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十九帝於黄泉地下。”他潸然说罢,谢袖而去。
“酒买回来了!”车夫蹦蹦跳跳拎著二大罈酒进门,晃晃手中的战利品。
巫孟信淡漠的接过酒甕,道:“送沐先生和皇帝回去。”
孟信大人的脸色好阴沉…八里激泠泠的打了个冷颤,立刻跳上马车前座说:“快上来。”
韩士真不喜欢事情这麽不明不白的断了,但师父已经登车,姓巫的又已进门,今日明显谈不下去。
二人坐好之後,马车寻著来路折返。
在车上,韩士真硬声说:“师父,你不能让朕什麽都不知道就任命那二人为国师。”国师继任牵涉甚广,他今日才初见二人,为何非要立刻决定,赶鸭子上架也不是这种赶法。
“你没错,是师父的错。”沐以南疲惫的闭上眼。
“师父,告诉朕国师是怎麽回事,把事情说清楚,朕回头派人考核那二人的品行,若合宜的话,朕……”
“事情永远不会清楚。”淡淡的驳断他。
“为何。”
国师老人睁开眼,缓缓看向他的皇帝徒儿:“因为为师有生之年都不会告诉你。”
韩士真的瞳孔骤然放大,双拳紧握。他知道这句话的份量,师父一向言出必行。
车内刹时寂静无声,两人都未再言语,一会儿,国师府到了,还是从侧门掩人耳目的进去,下车之後,韩士真欲回大厅,国师却迳自走往後院。
“师父!”韩士真对著那背影喊道:“若您坚持,朕会让那二人当国师。”
国师停下步伐,佝偻著背,没有回头,良久,他沧桑低道:“士真,国师之名对我辈之人是最廉价的补偿,不,它甚至连补偿都算不上,它之於他人可能代表权力富贵,人人争相想要,但之於历任国师来说,它随时可弃如糟粕,皇上若认为给他们国师之名是种封赏,他们该感恩戴德,那就不必下旨了,这是您的江山,您自己作主。”
“师父!”
韩士真不懂,还是不懂,但他知道他的师父生气了,那名时常笑呵呵、总是和善可亲的长者第一次对自己发了隐晦的怒气,自己却还弄不明白缘由。
韩士真来回踱步,努力抑下烦躁,师父正在气头上,改日再来向他老人家请安吧。
韩士真回到大厅,一进门便听见声嘶力竭的娃哭声,心上一紧,一个箭步将孩子从上官乱手中抱回来,低头一看不得了,韩宝宝抽噎的脸色都胀红了,眼眶还不断滚出斗大的泪珠。
“不哭,不哭,宝宝不哭,父皇疼,父皇疼。”韩士真心疼的轻拍轻哄,对一群人骂道:“怎麽回事,宝宝怎会哭成这样!”
天子威怒,四海翻腾,御前侍卫和国师府的弟子颤抖的伏跪在地,声声喊道有罪,但就是没人说明为什麽,韩士真更是生气,转头问:“上官你说!”
被点名的上官乱伫在原地,正在思索原因。“臣先前好好的抱著殿下,殿下并无异状,而後国师弟子献上镇宫八卦玉,说是给殿下保平安,他一靠近殿下就哭了。”上官乱想了想,试探性的走至皇帝身边,拣起落在绸褓布旁的八卦玉,韩宝宝还是继续哭,但哭声似乎变小些。
他心里有了计较,把八卦玉退还给曾三,婉言拒绝:“殿下身分尊贵,不缺避邪之物,你的一番好意,本大人斗胆代殿下心领了。”
众目睽睽,曾三面子挂不住的脸色一阵青白,上官乱才不管此举多给对方难堪,本来献物就是这人擅作主张,意在巧立名目趁机讨好,他最不耻此等投机之徒。
韩士真不想理太多,宝宝还在哭,他下旨返驾回宫,登上龙辇,车才刚动,韩宝宝就止住抽噎了,黑琉璃般的小眼可怜兮兮的望著父皇,小嘴巴扁的宛如受了莫大委屈,那模样跟弟弟小时候喝了苦药之後的表情八成相像,韩士真不禁失笑,乌云密布的心情霎时好多了。
“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手,快快长大小宝宝,就要睡觉了,快快长大,快快长大,父皇的好宝宝。”韩士真低声轻吟以前用来哄弟弟的童谣,歌词改了部分,皇兄成了父皇,韩宝宝很吃这条歌,听著听著就不委屈,乖乖睡著了。
哄完韩宝宝,韩士真想起一事。
“上官。”
“臣在。”皇帝御用的金车龙辇分内外二层,若与帝王出行,上官乱总是坐在外面一层,随时听候吩咐。
“钦天监守范如宪、副监守陈大光乞恩告老还乡,朕准其所奏,但二人未忠君尽职,贪安怕事,著三族之内抄没所有家产,限时明日离京。”韩士真冷酷的说道。
“遵旨。”上官乱即刻在车上草拟圣旨。
天象有异,发现是大凶之後就想还乡避祸,行,孑然一身的回去,天下若乱,朕倒要看看躲到哪里可以避祸!
