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第131部分

第131部分(2 / 2)

对战之前当然要先放狠话,不过吕梁确实有充足的底气打败联盟大军,五年多的积累,让各条战线都变得完善起来,农业、工业有机结合。大量的资源流向军队,所有的人团结一心,使华国目前空前强大。最重要的是,华国有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能够使其顺利流通的交通体系,虽然这个体系并不完善,但起码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这就让华国可以没有顾虑的生产任何一件工业产品,而且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中,这就是工业化的好处,如果单靠钢铁基地。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5月1日,武汉总参内,初步完善的作战计划等待吕梁的审核,先期排遣的作战部队已经就位,后勤部门也开始全力运作,这场战斗很可能演变成举国之战,刚刚结束的对日战争消耗了部分国力,以相对薄弱的华国工业基础,能不能承受长时间、大消耗的战斗是个问题,因此。尽量取得战场优势,缩短战争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吕梁也在总统府看着手里的这份作战计划,长时间身居高位让他越来越留恋这个总统府的办公室,每当早上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问候中走进这个办公室。亲自冲上一杯咖啡,点燃浓醇的香烟,然后看着吕敏婀娜的身姿在自己面前肆意的展示,最后意犹未尽的从她手上接过各种文件,一一批示,他每一次落笔都会引起外界一连串的变化。这种掌握全局的感觉让他每一个寒毛都无比通畅。所以,为了继续维持这种舒爽,就一定要击败西方人的干涉!

首先由陆军完全掌控长江以北的湖北,预计在这期间不会发生大规模的战斗,北洋军为了躲避华军的锋芒,在四月的时候就已经将驻扎在这里的军队全部撤回河南。以湖北作为北伐的桥头堡,囤积作战物资,向北、向东、向西都可以。然后趁北洋军收缩,日军和俄军尚未完全进入关内时,向北进攻河南,在与敌军决战之前占据战略有利地位。

驻扎在台湾的部队增加到一个军的规模,越过旧金山条约划定的分界线,彻底将日军赶出台湾岛,完全恢复对台湾的统治。这样一来,从日本列岛向南一直到台湾南部,都处于华国海军的封锁之内,远征舰队要想进攻华国,就只有从南海方向一条道路。

然后就是华国太平洋舰队严阵以待,等待与远征舰队的决战,总参的计划中没有剑走偏锋,完全是准备堂堂正正的与远征舰队决战的架势。看来两艘超级战舰给了吕海满满的信心,只是吕梁怀疑,太平洋舰队能否在远征舰队上百艘战舰的围攻下安然无恙。海军每一艘战舰吕梁都损失不起,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等待钢铁基地再次生产超级战舰,而且现在钢铁基地的职能已经转向资源提供,贸然转移方向,会使国民经济的资源供给受到影响。现实的造船厂却还没有能力生产五岳级战列舰规模的战舰,按照建造计划,目前有两艘战列舰正在建造之中,却不是五岳级的战列舰。

即使有顾虑,吕梁在军事战术上也挑不出更多的毛病,这不是自己的专业范畴,只能相信海军必胜。坚定的信念也是一个领导人必需的素质,自己是不是因为舒适的办公室生活消磨了斗志?看来是应该多在阳光下活动活动了。

在作战计划上签字后,华国陆军第六军度过长江,进入湖北省长江北岸地区,正式标志着第二次北伐战争的开始。在被重兵围困、各国敌视的情况下,华国毅然通过战争做出了最强硬的回应,不退反进,率先攻击北洋军。

针对第二次北伐所进行的战争准备已经接近尾声,华军有能力将四个军,二十万人的部队送过长江,并可以保证足够顺畅的后勤补给,但从湖北一线展开,也是总参的保守策略,这是为了防止日俄两军的突然进攻,导致各条战线吃紧的局面发生。

调查局不可能得到所有的情报,比如从东北开入关内的日俄两军数量、编制等一清二楚,却忽视了两军士兵的士气。十万俄军完全有远东军区组成,为了减轻后勤压力,降低战争对国内的影响,尼古拉二世要求远东军区从这边就地招募新兵,以原本的三万人为根基,招募七万新兵,通过英美援助进行装备,组成新的远东集团军。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远东军区根本找不到七万名新兵,更遑论编制和训练,为了完成皇帝陛下的命令,军区甚至在东北招募了三万名汉族青年充人数,组建了一支远东特别军,完全由汉人组成。

