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我都不知道你们的仓库在哪里,我怎么放火?我要是放火肯定往前面扔火把了,怎么会偷偷的跑后面去?”宋长远大声说道,“你们要是不醒,可以叫官府来查。”
见他一点儿都不怕,宋新桐已经确定应该不是他了,他没有经过多少阅历,什么心情都表露在脸上。
只是会是谁呢?
还有谁对她们心生不满?还是其他村民?还是眼红她生意的人?那也不对,若是眼红她的生意,肯定是想方设法的偷做粉条的工具和法子,也不会纵火啊?毕竟现在整个岭南城就她一家生产红薯粉条。
宋新桐微微皱眉,看向陆云开。
陆云开看了四周一眼,低声说道:“应当不是他,让大伙散了吧,这里靠近仓库和后方制作区域,人多嘴杂的,让人进去了就不妥了。”
“嗯。”宋新桐也是这样想的,遂大声说道:“这事儿我会报官,至于是不是宋长远,自有官府定夺,时辰也不早了,大家先散了,刚忙的都回家忙去了吧。”
顿了顿又和杨树说道:“给来帮忙的大伙儿装一些碎断的粉条回去。”
“这哪里好意思啊?”好些人过来时火都扑灭了,她们也就站在旁边看了看热闹。
“有啥不好意思的,大家拿回去也尝尝,看看咱们的红薯做出来的粉条好不好吃。”宋新桐看了一眼张婆子他们一眼,然后和杨树说道:“给他们也装一些。”
杨树会意,知道宋长远多半是冤枉了,依照姑娘的性子,是不欠人也不得罪人,所以拿两斤粉条安抚一下,也算是补偿了。
等人从屋里走出去后,院子里瞬间空了下来。
秋婆子和谢大牛还站在旁边,“新桐,你咋放了他了,肯定是他们干的。”
“秋婆婆放心,我心里有分寸。”宋新桐顿了顿,“今天还要收辣椒了,总不好因为这点事儿给耽搁了正事儿。”
秋婆子想想也是,“今儿你大牛叔也过去帮你,还叫上了老陈家的几个男人,都是能干的,争取这两日一并收好了。”顿了顿又说道:“我去晒谷场给你守着,免得有些手脚不干净的人顺手偷走了。”
宋新桐说:“秋婆婆不用去,我待会儿也和大丫小月她们也过去,顺便挑拣辣椒。”
“没事,那我们一道去,叫上大义和她媳妇儿一起,我们手脚快,很快就挑拣出来了,你就不用再请其他人了,多花工钱不划算。”秋婆婆说完不等她开口,“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吃了早饭就过去。”
说完就走了。
等她们也走后,宋新桐才转身走到仓库门口,看着仓库一角被烧得乌漆墨黑,边缘处的屋瓦都也都坏掉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是她?
“东家,幸好其他装好的存货都放在隔壁的仓库里,这里只剩下刚晒好的粉条。”
“这些粉条燃得可快了,比柴火燃得还快。”
“就是就是,我出来做饭就闻到烧焦味儿,就转身喊大家的片刻,这些粉条就烧完了。”一个妇人大声的说道,“太快了。”
宋新桐皱着眉看着在场的工人,“早些时间你们就没有听到动静?”
工人们摇头。
“东家,他们男人累了一日睡得直打鼾,打雷他们也听不到的。”负责做饭洗衣的一个妇人说道:“我们也都没听到动静,只是听着刘嫂子起床做饭的声音,要不是刘嫂子撞倒了桌子,我也醒不来呢。”
刘嫂子,也就是发现着火的妇人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我没有撞倒桌子啊?”
“没有?”妇人愣了愣,“我听到嘭地一声啊?”
刘嫂子也觉得奇怪极了,一脸见鬼的表情看着妇人:“你莫不是听错了?出现幻觉了?”
妇人也不敢确定了,毕竟她也是迷迷糊糊地的听到一声,“这。。。。。。”
宋新桐皱了皱眉,直觉这事儿不是什么听错了,很有可能是真的放火的人弄出来的动静,“你说说具体是个什么声响?在哪个方位传来的?”
