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阿姐会尽快还上的。”宋新桐拍了拍他的小脑袋瓜子,“等过俩月,阿姐就送你和小宝去学堂念书。”
大宝眼底闪过希冀,亮了亮,“咱们都能去念书?像春树那样去学塾里念书?可是要花好多银钱,要不让小宝去吧,我在家帮阿姐。”
春树是万村长的孙子,被送到了县城的一个学堂里念书,可把村子里其他的小孩羡慕得不得了。
“不行,你们俩一起去,学会识字了以后才能赚更多的银钱的。”宋新桐见大宝一直纠结于银钱,就只得拿银钱去引导他了,“如果你不识字,一辈子就只能种地,还要担心吃不饱。”
大宝为难的想了想,然后双目坚定的看着宋新桐:“阿姐,我会好好识字的,以后会赚很多很多的钱的。”
“好样的,有志气!”宋新桐有点担心自己是不是教歪了小朋友,犹豫了一下又补充道:“大宝,你是男子汉,心胸要开阔一点,可不能什么都想着钱才敢办事儿,你要知道,阿姐站在你的身后呢?有什么问题,阿姐都会想法子解决的。”
大宝似懂非懂的想了想,“可阿姐会很累。”
“阿姐不累,以后你们有出息了,阿姐才高兴呢。”宋新桐将大宝抱在怀里,亲了一下他麦色的脸颊,“从今天起,我空闲了就教你和小宝识字了,到时候去学堂念书了才不会落后。”
“好。”大宝一向听宋新桐的,自然也不会反对,而且能读书念字,他心底也是欢喜的,“阿姐,我一定识字念书的。”
宋新桐拍了拍他的脑袋,然后靠着墙壁,眺望着远方,看着被夏日闷热笼罩着世外桃源小村落,只觉一切疲倦都化为了云烟。
“对了,差点就忘了。”宋新桐差点忘记了还有五个包子放在背篓里呢,赶紧翻出来闻了闻,还好没有变味儿,全部塞到了大宝的手里,“小宝不起来,你就一个人吃了。”
大宝捧着肉包子,抿着嘴笑着,“我还是去叫弟弟起来吧。”说完朝屋子里跑去。
宋新桐看着大宝的背影,哎,谁家的孩子有她家的弟弟懂事?
宋新桐将布放进柜子里放好,等晚上有空的时候拆一件旧衣服看一看怎么剪裁的,想来应该是不难的。
提着三斤猪板油和猪肚进了厨房,清洗过后就开始熬猪油了。
相比猪油,宋新桐还是更喜欢菜油,至少不会凝结在一起,不过油坊里的菜油得卖六十文一斤,以她目前的财政状况来说暂时还吃不起,所以只能先买几斤板油回来熬制猪油,等过段时间宽裕了再去买菜油。
以前和外婆住的时候,宋新桐看过怎么熬制猪油,所以现在做起来还算是轻车熟路。
先将板油清洗干净一遍,切成小块小块的板油晾在一边,然后将锅洗干净,烧干水分之后就可以将切成块状的板油倒进去了,火候适宜的熬煮着,熬煮个一小会儿功夫后,猪油的香气就散发了出来,接着又开始慢慢的渗出油水,同时不时的用勺子搅拌,直到油块变小,逐渐的变成黄褐色后才熄火。
宋新桐擦了擦脸上的大汗,将早已准备好的油罐摆放到了锅边,因为油并不多,至多能用小半个月,所以她就没有放增加储存时间的砂糖,将油舀进了罐子里,放到一旁等待它凉下来。
小宝偷拿了一块油渣,嚼了几口就忍不住赞道:“阿姐,真香!”
“我还要一块。”小宝眼巴巴的看着被端到橱柜里放着的油渣,同时还打了个饱嗝。
宋新桐看着小宝手里咬了一口的包子,又摸了摸他的胀鼓鼓的肚子,皱了皱眉, “吃了几个?”