《 待续 》
异人种 第三十五章
韩士真离开国师府的时候,只想著过一两天师父气消了之後,再登门把话说明白,没想到庞杂政事有如急风骤雨向东宫涌来,今天是民乱暴动,明天是墨吏贪官,後天是士子鼓噪,一波接著一波,好像永远都不让人安生,这些事都不大,但初期若未处置妥当,将来後患无穷。韩士真怎能让後患丛生,一时之间,内政外交,忙得分身乏术,偶尔勉强腾出时间,前往国师府,也都被以闭门静修的回答拒於门外,见不到师父一面。
焦忙的日子直到一日,内宫收到惜亲王具名的明摺,说是定於七月十五返京面圣,才惊觉眨眼已过四个多月。
朝阳殿上,众臣面前,惜王爷韩士舒要回来了,一年前惜王奉旨微服出访、代天子巡狩天下,纠察不法之事。多少人意图掌握其行踪均不可得,连惜王离京的具体时辰都众说纷纭,地方上更是终日惶惶不安、战战兢兢,深怕自己管辖的区域蹦出一个冤案,恰好被路过的惜王撞见。
一年过去,各地都有传出惜王现身的消息,但都没有被证实,正当百官弹冠相庆,耀初终於添了皇子,国本大安的时候,惜王却回来了。虽未明言,但好些人都不希望他回来,深怕这个王叔会威胁到将来的太子。
“惜亲王觐见!”庄南高声喊道。
百官肃静,一抹人影撩起衣襬轻稳地踏进朝阳殿,朝臣瞧一眼那人,无不大惊失色,眼珠再也转不开。韩士舒虽贵为亲王,但未握兵马实权,也未兼任六部官职,平时毋庸上朝,没见过他的朝臣占大多数,此时均惊艳於他的绝代丰采,但见过他的人却是另一种惊愕。
惜王爷的发,枯黄了。
明明正值风华茂盛,簪冠束齐的发髻整片都是瑟瑟秋风,整个人看起来异常纤瘦。
“微臣叩见皇上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韩士真虽定期由密信得知弟弟的近况,也已知弟弟的头发一直都无法恢复原来的发色,但实际看到时还是心头发酸。“惜王四方奔走,舟车劳顿,实在辛苦了。”
“身为人臣,本当为皇上解忧,这是臣此次微服巡访的奏疏。”在众人的眈眈虎视中,韩士舒呈上奏摺。庄南将奏摺转呈给皇帝,皇帝看了几眼,点点头收起。“惜亲王韩士舒代朕巡察天下,纠举不法,劳苦功高,赏御酒三杯。”
太监立刻端出酒杯,韩士舒举袖饮尽,顺便掩去了嘴角的微笑,皇兄真是的,不是赐酒吗,怎麽都成了水,喝完三杯水的韩士舒徐徐拜道:“谢圣上隆恩。”
“朕以为惜王经过此番磨练,足堪重任。士舒,你冗閒之馀,可多注意吏部的事。”皇帝金口一开,群臣哗然。
须知国相之外,吏户礼工兵刑六部,吏部执掌人事的升降考核任用,权限虽不是最多,却最关键,从一品吏部尚书别称『天官』,是在京在野的官员争相巴结交好的对象。
如今天官上头,要多镇一位王爷,此王不就成了『天王』!?
大臣各种心思,但无人敢冲撞龙威,况且皇上说的是“注意”,没说让惜王兼管吏部,并不会不合体制,就算正直敢言的上官辅相有意见,也挑不出说词。想必这是皇上的目的。
朝会又议了别的事,近来各地忧患纷扰不绝,京师六部都绷紧了神经,韩士舒站在一旁静静聆听,朝会结束後,他被留下。
“士舒,怎麽不再多养几月。”牵起弟弟的手,掌心的冰凉令韩士真皱起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