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人过奖了,智障不过一个山野间不入流的草芥和尚,烦劳刘大人来此,是智障失礼才是。”刘宝嘉:“大师过谦了,方才我见大师周身金光万道,想必大师已经达到了金刚境界,宝嘉能在有生之年见到如大师般的高僧,也不枉来世上一回呀。”智障道:“阿弥陀佛,多谢大人夸奖,来请到禅房说话。”
众人来到智障的禅房,分宾主落座,一番客气之后,待上过茶点,刘宝嘉将自己想让智障出任封禅仪式的主持,智障闭目听完后道:“刘大人,多谢你看得起我智障,不过我不能出任封禅仪式的主持。”刘宝嘉奇道:“请大师言明,难道我大唐还不到封禅的时候?还是大师有事来不及?大师为何不能主持封禅大典?”智障睁开眼道:“大人不要误会,封禅的时机并没有多大的要求,具备的条件也不是什么难以达到的要求。”刘宝嘉:“难道大师有难言之隐?”智障道:“没有。”张主簿道:“天时已合,地利已据,四海生平,人和也有,大师也没有难言之隐,却不能主持封禅大典,是何原因,还望大师讲明。”另一人也道:“封禅大典是当今圣上登基以来最为重大的典礼,万岁对此十分重视,望大师仔细考虑一下。”智障转动手中的念珠,口中微微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得意大成,报世天相,诸法殊途,万法归宗,心怀恐惧,封天祭禅,通晓真我。”众人互视不语,智障睁开眼睛道:“筑土为坛于泰山上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之也。白虎通云:‘或曰封者,金泥银绳,或曰石泥金绳,封之印玺也。’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报群神之功。’”张主簿道:“封禅于泰山乃历代皆循之法,这没有什么可争的。”刘宝嘉道:“大师于封禅之礼如此熟识何不亲自主持呢?”林东普道:“是啊,既然师父你对封禅大礼熟识,又是得道高僧,无论如何也是推脱不了呀。”智障道:“封禅大典,乃诰命于天,首先要得到上天的暗示,这个时机已然成熟,而后,筑土为台,准备些必须的物件,这也不难,最为关键的地方是要能通天,通天的本事不是法力之功,而在有缘之人,故历代帝王每每有封禅之意却无有缘之人主持。”刘宝嘉:“那大师所说的有缘人哪里可以找到?”智障微微道:“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刘宝嘉一下泄了气,林东普急道:“大和尚说话没头没脑的,你不帮忙,也不告诉谁能帮忙,皇帝陛下要人心切,我们找不到人又当如何交差?”智障微微对沙弥道:“送客。”一行人满不乐意的转身出去了,林东普还没出门就开始抱怨上了,刘宝嘉却是愁眉不展,心中正合计着如何复命,这时小沙弥上前道:“刘大人,我家主持让我告诉你,欲求有缘人需往荷花逆节处寻。”待众人出了山门,刘宝嘉反复思量,却是不得要领,林东普这开大嘴道:“什么破和尚,没本事就直说,还什么有缘人,呸。。。不如不来这里直接去藕冬村找那俩个和尚,人家比他实在多了。”刘宝嘉烦道:“林捕头不可胡说,智障师父确是高僧,他不愿出面必有原因,唉。。。你方才说藕冬村?”“是啊。”“大人有什么想法了?”林东普哈哈笑道:“我明白了,原来有缘之人可遇不可求,有缘必然会见。”说罢,向化生寺深施一礼,转身向藕冬村而来。
藕冬村距化生寺不过五里地,刘宝嘉一行人顾不得吃饭,急匆匆赶到了藕冬村,当地保甲在村口跪地迎接上差,刘宝嘉问明了俩位高僧的来龙去脉,便前往拜会,只见松柳低垂之磐石之处有一老僧,老僧正在与许多村民讲经说法,经保甲指认,那人正是两位高僧之一的老和尚,刘宝嘉下轿来到近前观看,保甲急忙上前道:“大人,这位老和尚便是两位高僧之一。”刘宝嘉点头道:“哦,这老和尚果然与众不同。。。”“没什么不同呀,我看这和尚还不如化生寺的智障大师。”“哈哈哈。。。我们林捕头又觉得智障大师了不起了。”“本来嘛,能达到金刚境界的大师我大唐毕竟为数不多,能见上一面的更是少,这老和尚看来本事平平呀。”“这到不一定,智障大师说过,祭祀封禅的人并不一定要多本事,要的是能通德天地的人。”“张主簿说的对,何况这老和尚气宇不凡,必有异象。”“几位大人说的是,那小的马上知会那老和尚?”刘宝嘉点头道:“那就有劳保甲知会一声。”保甲立即分开众人,来在老和尚面前。“宝封大师,长安府通事刘宝嘉刘大人,前来拜会大师。”这和尚正是前任化生寺主持宝封,宝封起身道:“啊弥陀佛,老和尚不过一个山野和尚,哪敢屈就长安府通事刘大人来此赐教。”刘宝嘉上前道:“大师过谦了。”张主簿道:“大师乃世外高人,布缘普法于四方,我们刘大人正是听闻大师德声,慕名而来。”宝封哈哈笑道:“这位大人太客气了,想必刘大人找老僧有什么要紧事吧?”刘宝嘉道:“面高人不说诓语,我等是为了封禅大典而来。。。”宝封微微笑道:“想必大人先行去过化生寺了?”“大师如何得知此事?”“大师既然知道我等乃由化生寺而来,自然已知我等特来请大师主持封禅之事。”
“要我主持封禅大典?这恐怕不行。。。”
“大师何出此言,难道大师有什么特殊要求,但说无妨。。。”
“老和尚,别买关子了,那化生寺住持智障师父指引我们来这里,你别告诉我你不行啊。。。”
宝封微微笑道:“老僧没有任何要求,你们既然去过化生寺,智障必然跟你们说过封禅主持的人基本要求是什么。”
“智障大师只是告诉我们要找一个能通德天地的人。”
“可是老僧根本达不到通德天地的境界呀。”
“和尚,你不是耍我们吧?”
