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引魂路 > 第15部分

第15部分(2 / 2)

本以为又要等许久才会回信,不成想刚发出邮件不过两分钟,姜瑜的回复就送了过来。

两个字,“没有”,附一串座机号码。

顾商立刻照着这穿号码拨了出去,屏幕上显示的是西南某城市的名字。

“喂,你好这里是姜宅,请问你找谁?”

顾商一愣,电话里的声音清冷而低柔难以言语的好听,但却不是姜瑜的声音。

“你好,我是姜瑜的朋友,叫顾商。”礼貌的请对方通知姜瑜接电话后,不过数秒电话那边就传来了姜瑜的声音。

“不好意思,家里电话与电脑离的比较远。”

“是我不好意思才对,问一堆奇奇怪怪的问题。”两人的关系并没有多亲密,所以顾商没有询问刚才接电话的人是谁,而是直接切入正题询问起刚才邮件里的问题来。

姜瑜考虑了下措辞,然后问道,“冒昧的问一句,请问你是觉得自己遇鬼了吗?”

没想到姜瑜问的那么直接,顾商楞了一下,心里将小鬼的事思虑了一圈,而后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见鬼了。一开始我只能看见他,但不能触碰他,后来我发现他能在太阳下行走,甚至就在不久前,我已经能触碰到他的身体。”

说完,电话两头都陷入了沉默,顾商隐约可以听见电话那头有人说话的声音,轻轻柔柔的,仔细一听却又什么都没有。

过了好一会儿姜瑜才继续道,“如果是鬼魂,那它是不可能出现在太阳底下的,但如果是仅仅是魂魄,是可以的。”

“嗯,请问什么叫仅仅是魂魄?”顾商不解。

将人三魂七魄的由来解释一遍后,姜瑜接着道,“鬼魂无法出现在太阳下是因为鬼魂属阴,太阳属正阳,两者相克鬼魂见阳光片刻就会消亡。但如果人并没有死亡,而是魂魄直接离开身体,那离体的魂魄将带着人的‘阳气’在世间游走,所以他们并不惧怕阳光。”

“可我并没有阴阳眼,为什么我能见到他……”

“这也是我奇怪的地方。先前我们见面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你有视鬼的能力。除却这些,刚才你说现在你竟然能触碰到他的魂体,这也是十分奇怪的。正常情况下魂魄一旦离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上的阳气会逐渐消失,如果阳气消失完毕还没有回到躯体里,那到时候就会变成真正的鬼魂。所以,不应该会出现阳气越来越强,甚至强到能将魂魄实体化的地步,除非……”

“除非什么?”

“不……我不能确定,必须要见一见那个魂魄。”除非后面的话姜瑜没有接着说,考虑了下说道,“稍后我将一些有关鬼魂的资料邮件给你,我会尽快回到B市,这几天你最好跟那鬼魂保持距离,不管生魂、阴魂,对活人总是会有些影响的。”

顾商看了眼乖巧的坐在沙发上瞪大眼睛滴溜溜的看着他的跟屁虫小鬼,无奈的摇了摇头,电话里却只能回答道,“我尽量。”

☆、Chapter 9

没一会儿,姜瑜有关鬼魂的资料便传了过来。

认真对照之前的网络资料后,顾商发现虽然网络上有小部分的差错,但主要的内容还是比较靠谱,赞叹了一遍现今网络的发达之后他仔细的将不同的地方勾画出来,并在询问过姜瑜的同意后将一份比较简单的关于祭祀与魂魄的相关资料上传到了网上,算是辟谣一下那些太过明显的谣传。

做完这些姜瑜那边也传来了信息,后天下午两点警局见。

看看时间还不到四点,顾商想了下决定回老家一趟。

顾商算是从小在B市长大的本地人,老家在B市6区中离市中心最远的长泽区。虽然说是最远,但B市的交通线路繁复,去年环城高速开通后,所有区县与市中心的距离都缩短到了两个小时以内。

收拾好东西出门,顾商赶在晚饭时回到了老家。

长泽区是B市重要的工业区域,早年间由于军工的入住,长泽区经济发展迅速。后来B市转型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加重第三产业价值,长泽区的地位也慢慢下降。但虽然经济中心转移,早年留下的老本任然让长泽区的人民过的比较惬意。