“三个。”小宝说着打了个饱嗝,然后羞赧的低着头,包子可好吃了,他恨不得都吃下去。
宋新桐拉着小宝的手覆在他的肚子上,沉声说道:“小宝,你自己摸摸看,这里是不是撑得厉害?一个人的肚子就这么大,你要是硬塞那么多的东西进去,肚子会坏掉的。”
宋新桐恐吓着他,果然,小宝脸色顿时大变了,担忧的看着自己的肚子。
宋新桐轻轻的给小宝揉了揉肚子,“都是哥哥给你的?”
小宝点了点头。
“包子这么好吃,哥哥肯定也喜欢吃,他怎么都给你了呢?”宋新桐温声问着。
小宝艰难的想了想,“他是哥哥。”
宋新桐声音沉了起来,“他是哥哥就该给你?”
小宝见宋新桐生气了,有些不知所措。
“哥哥疼爱你,所以给小宝这么多的包子,但小宝可记得哥哥只比你大一炷香?哥哥这般疼你,小宝也要疼哥哥啊。”宋新桐语重心长的说道。
小宝愣了愣,羞赧的小声说着:“那我把藏起来的糖块分给哥哥吃。”
没教过孩子,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
哎~
求多多收藏,多多评论,多多打赏,
若是有长评或是打赏啥的,加更。
☆、第二十二章请帮忙
酉时末,暮色四合。
吃过晚饭之后,宋新桐就独自一人朝谢家走去,远远的看着谢家房子里漆黑一片,似乎还没有归家。
宋新桐走到了围墙外,隐隐约约听到屋子里秋婆婆和谢婶儿说话的声音。
“李家姑娘倒是好的,可是聘礼就得要八两,若是再加上酒席钱,至少得十两银子。”谢婶子愁苦的声音传了出来。
“现在还差多少银子?”
“加上大义他爹托人送回来的,也才五两银子。”谢婶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等忙完了这几天就回娘家找大哥他们借一点,凑一凑,大义的亲事儿得先定下来。”
院子里又恢复了平静,只有柴火烧得噼里啪啦的声响。
又等了一两分钟,宋新桐朝院子里喊道:“秋婆婆在家吗?”
“新桐丫头?在家呢,快进来。”秋婆子的声音从屋子里传了出来。
“诶。”宋新桐推开院门朝院子里走去,“秋婆婆,谢婶你们还在做饭呢?”
“正做着呢。”秋婆子从炤房里走了出来,将小矮凳放到了院子里,“吃过了吗?”
“吃过了。”宋新桐用扇子扇了扇一直嗡嗡叫的蚊子,“谢大叔和狗蛋儿没在家?”
“你谢叔和老大老二去帮工了,还得晚些时间才回来,狗蛋儿在外面耍了一天,刚回来就趴床上去睡觉了。”秋婆子眯了眯眼,看着宋新桐,“是不是那张婆子又找你闹了?”
“不是。”宋新桐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说道:“是这样的秋婆婆,我和县城酒楼的掌柜约好了每逢集日便送一些折耳根过去,不过我一个人一天也挖不了那么多,所以想请你们帮个忙,我给你们算四文钱一斤。”
虽然赚了三文钱的差价,但四文钱的价格可比一文钱两斤的青菜还贵了三文钱,宋新桐觉得这个价格秋婆婆他们应该能够接受。
“什么?四文钱。”刚从炤房里走出来的谢婶吃惊的喊了出来。
秋婆子不满的瞪了谢婶一眼,随即有些担忧的说道:“什么菜能卖到四文钱一斤?你莫不是被骗了?”
“秋婆婆,这是真的。”
“那个什么折耳根是什么?这么厉害?和山里的蘑菇和木耳都一个价了。”谢婶倒是起了心思,若是四文钱一斤,她挖一千斤就能赚四两银子啊,比狗蛋他爹出去坐工赚的钱还多。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我问了中医了,他说这种草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对身体特别好。”宋新桐将哄骗酒楼掌柜的那一套说了出来,“所以酒楼掌柜愿意花大价钱买。”
谢婶动了心思,“新桐丫头,那这折耳根长什么样啊?”
“你干什么呢,没羞没躁的抢人家吃饭的手艺?”秋婆子冲着谢婶喝道,她转过头看着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