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响,宋新桐要回住处时,走到了刘大厨休息的地方,“刘师傅,我有一个不情之请。”
刘大厨立即正色:“东家你说。”
宋新桐坐在一旁的竹椅上,“刘师傅,你能不能帮我再带出几个厨艺像您这般的厨艺的厨子来?”
刘大厨楞了一下,“东家是想再开酒楼?”
“先做着准备吧,要不然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又找不到厨子。”宋新桐看着刘大厨,“您也算是咱们酒楼的老人了。。。。。。”
“不敢当不敢当。”刘大厨忙道:“我其实也想寻一些有天分徒弟,但也不太好寻,而且我也担心。。。。。。”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宋新桐现在生意越做越大,也觉得还是自己人用的趁手一些,若是请来的人始终担心叛变,因为利益诱惑很大,谁也不知道会不会。。。。。。
“东家放心,我尽量去寻吧,若是能寻到让他跟东家你签卖身契,也不怕。。。。。。”刘大厨没说完的话宋新桐是明白的,“这样吧,若是你能帮我调教出有天分的好厨子,我一人给你五十两的奖励。”
刘大厨想了下,点头,他就是怕教会了徒弟自己没饭吃了,毕竟他也不年轻了。但若是这般倒是有了保障,那倒是可以多寻一寻。
“东家既然信任我,那我便多寻一寻,也将条件和他们说清楚,如果愿意就教,不愿意就算了。”刘大厨说。
“那辛苦刘师傅你了,能寻到便寻,实在寻不到以后再说吧,这个还是讲一个缘分。”宋新桐笑了笑,“能请到刘师傅帮我做事,也是缘分。”
刘大厨喜欢缘分这两字,当即笑了起来:“的确如此,缘分最重要。”
☆、第三百零九章巡察
“姑娘,这是文掌柜一早送过来的。”杨树将四百两银子放到了桌上,“酒楼的生意很好,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也不为过。”
“要是每日多这般多就好了。”宋新桐将银子放进匣子里,“前几日客人们对我们酒楼还处于新鲜期,之后的热情就会逐渐减少。”
杨树笑着说:“那姑娘也不用担心,再少也不会低于码头上的酒楼每日赚的数量。”
“也不知现在酒楼怎么样了。”从七月初到现在,离家已经整一个月了,宋新桐还是很想念家中的,“马车可准备好了?”
杨树低声应着,“准备妥了,现在可以出发了。”
今日要再去一趟庄子上,明日傍晚下响就要离开岭南城,回村子了。
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终于抵达了庄子上,庄子的改建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只需再有几日功夫,就能全部做完了。
刘庄头的妻子送了茶上来:“东家,您请喝茶。”
顿了顿,又说道:“刚才听大丫姑娘说东家有些上火,便泡了这些菊花茶。”
宋新桐端着茶喝了一口,晒干的菊花花香依旧在,被热水泡开之后反而更加明丽,淡黄色的菊花花瓣漂浮在水中,给白净的杯子添了几分颜色,“味道不错,是在哪里采的?”
“在山里采的野菊花。”刘庄头的妻子连忙说着,“是家中孙女去山上砍柴的时候采回来的。”
“不错。”宋新桐喝了两口就把被子放了回去,“这几日教你们的可会了?”
“东家放心,都会了。”刘庄头说道,“东家,我家小子在山里的河沟里也找到了一些大丫姑娘说的那种大虾,已经经过大丫姑娘的辨认,放进了田里。”
宋新桐点了点头,“我明日会家之后会让人再送一批过来,靠你们这般寻找可是远远不够的。”
宋新桐拿了近三十亩靠山比较冷清没出产的坏地拿来养虾和螺蛳,还挖了三亩的荷塘,专门种莲藕和养鱼,到时候酒楼用不完拿出去卖也是可以的。
而且这里离码头也不过半个时辰的距离,到时候运回村子或者去其他州府也是方便的。
至于剩下的田地,田还是用来种水稻,地就用来种菜、辣椒、或者是红薯。
她将那些旱地也拿了十几亩地做了改造,等入了冬还可以种菜,到时候可以大家都只能吃萝卜白菜的时候,她家的酒楼还有各式各样的青菜,这倒也是她赚钱之处了。
刘庄头说:“东家说的是。”
“趁着今日大丫他们还在这里,你不懂的多问一问。”宋新桐吩咐了之后便带着双胞胎往田地里走了。
小宝看着这成片的田地,笑得眼睛都合不拢,“阿姐,这些田地都是我们的了?”
