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陈翠从怀里掏出五千两银票的时候,李卫第一感觉是出门探视,看看周围有没有织造府的下人乱逛,或者街面上是否传言陈翠砸了织造府,打了曹大人。因为在李卫看来,弄点珍珠咋成粉末撒上盐捣鼓点醋连十两银子都不值。
看到李卫惊慌外加讶然的态势,陈翠笑的前俯后仰,长久以来觉得自己不如李卫有本事的想法,顿时烟消云散。就算她的增亮、增光技术简单朴实,可贵就贵在全天下就她一人儿知道,连李凌都不清楚这种生活中的小窍门,这种全天下就一个人会的想法让陈翠豪气冲天。
“这东西就你一个人会?”李卫晃着手上的绸缎,奇(炫书…提供下载…87book)怪的问道,完全一副‘你骗人’的表情。
“你以为呢?要不然江宁织造府牛气冲天的曹家能给我五千两银子?”陈翠不以为然,自动省略掉曹家声情并茂的演出,主动将银子划分为专利费这种高科技,高智商的范畴。
李卫摇头,实在是难以理解织造府的所作所为,果然是财大气粗,非(炫书…提供下载…87book)常有钱的主儿,被狠宰了都不知道,看来传言江宁织造府在江苏权势滔天也只是传言纳。
自从结婚后,家中日常开销一直都是从陈翠手中转过的,进项自然也是陈翠一手包办,所以无论庄子上的租子还是李卫的个人俸禄,李卫基本不怎么插手,完全做到把家交给陈翠的地步,当然陈翠每隔一段日子还是会给李卫一些零用的。
如今面对从天而降的五千两,完全的计划外,陈翠还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花。李卫完全甩手,宁愿逗弄儿子也不想帮忙动脑子;陈翠却是清楚自家状况的,尽管李卫在丁忧,可到底是官员,按大清律来讲是不允许亲身参与商铺运营的;陈翠一介女流,在古代环境之下更是不好抛头露面,无奈之下,只得将钱分成两部分,一半用来置田买地,另外一半交给李凌,入股他们家海运让钱生钱。
家中经济骤然好转,丁忧期也结束掉,日子果然是越过越欢快。更欢快的还有中秋节这天,陈翠接到京中的一封信,蒙在两人之间的阴影被彻底的吹散。这是一封四爷的信,信中只写了九个字:“和李卫好好过日子吧”
苍劲有力、一气呵成的九个字透露的信息,着实让人振奋,陈翠开心的就算李峮把月饼中的蛋黄馅弄的满身都是,她也不生气,反而乐呵呵的抱着李峮猛亲,四爷终于放弃了。
从此之后,陈翠真正过上了开心幸福美满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再无担惊受怕,她与李卫私底下打情骂俏,公开处举案齐眉;与石榴姑嫂情深,你来我往;与李峮,呃,这小子是属折腾的,没有一天安静的。
李峮今年已经五岁了,话说得很溜,路走的很稳,一天换三身衣服,到了夜间依然浑身脏兮兮的,惨不忍睹。陈翠骂过不少次,还狠心打了一顿,都没能阻止他前往沙堆的步伐,蹭墙的决心。
自从李峮开口喊三叔公一声爹之后,三叔公就自动远离李峮,避他入瘟神;可李峮却丝毫没有看眼色下菜的自觉,只要给他看见三叔公,他一准黏上去,要糖、要水、要铜板,搞得三叔公愁眉苦脸、声声喊李峮小祖宗,也算是给陈翠的当年报了仇。
这件事情,陈翠还是可以忍受的,毕竟她对这位三叔公颇多怨言,自己儿子替老娘报仇,这是孝道的最佳表现;可是李峮这小子三天打一次群架,两天弄一次纠纷,每天都有人过来告状,让李卫疲于应付。
“翠儿,快来啊,你家李峮爬树上了…。”
“二狗,你家李峮和东头的丫蛋打起来了…。”
“你看看你家李峮,把我家的鸡毛全拔了,这鸡可怎么活啊?”
