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一席人也齐声大笑。
第二天便收拾己军和管亥统领的黄巾军一齐进入北海城。北海太守孔融也亲自出城迎接。
“这次多亏刘使君相助,否则北海危矣。这次子义功劳也不小啊,老夫人正等着子义呢。”
太史慈乃至孝之人,告别了孔太守和刘使君,便起身回家去了。
“承蒙太守看得起刘备,刘备岂能不来相助。……”
几个人的谈话一直延续着。
“太守,徐州城有人到此,请求见太守。”
“哦,让来使进来吧。”
这时谁也不知道是谁来访,只有深清历史的赵云清楚乃是徐州糜苎来了,想必是为徐州事情而来吧。而徐州这时出了什么事呢?
第六章——赵云平徐州,威名天下震
北海军政厅上来了一个人,正是徐州糜竺,为了被曹操围困的徐州而前往平原求助刘备的,不料在半路便听闻刘备已经起兵救助北海来了,便直奔北海而来。
待糜竺说明事情起因之后,其实原来就是曹操在濮阳立稳脚跟之后,便派人请自己的老父前往享福。却没料到路经徐州时,被陶谦所派的送行官,因财起歹心,便将曹操的老父曹嵩杀害。曹操一气之下,便起兵攻打徐州城。
“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无辜之冤。备定往徐州救援。”于是刘备答应了前往救援,引着关羽,张飞,赵云,借助了北海孔融的军资援助,便跟着糜竺前往徐州。
长途跋涉,来到了徐州。见徐州城已经被曹操大军围得水泄不通,于禁为先锋,攻打着徐州城。刘备便立马让关羽和赵云两个人五千兵士,在孔融的帮助下,抵挡着曹操后军的进攻。而自己就和张飞率兵打击于禁。当然了,于禁打不过张飞,被张飞所打退。赵云和关羽则打退了典韦和夏侯兄弟的进攻。刘备军在赵云的协助下,大败曹军,得以进军徐州城。
陶谦亲自出府邸迎接刘备等人,并且拿出了徐州牌印,要把徐州让与刘备。说到:“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宗亲,正宜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公勿推辞。谦当自写表文,申奏朝廷。”把刘备愕然,“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平原相犹恐不称职。今为大义,故来相助。公出此言,莫非疑刘备有吞并之心耶?若举此念,皇天不佑!”谦曰:“此老夫之实情也。”再三相让,玄德那里肯受。经糜竺等人再三劝阻,陶谦才暂且放弃这个打算,等着刘备解决徐州之围。
刘备问关,张,赵三人的意见,关,张二将主张与曹操战斗,而赵云则主张与曹操议和。原因有两个,一是徐州兵力和刘备的兵力加起来,还是与曹操的实力有所悬殊。二是因为刘备这样做,先礼后兵,给了曹操面子,而刘备也做到了以仁义为先的地步,能为刘备收买人心创造条件。于是刘备同意了赵云的主张,于是刘备修书一封,派遣赵云往曹营中议和。
曹营中
曹操正在为被刘备初次打败而感到恼火,打算加重攻击,正与众军师和将士商议该如何进攻。忽闻刘备军营中有人前来议和,于是曹操下令斩杀来使。众将皆明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但却劝不下曹操。
可惜当曹操等待士兵提来使的头颅来见的时候,赵云已经闯到了曹操大帐门口,声称等待曹操的接见。众将和曹操皆明白来人并非常人,只好接见赵云的求见。
曹操大帐中
赵云进入曹操大帐,曹操坐于大帐正中央,而众将皆坐于曹操两边,文官坐于曹操的左手边,有郭嘉,荀文若,荀攸,刘晔等众军师,右手边则坐着武官,有夏侯兄弟,典韦,乐进,李典等众武将。大帐中的曹操威风八面,高高在上。但是赵云也不甘示弱,帐中诸将还有曹操都认出了刘备来使不是普通人,正是当日阵前和关羽杀退曹操军的赵云,自然也敬而畏之。但是听到赵云的来意之后,曹操愤怒了,刚想对赵云吼到,忽报有紧急军情来报。
大帐中
“什么?吕布偷袭濮阳城。”曹操差点崩溃,濮阳城是曹操的大本营,失去了濮阳城,曹操将无处可归了。
“主公,现今之计,只有卖个人情给刘备,我们撤离徐州战线,转战濮阳。”发言的乃是曹操的第一军师,郭嘉,郭奉孝也。
“为今之计,只有这样了。”于是召赵云进帐。
其实在赵云进帐前,赵云已经知道是吕布进攻了濮阳城,所以赵云进帐也显得胸有成竹,更让曹操等人(炫)畏(书)惧(网)。
“想必明公已心有所想,是打算和我家主公议和吧?“
“这次我就给刘备一个面子,与陶谦议和,退出徐州。”
“多谢明公,明公真乃明智之举也,我代我家主公,代徐州百姓谢谢明公。”
曹操纵使心里不乐,也只能示意让赵云回去。
徐州城内
刘备,关羽,张飞和陶谦等人迎着赵云,都认为赵云是成功回来的。而赵云也不负众望,与曹操议和回来。刘备和陶谦都大乐,而关羽和张飞也对赵云更加佩服了。
当天晚上,徐州上下举城欢呼。
第二天,赵云告别了刘备,起程回北平去了。刘备等人以泪告别!
第七章——赵云受猜疑,北平遭灭亡
赵云率士兵离开徐州,回到了北平城。北平百姓都大呼赵云之名,士兵和百姓都大开城门迎接赵云进城。这一切本就是赵云的功劳该得到的,但是一切对于一个人来说,就不是那么简单的纯粹功劳而已了。那个人就是北平太守——公孙瓒。
正所谓功高盖主,公孙瓒害怕赵云声望太高,抢走了自己的太守之位,于是对于赵云的防备越来越深了。
这些慢慢的给早已准备再次攻打北平的袁绍知道了,于是一切阴谋即将降临到赵云与公孙瓒身上了。
一天,赵云率领部下在大街上巡视,正碰到大街正中央在骚闹。
“将军,在下向前打听是发生什么事情?”赵云的副将说道。
“好的,去吧。”
过了一会儿,副将回来报告说是一个女子在大街上卖身葬母,而女子生得国色天香,很多人都想得到此女子,因此引起骚闹。
“因一个女子就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