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回答到:“末将不敢居功,军师才是王佐之才,主公身边有军师这样的大才,才是真正的何愁天下不定啊!”说完,众人一起开怀大笑!
赵云和云禄更是互相使了使眼色,暗笑到!
话说许都这边,曹操得知徐母已经离开了许都,去到了新野,感叹再也得不到徐庶,但是却立马恢复自己的心情,为再次攻打新野作计划!
第二十六章——徐元直荐名士,刘…
话说刘备自从得到徐庶后,如鱼得水!新野城得到发展壮大,实力雄厚,曹操的几次攻击都被打退了回去!
新野城军政厅
刘备和众人在一起聚会在军政厅内,刘备对众人说到:“新野如今实力更加强大了,全靠我们君臣上下齐心,但这其中还要奖励一个人,那就是徐庶,徐军师!”
刘备望向坐在自己左手边的徐庶,说到:“备自得元直后,如鱼得水,久旱逢甘露,有元直这等王佐之才辅佐刘备,何愁大事不成?”说完,众人与刘备一齐望向徐庶,在这段时间里,众人都对徐庶的能力投以肯定!就连同是谋士的简雍,孙干等辈,也常常找寻徐庶,向徐庶求教!
却不料徐庶首先说的却是:“主公,庶又何赶称自己为王佐之才!其实在不远处的隆中,更有一人为真正的王佐之才。主公得到他,才真正的如同如鱼得水,久旱逢甘露!得到了他,便如同得到了整个天下!”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刘备示意众人停止喧哗,对徐庶问到:“元直所言何人?莫非才能于元直之上?”
徐庶回答到:“此人乃琅玡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其父名圭,字子贡,为泰山郡丞,早年逝世;亮跟随其叔诸葛玄。诸葛玄与荆州刘景升有旧,因往依之,遂家于襄阳。后玄卒,诸葛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此人与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刘备听言,充满疑问,问到:“此人真有如此能力?”
而关羽也问到:“军师,关某虽没读过许多书,但自小细读春秋,左传,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
徐庶没有直接回答刘备和关羽的问题,对刘备问到:“主公莫非不闻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这才想起水镜先生先前对自己说过的话,对徐庶言:“水镜先生先前和备说过这样的话?莫非这诸葛亮便是‘伏龙、凤雏’乎?”
徐庶日:“凤雏乃襄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刘备愕然!
徐庶接著走向关羽,对关羽说到:“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比之。”
关羽问:“那二人?”
庶曰:“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孔明与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与庶四人为密友。我等四人务于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孔明尝抱膝长吟,而指我等四人曰:“公等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众问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此人才能真的无可限量!”此话一出,众人再次哗然!纷纷讨论此诸葛亮的才能是否真如徐庶所言!
在刘备的一声喝然下,众人再次保持安静!刘备对徐庶说道:“还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
徐庶回答到:“此人不可屈致,主公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刘备大喜,决定亲往隆中求见!
第二天
刘备把新野大小事务交给了徐庶和张合后,便领著关羽和张飞前往隆中!
刘备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遥望山畔数人,荷锄耕于田间,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刘备闻歌,勒马唤农夫问曰:“此歌何人所作?”农夫答曰:“乃卧龙先生所作也。”
刘备又问:“敢问卧龙先生住何处啊?”农夫曰:“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刘备谢之,与关羽,张飞策马前行。不数里,遥望卧龙冈,果然清景异常。
刘备等人下马敲门,一童子开门,见刘备等人,问到:“汝等是何人啊?来此何干?”
刘备答日:“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童子曰:“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
刘备曰:“那你只道新野刘备来访。”
童子回答到:“先生今早便出去了。”刘备问:“敢问先生何处去了?”童子曰:“我家先生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刘备又曰:“几时归?”童子曰:“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刘备听后惆怅不已。张飞曰:“既不见,我等自归去罢了。”
刘备对张飞说到:“且待片时吧。求助孔明先生不可慌乱。”关羽曰:“不如先归去新野,再使人来探听。来日再拜访孔明先生吧!”
刘备只能听从关羽之言,嘱付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便上马离开!
等到回到了新野,刘备使人探听孔明下落,待探子回报孔明已经回到隆中后,再次决定前往隆中求见诸葛亮!却不料张飞感觉不满,说到:“量诸葛亮一村夫,何必哥哥亲去,可使人唤来便是了。”
刘备叱曰:“汝岂不闻孟子云:欲见贤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孔明当世大贤,岂可召乎!”张飞无语,只好陪著刘备和关羽再次前往隆中,求见诸葛亮。
来到草庐,刘备等人下马,再次敲门,还是那童子来开门!刘备问到:“先生今日可在家中?”
童子回答到:“正在堂上读书呢!”
刘备大喜,让关羽张飞等候在外,自己进入内堂求见诸葛亮!来到堂上,刘备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不忍打扰,等待少年读书读罢,刘备向前说明自己的来意和身份后,不料那少年并不是诸葛亮,而是诸葛亮之弟诸葛均,刘备只好让诸葛均代交书信一封给诸葛亮,自己率著关羽和张飞再次回到新野城去。
而回到新野,徐庶已经带著三个生面孔在等待这刘备了,在徐庶的介绍下,才清楚乃是博陵崔州平、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同是徐庶和孔明的朋友,皆有经天纬地之才!得到徐庶的请求,都愿出山辅佐刘备!而得到这三人后,刘备却有了想放弃求助孔明的想法,四人劝阻下,才坚持继续第三次求见诸葛亮!
第三次前往隆中的时候,刘备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求见孔明。关羽和张飞皆不欢悦,但还是随著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求见!
这一次,诸葛亮当真在隆中草庐!刘备让关羽张飞在外等候,自己进入内堂求见诸葛亮!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让童子不可打扰孔明,自己在外堂站立了两个时辰,孔明才醒觉!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刘备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刘备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前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茶罢,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刘备曰:“司马德操之言,徐元直之语,岂虚谈哉?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刘备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刘备屏人促席而告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孔明曰:“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