只是年轻人大多愿意到经济成长迅速的南区与东区,所以除了外来的打工人员,长泽本地土生土长的留下来的大多是准备养老的中年或老年人。

顾商当然也是这一批外出拼搏的年轻人之一,只是他的离开并不是因为事业的奋斗,而是为了记忆深处的那个人。

回到小时候居住的大院,多年没回的顾商瞬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大院背后的山林子里曾留下他们漫山遍野的足迹;不远处的池塘里有他们下河捞鱼的印记;而老旧的大院房屋里更是留下了无数难忘的回忆。

大院民国时期原本是老式的四合院,50年代初期国家百废待兴,许多人来到B市一度造成了住房紧缺。当地政府为了缓解当时的住房压力,推翻了许多老旧的四合院,重建成筒子楼。

几十年过去了,筒子楼已经十分破旧,大院里当时住的大多是家里有点权势的人家,现在这些人大多家境都十分富裕,也没有再留在老旧楼里受苦的必要,所以大多都搬了新家,留在大院里的更多是住了数年的老人们。

一进门,守门的大爷就立刻上前来询问,“你找谁?”

顾商看着眼前的人,冰封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苟大爷,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顾商啊。”

大爷拿下犹如油瓶底般厚的老花镜揉了揉眼睛,又叫出同在屋里吃饭的老板,仔细打量了许久才一声惊叹的叫出来,“哟,这不是顾家的丝瓜儿吗?好多年没见了,长大了,都这么高了啊……”

顾商在大院里长大孩子中算是年纪最大的,脑袋也是最聪明的,跳了两级的他十岁就上了中学。

刚上中学那几年身量长的特别快,半夜里经常被骨头里的疼痛给疼醒。由于长的太快,身上的肉却跟不上,于是童年的顾商总是一副高高瘦瘦的样儿,就像抽条的丝瓜一样,在一群没长个儿的小萝卜头里面十分显眼,所以有了个外号叫“顾丝瓜儿”。

离家许多年,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小时候的外号,顾商笑着点头,而后将之前在市区里买的随手礼递给大爷,问道,“苟大爷身体还好吗?现在院子里没小孩儿再来您家偷吃的了吧?”

“孩子们都大了,这几年搬走的人越来越多,现在也就只有我们这些老骨头还在这里了。”大爷拉着顾商的手坐到小凳子上,絮絮叨叨的说着,“有时候想想你们这些孩子小时候啊一个个就跟个皮猴儿一样,呵呵……不过你每次都能空手而归,也真是不容易啊……”

顾商记得从有记忆开始大爷就已经是大院的守门,苟大爷原本叫苟茂,用本地话念起来就跟“狗毛儿”一样,常被不懂事的小孩子们背后叫做“看门狗”。

苟大爷的儿子女儿很早就出国定居了,舍不得离家的老大爷跟老伴儿一直留在这里,说是从出生就待大院里,将来即使死了也要落叶归根,所以也就不走了。

儿女们虽然没办法接父母到国外享福,但仍然还想让他们过的更舒适些,所以三不五时的总会从国外寄些吃的过来。大院小孩儿多,也顽皮,虽然家里都不是什么穷人家,但小孩子们总是贪图新鲜,苟大爷儿女们寄过来的又是些国内寻常见不着的稀奇玩意。所以每次收完包裹,苟大爷的家里总会成为小孩子们寻宝的场所。

而童心十足的苟大爷被小孩儿们“骚扰”过两次之后并没有生气,常年见不到孙子孙女的他早已把大院里一群小孩子当成了自己家的小孩儿。后来他更是特意在信里让儿女们多送些小孩子的零食与玩具来,每次送来包裹后都会精心的将它们包起来藏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里,然后通知小孩子们来他家“寻宝”。

他还记得那个小傻子虽然干别的都不行,但捉迷藏跟寻宝却总是一把好手。顾商虽然学习厉害,但找东西却怎么也比不上小傻子,那些藏在旮旯里的小物件总是被他寻到,而里面也大多是特别的零食。

而每次寻宝后满载而归的小傻子总喜欢将一堆的战利品堆到顾商面前,献宝似的让他随便挑选,总想着把最好的都给他。

坐进屋子里同老大爷边吃饭边唠嗑的聊了个把小时过去的事儿,上了岁数的老人就已经有些乏了。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即使吃再多的的保健品也抵不过岁月的侵蚀。

顾商见老人家有些犯困也就没没多说什么,帮着老阿婆收拾了下屋子,看着老人家躺下之后就离开了。

期间身边的小鬼一直乖乖的,他们聊天时爬上他的腿,摆正姿势坐在他怀里,像是听老师讲故事一样津津有味的听着,偶尔还点点头一副略有所思的模样。

家里许久没人住,灰尘早就铺满了,看时间差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