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2 / 2)

廖化当年仅仅是关羽手下的一员偏将而已

蜀中并非无人,刘备入川时也算是人才济济

射庞统之张任,兴蜀之法正。还有秦宓,李严。。。。。。

孔明是一个被罗贯中神化的人物

人无完人,在很多方面我是非常欣赏他的,毕竟瑕不掩玉。

happy and intelligence remains for living ;you so !

2004…2…25 00:10

↗hairflys↗

头衔: 想飞的魔法师

性别: 帅哥

发贴: 9379篇

积分: 55735点

来自: 电子工程系

注册: 2003…6…30

9 楼住户说:

廉吏未必是能臣,我并不否认诸葛亮的成就,但是没必要盲目地去追随

happy and intelligence remains for living ;you so !

2004…2…25 11:48

↗醉龙↗

头衔: 醉生梦死

性别: 帅哥

发贴: 2183篇

积分: 4559点

来自: 贵州

注册: 2003…5…2

10 楼住户说:

昨天下线以后,仔细想来。 后蜀缺才少将,主要原因不在诸葛,在刘婵。 :良禽择木而栖。 后主昏庸,朝中奸臣当道。

有志之士不能施展报复,孔明再有三头六臂,也不能面面具到吧。 这样的朝廷,有多少人敢寄与厚望?

诸葛再识人才,重人才,也得有人才投靠才行啊~   巧媳妇做不了无米炊。

而说诸葛不得其时。也不单只是说运气。是形势、人和各方面的中和。刘备,明君,是得其主,但诸葛出山之时候刘备却是落魄之日,“乃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

就是诸葛刚出山时,面临的状况。

后来终于等到天下三分,却又折关羽,损张飞,亡刘备(这可是致命伤!),其他在入蜀道路中损失的良将(最有名的就算庞统)也不计其数。刘备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人才资源,遭受一次不小的打击。

此时,蜀国颓势已见

本有匡辅宇宙只能,最终只落的保家安国之用,本也可以兴蜀八百年,扶刘三百世,却只能支撑短短几十年,怎么能不感叹其不得时?

六根清净已无尘,怎混入、红尘深处。

人人都厌太孤高,怎知道、莲心味苦。

。 11 楼住户说:

to一楼:如果从这篇文章着眼的方向来看 文章立意就有问题 诸葛亮没有失败 能把蜀汉王朝灭亡的时间向后推那么多年

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to二楼:不要拿一个四川和整个恢复了元气的中原的生产力比较 不具备可比性

to三楼:从大气物理学的角度来说那场雨是非下不可的~~偶小时候在少年科学画报上看见过相关文章

to四楼:诸葛亮这么懒得人会事必躬亲?他只是重用了亲信而已……以讹传讹的后果啊

to五楼:以讹传讹…………

to六楼:我真的不懂这说的是什么了 是演义么?已经与1楼的文章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to七楼:演义么 本来就要突出重点人物的

to八楼: 张任不是刘备的属下 法正对蜀汉发展的功绩近似于忽略不计 秦宓是文学家不是政治家 人才倒是有

记得脱颖而出那个典故么 真正的人才在战争中很快就能表现出来 如张翼(不要告诉我你不记得他干过什么)

to九楼:抱歉 我看不懂这个回复

很久没有这么刻薄过了 希望各位能原谅一下 道理是越辩越明的 btw:我其实是很善良地~~~

夜梦不祥        题门大吉

2004…2…25 20:54

↗毛毛雨↗

头衔: 毛毛雨♂感觉怪怪♀

性别: 帅哥

发贴: 3218篇

积分: 12045点

来自: liaoning

注册: 2003…11…11

12 楼住户说:

书上毕竟是神话了诸葛亮

但最后蜀中无人  奸臣当道也是蜀灭亡的主要原因

诸葛亮一人难支   自己还是有点愚忠

本可以自立门户的

2004…2…25 21:04

↗hairflys↗

头衔: 想飞的魔法师

性别: 帅哥

发贴: 9420篇

积分: 55948点

来自: 电子工程系

注册: 2003…6…30

13 楼住户说: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留于成都的武侯祠前

happy and intelligence remains for living ;you so !

