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妖眼看西游 > 第1部分

第1部分(2 / 2)

须菩提祖师绝对是个厉害的人物,那石猴出世,〃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连天庭都可以惊动,何况这位本领高超的祖师?他已经看上了这只猴子( 当然也有他的重要目的,这是什么目的,以后会专门讲叙 ),他也算定这猴子终会找到自己。由于猴子不会腾云,于是它要拜师只能在人间,也就是所谓的四大部洲里去找;祖师选择在西牛贺洲开办教学机构,选择这里也是有原因的佛祖早在第八回就对四大部洲有了评语:〃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俱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看来只有东胜神洲与西牛贺洲的氛围不错,但猴子出生在东胜神洲傲来国,所谓〃海外有仙人〃和〃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的思想,求师自然不会就近,所以只有一处西牛贺洲可以选择。于是祖师便在此处开始办学,其实办学只是一个幌子,专等猴子的到来。

不料猴子出发那天东南风紧,一下子先把它送到了南赡部洲,于是猴子学习了人话与人的礼仪,歪打正着,人话算是过了托福;然后又过西海,总算是来到了西牛贺洲,也就是祖师的教学机构势力范围。

和美国片《 楚门的世界 》一样,整个〃灵台方寸山〃就是一个大大的戏棚。祖师是总导演,满洞的弟子( 包括那个樵夫 )都是演员,他们其实都是须菩提祖师的亲传弟子,这些人都是这场戏的陪衬,甚至不能算是陪读。整个〃三星派〃正是为了这只猴子而单独设立的,什么辈分历史以及所有关于〃三星派〃的东西都是捏造出来的。

祖师首先把一个门徒心腹派在外面做樵夫,又也许是好几个樵夫,天知道猴子会走哪条路,反正一个路口设一个,单等见到一只猴子走来,便边砍树边唱《 满庭芳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 黄庭 》。〃

实在没见过这样有气质会唱逍遥歌的樵夫!论起来,只怕魏晋名士的风流也不过如此,所以这一场面唬得猴子连叫几声〃老神仙〃!似这样的人物基本都是做虚假广告的,为的是使被推荐的一方更具有神秘性和传奇性,《 三国演义 》中刘备寻卧龙也有类似的情节,只不过把樵夫换成了农夫。

自古来,师择徒之难在于美质良才难求,一旦找到,便不会放过,或明授或暗授,这在武侠小说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徒择师之难在于明师难得,一旦认为他是明师,则会自始相随,比如孔子和他的门徒,佛祖和他的广大弟子,甚至基督教里也是要使用大神通来先使人折服再来拜师的。祖师也用了这样一招来吸引猴子,猴子初出山野,哪里见过这样的人物?光是听了几句歌的樵夫便能如此,何况祖师本人?所以未到山门,心里便已经是服了一半。接下来的仙境一样的洞府,以及突然开门的仙童让猴子更加觉得神秘而向往,于是猴子〃整衣端肃〃进洞,一见祖师如此庄严,猴子便彻底地折服了,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

就这样各得其所,猴子找到了满意的师父,而祖师按计划收到了满意的徒弟。欲知祖师下一步的计划,请看第二回《 逐出师门 》。

第4节:第二回 逐出师门(1)

第二回 逐出师门

上回书说到须菩提祖师煞费苦心地经营了一个骗局,把猴子骗得个死心塌地。师徒和睦,猴子在灵台方寸山上做做杂务,待了至少十年。就在第七年上,祖师才真正有传授本领的意思:

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悟空道:〃但凭尊祖教诲,只是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

可猴子说是说〃有些道气儿〃就学,其实很是挑剔,不沾上〃长生〃二字,它是绝对不学的。于是祖师假装发怒,做了一个哑谜给猴子,测试它的资质,结果猴子合格了:

( 祖师 )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赔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