“翠儿,你们家李峮怎么回事?我女儿好好的衣服被他弄成这个样子…。。”
“二狗啊,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就李峮那小子…。。”
陈翠和李卫在李家庄混的好名声,自从李峮三岁之后每况愈下,整个村子的人提起李卫和陈翠来,总会摇摇头说声:“哦,混小子李峮的爹娘啊!”这对夫妻每天忙着替李峮道歉都弄不过来,你上午在村东头给张婶到道完歉,他下午就跑到人家家里弄跑两只鸡,往晒的谷子里浇水。
动辄上树爬墙、打架斗殴、玩鸡抓鸟、五岁的孩子领着六七岁的小孩去偷瓜。这些倒也罢了,不过是年少痴狂,小孩子贪新鲜容易被挑唆而已。可是…。
可是,才五岁的奶娃娃去闹腾同样五岁的小萝莉,两个人抱在一起玩亲亲~~~~?好吧,陈翠承认,是她思想不纯洁,看到异性抱一起就往那边胡思乱想。事实是自家儿子发挥友谊爱替人家小美女吹眼里的灰,只不过动作学的想李卫,还让小美女装陈翠而已。
于是,陈翠在李卫哭笑不得的眼神之下,抱着早恋要防止在萌芽状态的心理,坚决、坚定、狠心的拉着自家儿子回屋里提前进行青春期再教育。
李卫耸耸肩,觉得陈翠着实有些小题大做,回头看看扁嘴想哭的邻家小侄女,蹲□子耐心的把人哄笑,又牵着手送四岁的小美女回家,结果晚饭的时候,李卫与李峮父子俩排排站,共同聆听陈翠的魔音大法。
如何做好母亲,陈翠不清楚;怎样当好父亲,李卫没经验,可是历史却是有案例可循的。陈翠学习孟母,把错误推到邻居身上,主张搬家;李卫学习窦燕山,认为榜样的力量伟大,只要他们夫妻行得正坐得直,儿子必然受人尊敬。
夫妻两个对于教导儿子,破天荒的谁也说服不了谁;关于搬家弄不到一块去。陈翠是不喜(炫书…提供下载)欢李家庄家长里短,你借跟葱,她弄颗蒜的繁杂,所以借李峮想要搬家;李卫是怕丁忧的任命状找不到自己,耐心举证李峮捣蛋与李家庄无关。李峮晃晃小脑袋,看看左边爹,往着右边娘,打个哈欠,翻身睡觉去也。
“哥,咱们还是搬出去住吧。”石榴无奈的站在李卫面前开口相求,因为陈翠觉得自己说服不了李卫,才搬出石榴做帮手的。
“为什么,你也想搬?”
“三叔公每天都过来骂人,搞得家里好怪。”石榴找不到理由,随手拈来三年前的事情。石榴同志还是好同志的,可惜身边的嫂子不太好。
“石榴,三叔公搬到高邮他儿子那里大半年了。”无视陈翠在下边的小动作,李卫很温柔的陈述事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呃,是吗?呵呵。”石榴干笑。
“扬州风景美,书院多,对李峮绝对有好处。“看见石榴闪烁的眼神,陈翠觉得这孩子需要好好调~教,怎么连个谎话都不会说?无奈之下,她捋起袖子再次上阵杀敌。
自从出了孝期,东家大哥娶儿媳妇要人手帮忙,西边嫂子生了个大胖小子要有人伺候,前头死了个一表三千里的姑姑也要随份子。出孝那天,陈翠顶尖的厨艺让人夸赞至于,后遗症就是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总喜(炫书…提供下载)欢喊上陈翠弄几道拿手菜出来。
想起今天五爷孙子满月酒席上的事情,陈翠直觉上就想赶快离开,所以不说使出浑身解数也要脑筋转三圈的离开李家庄,无奈李卫一直不肯答应,都糊了说考虑就是说考虑,这都大半年过去了,他还没有考虑清楚。
不知道清朝丁忧制度的陈翠,自然是不晓得李卫心中的焦急不亚于她,才会觉得李卫这家伙爱家乡爱到不愿离开,恋故土恋到不顾一切,只因李卫不愿意让陈翠知道他做官生涯出了岔子。
这日,陈翠去堂婶家送些东西,临来的时候看见堂婶弄的花糕样子很好,就留在她们家学习蒸花糕,等她伸伸腰,弯弯腿,把花糕放进锅里的时候,一整天也就过去了大半。
想起晚饭未作,陈翠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刚进门就看见石榴窝在李卫的怀里嘤嘤啼哭,李卫在旁边轻声细语的拍背安慰着,心里十分不舒坦。也正是这个时候,陈翠猛然间意识到石榴也是大姑娘了,十五怎么还没有出嫁?
作者有话要说:朋友小夕儿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