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嫣然江山 > 第117部分

第117部分(2 / 2)

“那么,今后便有许多事拜托王公公成全了。”她起身,向外走去。

“四小姐,外面下着雨……”

她听若罔闻,提足迈进雨中。

外面守着的高猛、程志惊见,撑伞跑来。

“拿开。”她道。

“四小姐……”

“我说拿开——”她挥臂,重重打在伞杆上,回首时,双眸血红,面孔青白,“你们没有听到么?我说拿开,拿开——”

守在前方廊口的绿蘅闻声跑来,一把将她抱住:“四小姐,您索性哭一场……”

她目度忽尔又深若暗夜,唇内嘶嘶有声:“你们既然称我为四小姐,为什么不听我的话?为什么自作主张?你们想要什么想要我怎么做为何不直接对我说?我死去一个爹爹不够,为什么还要失去第二个爹爹?”

“四小姐……”绿蘅且惧且悲,泪水涟涟。

“绿蘅你哭什么?”她转头看着近在咫尺的丫头,“你生得这么俊俏,哭肿了脸不嫌可惜么?”

“哇——”绿蘅再也不能自已。

她摸了摸自己颊边落上染来的水渍:“同样是水,雨是冷的,泪是热的,却没有一样是我自己的,不奇怪么?”

“四小姐……您不哭,奴婢替您哭……哇……”

“随你罢,反正老天也在哭。你听过一句诗么?浸淫天似漏,沮洳地成疮……”

趁这时,高猛悄悄把伞挡在主子头顶。

她容色丕地生变:“我说把伞拿开,你没有听到么?你们这般不听不从,我说过的话又算什么?我的存在算什么?拿开,拿开,拿开——”

猝地,她脚下无力,猝然跌坐在湿水淋淋的石板路上。

绿蘅慌忙屈身:“四小姐起来,您起来啊……”

她眉目淡然:“把良叔叫来扶我。”

高猛男儿泪落:“四小姐,您不要这样,您不能糊涂……”

“把良叔叫来扶我,告诉他,他不来,我便不走。”她执意道。

高猛、程志、绿蘅,连同跟上来的王顺,群手急欲来搀。

“良叔在前院等你过去。”有人道。

她仰面,看着分开众人挡在自己头顶的男人。

“小司大人?”她问。

“是小司大人。”后者语音平淡,“良叔为薄家操劳一生,也该早日入土为安,你既视他如父,不该为他披麻戴孝送上一程么?”

“说得对。”她推开诸人手臂,撑地站起。

绿蘅急道:“您衣服全湿了呀……”

“去换。”司晗道。

她行向绣楼:“那就去换。”

“小光……”此时最不宜的一件事,是随她的悲伤起舞。因为,她此时的伤痛,宛若无底黑洞,一个不慎,淹没她,淹没他,淹没所有人。可是,心疼在,怜惜在,爱更在,他终是没办法心硬到底,“司哥哥在此处等你。”

她摇首:“不必了,我认得这条路,司大哥去罢。”

司晗伫足不移。

她想起了某事,回身:“我一连睡了这几日,什么也不晓得。不知太后娘娘可曾说过良叔为何出现在康宁殿?”

司晗尚未启齿,一道正巧迈进偏院来的身影闻言,代答:“因德亲王路遇令兄之后,有人报说曾见令兄与贵府的薄良一起出现,太后欲探听一下令兄近况,不想未及两句,薄良即自断心脉。”

“是么?”她目光扫过对方,“良叔许是误会了什么罢,他就是这般刚烈,王爷想必知情。”

明亲王凝觑着她空白无物的容色,淡道:“他完全不必走此死路。”

“说得是。”她弯眸释笑,“惊驾之罪非同小可,良叔死了,可需要薄府有什么人承担这个罪过么?”

胥允执窒颜失语。

司晗淡淡道:“快去换衣服,你多日不曾进食,不能再着了凉。”

她摇首:“王爷在此,薄光唯恐失礼。”

“什么失不失礼?朋友你快去把这身湿衣服换下来,鸾朵陪你!”一道苗条影儿掠来,半抱半推,劫了薄光而去。

胥允执眸线追着她离去的方向,道:“如今惟一刺激不到她的惟有你了,你多陪她几日罢。”

“我也有自己的生活。”司晗道。

前者未料到是这个答案,一时忘记回应。

“微臣告辞。”后者躬身,径自退去。

胥允执身沐雨中,半身冷透,良久未动。

六七章 '本章字数:4389 时间:2013…12…03 00:43:05。0'

薄良葬入郊外某处民陵。

棺椁入土时,高猛看着个墓坑,攒眉低语:“挖得浅了点罢?那些人怎么……”

“是我吩咐几个杂役不必挖得太深。”薄光道,“省得移时麻烦。”

高猛虽不解,也不敢深问,小心侍奉在主子身后。

墓碑立起,正位为“薄良之墓”,落款为“女薄光立”,她仅看过一眼,转身即走。

“四小姐。”高猛、程志趋步相随,“鸾……司夫人说,您若想,随时可到司府里住上几日,或者她到郡主府陪您。”

“承司夫人好意,替我谢过罢。”她坐在车内,“之后我便要为入宫之事做准备,有许多杂务待忙,不好打扰。”

高猛一傻:“您入宫?”

她落下门帘:“起驾。”

是,入宫为妃。

七日后,集齐首批军费的明亲王返回西北战场,德亲王为剩余军费留在天都暂且兼领户部,因目睹薄良死状受到惊吓的太后逐渐恢复精神,而天子命心腹太监收集的群臣联名表章也呈到龙案之上。

这个时候,薄光也为薄良过完了头七,她在等着那个日子的来临。无论薄良于她是怎样的存在,对每一位高处云端者来说,也不过是一介家奴,死则死矣,单是皇上派来了自己的贴身太监进薄府打理后事,已足见圣恩隆重。

这个结果,她全盘接受。

接受,非顺受。

~

群臣表上,无非歌功颂德:自护国郡主回归天都城,先救尚宁全城民众于时疫,再救太后于刺客刀下,而后建安行宫智退匪寇,妙手治愈皇子、公主身上沉疾,奉旨监军助剿云州叛匪……桩桩件件,皆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之举,如此智德双全、贤良温淑的女子,若能进得后宫襄助圣上,实乃大燕之福,天子之福。

随即,尚宁城递来了万民书,请求圣上接护国郡主入宫陪伴,助皇后教化皇子、公主,造福大燕后人,造福子孙万民。

这两样物什,使得兆惠帝再无顾忌,颁旨册封薄光为贤妃,入主德馨宫。

至于太后,因薄良之故,一则后悔自己的流于轻率,二则不愿在这当口再拂天子之意,借着群臣表、万民书的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