“是咱们家的了。”宋新桐走到已经灌水了的荷塘里,看着里面游来游去的小鱼苗,“看里面好多鱼。”
“阿姐,这里面是还要种荷花吗?”大宝问。
宋新桐:“是的,但得等来年开春再种。”
“为什么现在不能种?”小宝问。
“我也不知道,你们可以回去翻翻姐夫的书,也许里面会有答案。”宋新桐只知道种藕一般是正月之后或是二月间,等到农历五六月间就能收了,想来也是因为天气和温度有关,不过她不想和两人说这些,让他们去翻书去。
大宝又问:“那阿姐为什么不把虾放到里面和鱼一起养?”
“因为养鱼的水很深,以后不好捞,而且咱们是主要卖虾的,所以必须大量的养虾,如果只是家里自己人吃,就和鱼混养一起也没有关系。”
“噢。”双胞胎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宋新桐又往虾田的位置走了走,这边的田地背阴,还有水从山里流出来,山石很多,和桃花村那几亩虾田差不多,倒是一个养虾的好地方。
“宋东家,您看这些整得怎么样?”工匠师傅问道。
宋新桐点头,“很不错。”
工匠师傅一开始很诧异,现在不奇怪了,“还是第一次见着有人在田地里这样弄的。”
“还请师傅们保密。”宋新桐可不想等到了冬日到处的农庄都和她这里一样了。
“宋东家放心,我们是有规矩的人。”工匠说,“这里还有三日的工期,很快就做完了。”
宋新桐点了点头,看了看四周的,然后指着虾田和旱地中间的区域,“这里再给我起一间屋子,不用做太好,只需能遮风挡雨就行,我拿来放柴火。”
工匠想了想,“那不用青砖,我们拿挖出的泥土给你晒些土坯出来,到时候简单的砌墙一些柱子来搭屋顶就成。”
宋新桐想了想,觉得可行:“好,旁边若是还能再弄一个棚子用来做守夜的地方。”
“好,那我们抽两个人做土坯就成了。”
“那辛苦师傅们了。”宋新桐又逛了逛周围,回到庄子里头,和刘庄头将柴房的事情说了一遍,“接下来就是一段农闲时间,到时候你们务必在入秋前多存放一些柴火,到了冬日田地里每日就会不间断的用火。”
“东家放心,我们将地里的菜整好了就去山上弄。”刘庄头的妻子说。
宋新桐想了想又道:“庄子里最好还是养几条狗,狗始终更警醒一些,以免以后有人眼红咱们庄子。”
“诶,前两日我还听外面的村户说他们家的狗有了崽子,这几日就要生了,到时候满月了就抓回来养着。”刘庄头的妻子说道。
“好。”宋新桐看了看外间的天色,“时辰不早了,我们也先回城了,等他们完工之后让他们去J酒楼找掌柜的结工钱。”
“好的东家。”
“你们若是有什么不能决断的就到酒楼去找文掌柜,文掌柜你们也是讲过的,有事可以和他商量着,实在不能下决断就让他写信给我。”宋新桐想了想,好像没什么要说的了,“可记住了?”
“东家放心,小的记住了。”
交代一番之后,宋新桐便回了城,又去城中买了不少布匹和礼品回去,到时候给秋婆婆和谢婶子她们。
☆、第三百一十章妻奴
翌日,八月十三。
宋新桐将这些日子添置的东西全部装到了马车上,轻轻松松的来,大包小包的回去,颇有点土匪凯旋回寨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