉为“财神爷”的他靠的就是这些工厂和轮船招商局,怎么会甘愿放弃呢?

不过,就算将其炸掉,也比留给乱党好,这是盛宣怀最后的决定,大量**已经被安放,就等着乱党进入上海的那一天。其实盛宣怀根本不必如此,他当成宝贝的机械设备,吕梁根本不放在眼里,那些设备与革命政府下的工业系统根本不兼容,而且非常落后。吕梁看重的,其实是那些工人,而上海大小工厂近十万名工人却根本没有人理睬!这些,才是上海最大的财富。

可惜,吕梁的疏忽,或者说革命政府高层基因人的漠视造成了一个重大的损失,这个损失让吕梁后悔不已,并开始对政府高层进行改革,希望能引入更多的社会人才,改变高层古板的工作作风。

陈天华是振国党派驻上海党支部的负责人,这里是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振国党总部最重视的地方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

得益于这些优异条件,还有陈天华拥有一定的社会名望,他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上海振国党支部在1903年的10月份已经拥有五百名正式党员,这些都是坚定的革命者,经过简短的培训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活动、情报搜集活动等。

攻打上海之前,支部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配合调查局摸清清军和列强武装的具体情况,包括人数、分部、工事设置等等。陈天华认为这是上海党支部最好的机会,革命浪潮席卷南方,极佳的革命形势让陈天华非常激动,甚至有些激动过度。心愿达成,满清即将被推翻,中国将迎来新生,这怎么不能让人激动?

陈天华认为,上海党支部在此次战斗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仅仅搜集情报。支部的党员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愿意为革命流进鲜血,而且支部手里也有一些武器装备,在上海民间拥有广泛的革命基础,支持者众多,为什么不发动武装起义,从内部击败满清在上海的腐朽统治?这个念头产生后,陈天华立刻召集支部高层商讨,得到了大部分人的响应。这些高层其实都是热血的年轻人,单纯的纸面工作和嘴皮子工作怎么能?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