久经战火的俄军官兵厌战情绪非常强烈,日俄战争之后,俄军大规模撤军,能够回到东欧平原的都是有关系、有背景、又幸运的,留在东北的官兵苦苦煎熬,没想到回国命令没有传回,得到的是再次出击的命令!即使崭新的步枪、充足的弹药、舒适的靴子、美味的军粮都无法挽回不断降落的士气,从上到下,从将军到列兵,无不如此。因此直到5月20日,华军完全控制整个湖北省时,俄军还没有完全进入山海关,只有作为先头部队的一支骑兵师进入了北京附近。

这支骑兵师是远东军区的王牌,臭名昭著的哥萨克骑兵,他们和普通毛子士兵不同,闻战而喜,屠杀东方人是他们最喜欢干的事,再加上都是骑兵,当然行进的快。

与俄国人相比,日军的集结、行进速度更慢,按照旧金山协定的要求,在辽东日占地区只能由三万人的部队,日本军部本来想偷偷安置更多的军人驻扎在辽东地区,倒不是为了军事目的,而是怕更多的军人回国后无法养活,靠着辽东大片土地,起码过得轻松一些吧!只是现实狠狠地扇了日本人一巴掌,近两年的战火,战事主要集中在辽东半岛到奉天一线,无处不在的战火摧毁了无数的家庭,从城镇到乡村,到处都是战火后的废墟。老毛子和日本鬼子都不把当地人当人看,烧杀抢掠根本不足以形容他们的狠毒,或者说他们是魔鬼更恰当一些。

因此,这些地区十室九空,生产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农田荒芜,根本养活不了几十万军队。无奈之下日本军部只能把大部分军队撤回国内,几个月后又要再次组织军队前往辽东,刚刚遣散完毕好不好!留下各地驻守的军队,日本军部发现只能抽调两个师团的部队前往,这与英国人的协定不符,只能再次征调被遣散的军人。一来二去,时间都去哪了!

先期抵达辽东的日军有两个师团大约三万人左右,在旅顺接受英美的装备和物资后走陆路,绕道辽东半岛,从山海关入关。本来采用海路运输更加快捷、更有效率,怎奈英美运输队有海量的物资运输任务,至少穿越整个太平洋的运输任务让所有的船长发疯,哪里还抽调的出船只运输部队?

第二百六十章战信阳

“兹令你部坚守信阳,维持目前战线,不得让华军进入河南。袁”北洋军第三军军长吴长纯扔掉电文,暗骂一声,对两位师长道:“宫保大人的意思很明确,河南乃中原腹地,不可放弃。”

第二十师师长曹锟挠挠头:“军长,这里没别人,我就直说了。我军的任务是防守河南,两个步兵师,不到三万人,要防守从信阳到南阳广阔的区域,在这河南到湖北一线,根本没有防守有利地形,一片大平原,桐柏县附近倒是有一片丘陵,但信阳和南阳地区无险可守。以咱们的兵力,怕是守不住啊!”

第二十一师师长张作霖更是耿直:“宫保大人的主力第一军、第二军位于河北保定至山东济南一线,将咱们第三军放在河南,摆明了是用咱们拖延华军的时间,等待日俄军队入关,咱们就是弃子!再者说,英国人几千万英镑的贷款,足够再武装二十万军队,还能把北洋军所有的武器都换一遍,起码火炮多一点啊。再看看咱们第三军,我的二十一师一个炮兵团就二十五门山炮,顶个屁用!各种物资对咱们都是缺斤少两,再看他何宗莲,带着人在天津训练新兵,听说就算是那些新兵的装备都比我们好,每三天还有一顿肉,宫保大人这不是厚此薄彼吗?”

脏话连篇的张作霖在进入北洋军后算是收敛不少,当年他参加甲午战争,投奔宋庆毅军马玉良的门下,当了一名骑兵。甲午战败,他逃亡辽西,在岳父赵占元的帮助下成立大团(相当于保安团),与当地的马匪散兵作战,声名鹊起。就在张作霖的军阀生涯处于上升期时,意外与日本人结仇,他带了大批金钱欲与日本人重归于好,没想到被日本人黑吃黑。之后带着几百名残兵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