2004…2…27 10:08

↗共和国勇士↗

性别: 帅哥

发贴: 29篇

积分: 148点

注册: 2003…11…7

14 楼住户说:

将略不行,却擅权自为。刘邦不善统兵,但他能放手让韩信干,诸葛亮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以为读了几卷兵书就能挥洒自如,但刘备却是知道他的,从来不让他独当一面。魏延是蜀国大将,刘备时就非常器重他,他提出要仿效韩信故事,诸葛亮率大军从正面出击,吸引魏军主力,他率领奇兵袭突潼关,突破魏的纵深防线后会师直逼洛阳,但诸葛亮却不采纳。另外一个例子则更典型,孟达原是蜀国大将,因为关羽之事,他投奔了魏国,又得到了曹丕的信任,仍然在边境手握重兵,诸葛亮就给他写信,说什么“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结果孟达信任了他,举兵反魏,如果诸葛亮按订好的约定,趁机举兵击魏,则可能突破魏的防线,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做,却按兵不动,结果司马懿大老远赶来,平定了这次叛乱,在其间,孟达多次求救,但诸葛亮却只乐于坐山观虎斗,不出兵救助,结果魏军以后很少有被策反的,平定叛乱后,魏国的边境更稳固了。治军一定要令出必行,《战街亭》是有一个挥泪斩马谡的片断,宣示了诸葛亮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但马谡究竟是怎样死的呢?大为可疑,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的确说马谡被军法处置的,但同一本《三国志》,在《马良传》中却说“谡下狱物故”,要知道陈寿离这件事的年限不久,他可以考证出来,以他的史笔,出现前后矛盾恐怕用笔误是不能解释的,后一种说法更为可信,即马谡没有被正法,可能在战斗中失血太多,他在狱中死去,反正是死了,对外宣传说被正法当然更妥当一些。但诸葛亮当时没有处决马谡便是以情干法。

2004…2…27 10:18

↗still↗

头衔: 版主

性别: 靓女

发贴: 352篇

积分: 1155点

注册: 2003…9…16

15 楼住户说: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hairflys at 2004…2…25 12:10

AM:

廖化当年仅仅是关羽手下的一员偏将而已

蜀中并非无人,刘备入川时也算是人才济济

射庞统之张任,兴蜀之法正。还有秦宓,李严。。。。。。

孔明是一个被罗贯中神化的人物

人无完人,在很多方面我是非常欣赏他 。。。

是啊,刘备在位的时候有多少良将谋士来投。到了孔明把持朝纲的时候用的那些良将多半也是当年追随刘备而来的义士啊。好象孔明只发掘了一个姜维吧。到了后期真的就变成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悲哀!看来孔明的个人魅力和用人方法上还是和刘备相差很远的。

我的世界只有宁静

2004…2…27 10:21

↗hairflys↗

头衔: 想飞的魔法师

性别: 帅哥

发贴: 9420篇

积分: 55948点

来自: 电子工程系

注册: 2003…6…30

16 楼住户说:

我不同意14楼的看法

北伐目的是什么?

打的魏军落花流水;驱除曹魏;一统中原;这就是魏延想的。事实上蜀汉和魏国的国力相差7倍;单靠现有的军事力量;就展开蜀魏的决战对蜀国真的有利吗?

答案显然不乐观。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并非与魏国决战;而在于斩断魏国右臂;控制河西走廊;改蜀汉南北攻势为东西攻势;依靠雍凉积蓄力量;这是比较现实的作战方针。事实上;如果不是街亭失利;此消彼长;吴蜀联合军与魏国的力量对比就会出现变化。这是诸葛亮从全局上对隆中对的修正;他清醒的认识到荆州不可以复得;益州不足以制天下;控制民风剽悍的西凉;自西向东居高临下;则为蜀汉取得北周灭齐的君临态势。如果攻占雍凉;后来北伐困扰孔明的兵员;粮运;甚至人才问题均可迎刃而解;而且背后还没有一个可能随时背盟的东吴。

消化了凉州以后;蜀;吴就可以象两个不同方向的绞索;慢慢的把魏国绞死。诸葛亮是并不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happy and intelligence remains for living ;you so !

2004…2…27 10:40

↗韩噤↗

头衔: 淮西兵马使

性别: 帅哥

发贴: 286篇

积分: 1376点

来自: 材料系

注册: 2003…4…20

17 楼住户说:

楼上的强  很少有人能看到这一层的  事实上关中在张既十数年的治理下已经成了曹魏的后方基地  如果诸葛亮能占领之

基本上天下就大定了

夜梦不祥        题门大吉

2004…2…27 22:06

↗毛毛雨↗

头衔: 毛毛雨♂感觉怪怪♀

性别: 帅哥

发贴: 3218篇

积分: 12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