“大师能知晓智障让我们来的目的,必然有解决的方法,请大师指点。。。”
这时,众人分开,人群中走进一个小和尚,年纪在十七八岁之间,“师祖,用些斋饭吧。”众人一齐向他看去,小和尚却是不慌不忙,来在宝封面前,手托斋钵;保甲忙对刘宝嘉道:“大人,这位小和尚便是另一位高僧。”刘宝嘉上下打量了一下这小和尚,心中道:“当初说的是两位高僧,方才的宝封已然拒绝出任封禅主持,那只有寄希望于另一位高僧,莫非另一位所谓正是这个小和尚。。。”保甲看出刘宝嘉的疑惑,忙道:“大人,这位小和尚法力高强,能驱魔降妖,本村很多人都是由他教化通德的。”林东普道:“别开玩笑了,这小和尚能有这种本事?”宝封微微道:“玄奘,我们先用些斋饭吧。”“是。”
宝封和玄奘来在柳树之下席地而坐,二人不管不顾的自己吃上了,刘宝嘉上前道:“老师父真的不能出任封禅的主持吗?”宝封抬头看了看道:“一切早已注定,大人不必心急,用过饭后,让玄奘随你去便是。”玄奘道:“师祖,您让弟子做什么?”宝封笑道:“用过斋饭后我再告诉你。”“哦。”
半柱香的功夫,二人已经吃完了,宝封将刘宝嘉此行目的告诉了玄奘,“师父,我根本不会封禅。。。”“那又怎样,任何事都是由参悟开始的,明白吗?”
“哦,师父,你确定一定要去吗?”
“确定。”
“哦,天。。。”
“别担心,你不知道的我会告诉你的,我会告诉如何来做。”
刘宝嘉一行在旁边的茶店休息,见二人已经用完了斋饭,马上来到柳树之下,“大师,你确定这位小师父能够胜任封禅大典吗?”“你不是要找一位通德天地的人,这个人不需要多大年纪。。。”林东普道:“大师,你开什么玩笑,这小和尚能有什么德行,算了刘大人,他们在耍我们。”“慢,大人,既然化生寺的住持和这位宝封大师鼎立推荐这位小师父,想必这位小师父有一定的过人之处,不妨我们向上推荐一下。”刘宝嘉微微思量后道:“既然大师极力推荐,我们希望对小师父考察一下”
“谨慎没有坏处,可以,怎么考验呢?”
“我认为主持一下‘降禅坛’,应该可以考验出小师父的本事。”
“没问题。”
“哦,师祖,我。。。”
“别担心。有问题一切有我,还记得吗,我曾经说过普愿尽法界,沈溺诸有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降禅坛’是佛家基本的普法方式,一般的僧人如果要巡回化缘普济佛法,这是基本的功德标准,一般的僧人如果能够成功完成‘降禅坛’,则天光普照,紫霞满天,设坛之地一切障业具散;刘宝嘉出这道考题还是有些道理的,由于‘降禅坛’考量的不止是一位僧人的法力,更是德力的考验;玄奘跟随宝封数年,对‘降禅坛’十分熟悉,但,他自己却没设过此坛,所以,玄奘心中也是没底。
初级的‘降禅坛’只是设根据西方神位设立佛门昆位而已,保甲已经设立好了坛位,玄奘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宝封将经过自己开过光的念珠交给了玄奘,玄奘随即登上法坛,只见玄奘双手合十,口中诵念佛经,而后右手执念珠划一整圆,只见黄土地上突然祥云团起,一个老者收云而出,拱手施礼:“小长老何事召唤本君?”玄奘深施佛礼道:“仙君,我乃云游僧人玄奘,化缘于此间,想在预设‘降禅坛’于此,请仙君将此处怨生牌借我一用。”这老土地上下打量了一下玄奘,又看看周围的人道:“好吧。”只见他右手一挥,一个金灿灿的牌子浮在空中,而且不停的转动,每转动一下,牌子上的字便变一次,玄奘深施佛礼谢过土地,取过怨生牌,来在法坛当中,开始降禅布法。
玄奘以往都是看宝封降禅布法,如今亲自布法,难免紧张,不过饶是玄奘也非寻常的小长老,定了定神,跪在坛中,放开怨生牌,口中诵念佛经,任怨生牌自行漂浮,一道蓝光闪过,怨生牌上的字开始变成红色,而且不停的转动,每转动一下,牌子上的字便变一次,怨生牌上记录着藕冬村方圆五里之内所有怨冤缘愿,随着玄奘口中诵念佛经,怨生牌每转动一下,上面的字开始渐渐变白,表示藕冬村方圆五里之内所有怨冤缘愿便化解了,按常例一般该‘降禅坛’需要最少三个时辰才有一定的效果,而玄奘用了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完成了怨生牌的化解,当真让人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