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1 / 1)

也难怪老话常说,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

所以哪怕后来闵爷爷造反成功,也不得不仰仗了世家的力, 后来大豫初立, 事务繁多, 闵爷爷身体又不好,没多久就去了,把一个烂摊子丢给闵阿烛他爹,好在嘉裕帝还算争气,内软外硬,总算把大豫朝给拉拔了起来,可惜当嘉裕帝腾出手来时,那些世家大族也早已恢复了元气,甚至还有欣欣向荣之势。

嘉裕帝就怕哪一天他们也会走上前朝皇帝的老路,所以内心里还是紧绷着一根弦,这些年来发展自己的势力,与世家斗智斗勇,无奈双方实力相差无几,也只落了个微妙的平衡。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身为一个地道的农家子弟,冯戚远在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简直就像黑夜里的一个大火把,嘉裕帝眼瞎才注意不到他。

但是陆家宁能迅速让冯戚远表明立场,还是让嘉裕帝又惊又喜。

当时冯戚远并没有长篇大论,只说了几句,世家散,必分权,抑兼并。

说白了,就是加大世家内部矛盾,然后还地于民,还有广开恩科。

这三样说来简单,但真要实行,却是千难万难,索性陆家宁现在还小,嘉裕帝也正值壮年,他们还有时间。

明明一切都按照陆家宁计划好的走,后来到底是怎么变成现在这般一面倒的情况的

陆家宁皱着眉,百思不得其解。

算了,眼下还是先完成师傅布置的课业好了。

身姿挺拔的少年端正坐在桌案前,执笔练字,愣是从正午高悬写到夕阳西下。

待到最后一笔落下,陆家宁不雅的甩了甩手,麻蛋,手好酸哪。

太子可是累了不知何时,冯戚远走了过来,笑眯眯问道。

陆家宁心里翻了好几个白眼了,面上倒是装的淡定,师傅用心教导学生,学生不敢喊累。

冯戚远抿唇笑笑,这不敢和不会之间,意思可差了十万八千里啊。

小太子人小气性倒大呢。

冯戚远不动声色的拿起一张字帖观看,不错,娟秀,清新飘逸,无乖无戾,与殿下的气质挺契合的。

陆家宁闻言,不喜反忧,古人常言,见字如见人,不是没有道理的。

不管他面上装的再像,再冷漠,他骨子里并没有帝王那种杀伐决断,冷漠无情的。

对此,冯戚远心中没有多少诧异,反而像是松了口气似的。

他还以为他看走眼了呢。

冯戚远心情颇好的朝太子告辞,回家了。

留下陆家宁在原地,神色未明。

第二日,冯戚远照旧前来,陆家宁识趣的把书本放好,哪知道冯戚远走了过来,竟然胆大妄为的拉着他的手往外面走去。

陆家宁皱眉呵斥:冯戚远,你放肆!!!说罢就要挣开,周围的宫人也过来帮忙。却被冯戚远勒令退下,在下今日要带太子殿下去体验民生,也是教学一部分,尔等也要阻拦

这几个宫人面面相觑,苦着脸看向他们的主子。

陆家宁没有为难宫人的意思,摆了摆手让其他人退下了,然后招来身旁的小厮,让人去找辆舒适的马车。

就这样,冯戚远在嘉裕帝不知情的情况下,拐带着对方的儿子出门了。

他们去的地方都是近郊的农场。

眼下正值酷暑,田地间只看得到三三两两个农人。

虽然盛夏酷热,但是看在田地里长势颇好的庄稼,陆家宁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他没有吃过苦,却不代表他不知人间疾苦。

尽管史书中都是寥寥几笔,也足够人描绘其惨烈的景象。

所以更能衬托出眼下太平光景的难得。

冯戚远瞥见身旁人眼中的愉悦,会心一笑。

太子殿下可否赏脸,随微臣一同下车走走。虽是询问,但冯戚远却已经把手都伸出来了。

陆家宁撇撇嘴还是赏脸下车了。

之前在皇宫里待了十多年还不觉得有什么,现在突然走出来,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多广阔。

冯戚远观其行,趁机教导:太子殿下可觉得在这里看天空与在宫里看天空有何区别

陆家宁轻飘飘觑他一眼,抿嘴低声道:先生想说什么就说吧,左右这里又没有外人。

冯戚远被点破也不见尴尬,微微一笑,太子尚年幼,在宫中待些日子无妨,可是天大地大,殿下若是一生都困在城墙下,眼睛所见,耳中所闻都是别人转述,未免有些失真。

陆家宁如何不懂这道理,只是有些事情真不是你想咋的就咋的,这师傅有时候未免太过天真。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陆家宁都静默不语,一个人兀自走着。

殿下小心!陆家宁身子突然歪斜,多亏了冯戚远及时伸手将他拦腰扶住。

刹那间,陆家宁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呼啸而出,可惜转瞬即逝。

再回神,冯戚远已经恭恭敬敬的在离他有一尺远的土路上站好。

殿下没事吧

陆家宁摇摇头,低头去看,原来他刚刚是踩着小石头了,他正要抬脚将石头踹开,却被冯戚远出声制止了。

殿下且慢。在陆家宁疑惑的视线中,冯戚远竟然蹲下身子扯了一把陆家宁脚边的杂草。

最新小说: 如是说(先婚) 普女的非常规攻略(nph) 流俗之地(贵族学院NPH) 《她的聲音,教我怎麼高潮》 我的纸扎新郎是顶流 成人礼(万人迷) 偷光 秋梢月盛(表兄妹骨科) 先来后到(1v2) 合租的弟弟竟是擦边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