于是,祖师就传了猴子所谓的〃长生之妙道〃( 后文中会专门讲到这一蒙人的妙道 ),猴子修炼了三年后,祖师又传它〃躲三灾变化之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七十二变〃( 在后文中也是重要的线索 ),然后祖师又传了一个〃筋斗云〃的飞举之术,至此,猴子掌握了变化术与飞行术,在〃三星派〃的学习算是一帆风顺且成绩优异。

第5节:第二回 逐出师门(2)

可就在这个时候,须菩提祖师却突然把猴子给开除了!不是毕业,也不是肄业,不光是开除,还把一切学籍档案给抹掉了。这一事情十分唐突而令人怀疑事情的起因不过是猴子学成变化之术后,在师兄弟的怂恿下变化作了一棵松树,结果大家喝彩,嘈嘈杂杂地把祖师引了出来,老祖师把猴子一阵怒斥:〃这个功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

猴子学到好本领,难免炫耀一下,祖师教育严格,防微杜渐,告诫猴子〃不要人前随便炫耀本事〃,这本是合情合理的。但须菩提祖师随即便以此为由头,把猴子逐出了师门,这未免太严重了!祖师的一席话,是针对众门徒说的么?是怕众师兄弟嫉妒猴子吗?不对啊!猴子学习七十二般变化,口诀虽是祖师附耳低言传授,但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家并没什么奇怪的;在学习筋斗云的时候,更是当着大家的面教的,众人不仅毫无妒忌而且还以此嘲笑猴子道:〃悟空造化!若会这个法儿,与人家当铺兵,送文书,递报单,不管哪里都寻了饭吃。〃

既然不是害怕大家妒忌,那猴子只不过是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变了个松树,论处罚最多记个过,做个检讨,断然不至于被开除。何况我们前回说过,整个〃灵台方寸山〃都是〃三星派〃的地盘,这个教育机构本就是为猴子一个人准备的,又何来什么被嫉妒被加害之类云云?

答案只有一个:猴子下山的时候到了,须菩提祖师只是随便寻个不是把它赶出去而已!

看到这有人要说话了:〃你这不是废话吗!人家祖师是神仙,他算定孙悟空以后要大闹天宫去闯祸,为了不惹麻烦,于是就把它给赶出去了呗!〃这样的说法带有相当的普遍性,但实在经不起推敲!如果须菩提祖师是未卜先知,生怕猴子惹祸殃及自己,那么他实在是有好几种选择可以作:首先,他可以不收这个徒弟,这样就避免了一切的后续问题;再次,收了徒弟也可以不传授真正的法术,猴子也就无法惹祸了;又次,就算是传了法术,他完全可以不叫猴子下山,留在自己的身边,此时的猴子是死心塌地地跟随,赶都不走,他又何必要把它逐出师门?把一个破坏性人士赶到社会上去,无异于〃放虎归山〃或是〃流毒社会〃,祖师是个大智慧的人,怎么会做此愚行?

再看祖师对猴子的一句警告:〃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这话说得多厉害啊!但更令人想不通,以常理度之,任何一个正常的师父都不希望自己的徒弟做出败坏师门的事情,所以总要有几句狠话来吓唬徒弟,一般警告弟子们的都是些要行善去恶,光大本门,若有败门规,定然清理门户之类。可祖师却不是这样说的,他不是说如果你作恶行凶,我便叫你万劫不复!而是说〃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否则就把你给万劫不复了!

第6节:第二回 逐出师门(3)

这是什么意思?须菩提祖师是怕猴子惹祸殃及自己吗?不是!我们有时候要往大胆处去想想须菩提祖师非但不是怕猴子惹祸,而是唯恐猴子不去惹祸!这是教唆!这是有计划的教唆!

这一下就全通彻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祖师要为猴子专门开设一个教育机构,为什么要传授一些高级本领,而最后又无缘故地把它给逐出师门,连学籍学历档案都一并抹去了!这一切的一切,无非只是一个目的叫猴子出去闯祸!

祖师?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