妇人仔细想了想,“东家,我睡得迷糊,只是迷迷糊糊地听见有一声响动,等我仔细听的时候发现是刘嫂子开门,所以我也以为是。。。。。。”
刘嫂子忙忙摆手,“东家,我真的没有撞倒什么桌子,我起来的时候还小心翼翼的,还催我家男人赶紧起来,可他呼噜声震天,我喊了好几声都没动静,又等了一会儿才往厨房这边走的。”
宋新桐看了看两个妇人脸上的神情,二人都没有说假话,那难道真是还有一人撞到了什么东西?想到这儿,她的神情变得有些浓重了。
“先坐下。”陆云开宋新桐按到椅子上坐着,“咱们再细细问一问,实在找不出来就请了官府过来。”
宋新桐点了点头,依言坐下,“既然不是张婆子她们,那会是谁呢?也不可能是眼红我们生意的人,要真是肯定是想方设法的偷做粉条的工具和法子,也不会纵火的。”
陆云开嗯了一声,“起火的位置是在这个角落,对方应该不清楚你们存放的位置在哪里,应该不是工坊里的人。”
又看了看露天的窗户和外面的晒场,“可能是无意间从外面头看到的。”说着又问还在一旁的工人,“这几日有谁偷偷跑进来过?”
刘嫂子想了想,“前日是有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个女人,就在侧门这边打量,当我去给大伙儿洗衣服,正好遇见她。”
“她当时就偷偷往屋里看,我就很凶的把她撵走了,可她还缠着我不放,问我粉条是怎么做的?卖多少银子?能不能卖给她什么的。”
“我哪里知道这些啊,我就说你要谈生意就去前面找账房小先生谢义他们,找我们也没啥用啊。”刘嫂子将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当时我实在不耐烦她,把门关了,就从另一边走去河边了。”
穿得花枝招展的?宋新桐脑中跳过一个人,“是不是脸上还敷着很多粉,还带了一只金簪子?”
刘嫂子连忙点头:“对对对,就是她,那只金簪子还有点脱色了。”
“是花喜鹊。”宋新桐转头和杨树说道:“你让大丫去去盯着她,若是能抓个现行最好了,将她送去官府去。”
杨树点头,“好的东家。”
“还有,赶紧的去买些瓦回来,将这里给换了。”宋新桐看着露天的屋顶,“杨大叔,你再想法子去抓两只狗回来。”
说完又同工人们说道:“我知道每日干完活儿很累,但我不想再出现第二次这种事情,大家睡觉也稍微警醒一点。”
“是东家。”近二十来人齐齐应道。
“东家,要不咱们每日排一个守夜,这样轮着来?”工人们说。
“可以。”宋新桐看了众人一眼,然后和杨树说道:“你给大伙儿排一个,两人一晚,一人上半夜一人下半夜,夫妻也好,两男也行,正好十组,每十日正好一轮回。”
“晚上熬了夜的人早上等大家伙儿起来之后可以回去睡一两个时辰,辰末在干活也可以。”
一般大家卯时初就起来做早饭了,卯时三刻大家吃晚饭就开工了。所以卯时回去睡到辰时末还能睡近四个小时,这对于干惯了活儿的人来说已经完全够了。
杨树点头,“姑娘放心,我记着了。”
“那就好。”宋新桐走出工坊,已经是卯时末了,天早已经大亮了,工坊里的帮工们也都井然有序的干着活儿,一桶一桶的红薯渣被送进了里面的沉淀池子里,幸好当初修建的时候沉淀池子修得多,要不然现在肯定不够用。
也好在现在只做粉条的设备增多了,每日能腾出三四个池子的淀粉,要不然真拿去全部晒干了再弄粉条,还没地儿去晒呢。
“陆秀才,新桐,你们要回去了啊?”何二叔问道。
陆云开点了点头。
宋新桐看了看被搅碎的红薯,“何二叔,月底前能全部做完吗?”
“能,新桐你又添了几台搅碎器,咱们这干起来也快了些。”何二叔说道:“新桐你放心。”
宋新桐点了点,便没有在在说什么,转身和等在一旁的陆云开一起往家走,“等入冬后再弄一个地窖,多存一点冰,到时候多存一些红薯也不担心了。”
陆云开心底微动:“辛苦娘子了。”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