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抓紧时机赶紧开始了吆喝:“瞧一瞧,看一看了啊!能飞上天的纸鸢,第二次卖了啊。你瞧瞧,多么神奇啊!超大的十五文,大的十文,中的八文,小的五文啦啊!”
基本上听了之前的对话,再加上林一的宣传,想买的还真不少,主要还是上次买的人回到家里经常放,有人问就开始免费的给林一宣传啊!
而且价钱也摆出来了。有钱的都掏个十五文买那个超大的,有那穷些的买个小的五文钱一个。
林一这儿负责一边卖,一边收钱,有不会想要听讲解的。边上的其他几个孩子都等着呢,很热情的给大家讲怎么做,并且还拿了一个做示范。
因为这纸鸢有群众基础卖的快。不一会儿就卖的不少了,有甚者买完了就当场放的。让其他没买的人。心里也痒痒了,开始又有三两个买的了。
也有人问边上的是什么东西啊。这要是又一种新奇的玩具自己就买了。终于听见有人问了,林一大喜:“哎哟,这位大哥,您真有眼力,这呀是咱们这新推出的防水的雨衣呐,您看这样式,这花色多好啊,这个可以在下雨天穿呐。”
那人没听过这东西,颜色看着就跟那纸鸢差不多啊,不感兴趣!
纸鸢卖的快,孩子们都很高兴,可是这雨衣还没开张啊,怎么办?
几个孩子看着面前的纸鸢都愁怀了,怎么办啊?
林一觉得自己试着吆喝一下,看一下效果吧,林一拿出前世在电视里看的杂耍班子的架势来:“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大爷大婶儿,我们这里有新出的下雨天专用的防雨样式。您瞧一瞧啊,这天一下雨,您万一没带伞呐,或者伞带着没有地方放呢,您看这便于携带,无论您是把它放哪里,就算是您使劲坐着它,只要不扯它,都没有关系,防水的效果极好。”
有那搭茬的:“那雨伞也没占地方也好使啊!”
林一继续忽悠大业,誓要将此忽悠到底:“这位大哥您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吧,咱可以跟您讲讲这雨衣比雨伞的优点在哪里。您看刚才咱说的便于携带,便于放置就不用说了,您说这雨伞他是不占地方,可是您说这要万一只有一个座位,您不能把那雨伞坐屁股底下吧?再来咱接着说这雨衣的好处,下雨天时,您这外面正好有什么东西没收呐,您说您这一手拿着雨伞一手收东西,能行吗?您看您只要穿上这雨衣,身子不挨湿不说,这是一点都不耽误您做活儿啊!”
忽悠完了雨衣开始忽悠雨帽:“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再看看这雨帽啊,大家应该看出来了,这是同一种布料做的。您看您这下雨天只要带上这顶帽子,配上这雨衣,是一点都不担心淋到。”
说的有点口干了,正好边上熙和及时的递了竹筒过来,林一喝了一口润润嗓子:“咳!咳!各位大叔大婶,您想啊,有时您要是想带什么东西回家,比如说这雨天一下,您上学堂的孩子是不是还要把作业带着?那这样虽然有雨伞,但是都不可避免的会被雨丝淋到,现在呐,穿上咱们这雨衣。效果呐,咱们先不说了,这样有没有哪位哥哥姐姐,或者大叔大婶愿意试一下。”林一说的兴起,干脆在现场找个模特做下互动。
一群唇红齿白的孩子摆摊子卖东西本来就很稀奇,那说话腔调新鲜词儿是一个接着一个,再看那架势那腔调要是忽略那脆生生的嗓音和那明显瘦小的小身板,活脱脱就是一个跑江湖卖艺的啊!围观的人不知怎么的觉得这场景怎么看,怎么有点逗啊!-_-|||
再加上这架势貌似还有什么互动之类的。这些人哪儿见过啊,当下就有那十来岁的小伙子想体验体验这新鲜事儿的站了出来。
林一选了一套适合这小伙子穿的:“来这位哥哥。麻烦您,这么招。对,把这套上。怎么样?这位哥哥穿着,舒服不舒服啊?请问有人带纸了没有?”临到头居然发现没有纸。
“还行吧,就是显得有点大啊,还有这颜色不怎么样。”
有个好事者还真带了,当场就拿了出来,林一让那十来岁的小伙子拿进衣服里,让紧贴着雨衣。林一把手上的水往那个位置一泼,嘴巴边回答小伙子的话:“唉。这位哥哥您还真说对了,这雨衣啊,我们是特意做这么大的,这样雨衣里面您要揣个东西什么的看不出来不说,衣服也不会绷着啊,还有您看这袖口是紧的,这个下雨时雨就不会落在您里面的衣服里了,您看您到家时,把这一脱。您现在脱下来吧。”
小伙子依言把这雨衣脱了下来,林一拿着小伙子递过来的纸给大家看:“大爷大婶儿们,大哥大姐们,您看。这是不是干的?”
离的比较近的几个观众摸摸还真别说耶。
“您看这衣裳还是那么干爽,这雨衣呢只要不沾脏,您不洗它把它晾干了也没问题。您看是不是。您也别嫌颜色不好看,这一是您没看习惯。这二嘛,您别看它长得不咋样。可是它很实用,您说是不是。”
林一这一通连说带互动的,还真说动了几人有买的心思。林一大着嗓子喊:“您也可以给孩子挑,您照着孩子的身形挑偏大点的啊,咱明码标价,大的统一五十文一件啊,中的四十文一件,小的三十文一件啊!咱现在就二十五件,卖完可就没了啊!先到先得啊!”
这压力营销一下去,本就有心思想买的几个人,心里原先还有些犹豫的,这话一出口几人当场就买了,虽然这价钱是有那么一丁点贵,但就像林一说的这个很方便,没地方放时还可以放在屁股底下。
也有几人问那帽子怎么卖的,林一嗓子已经有点沙了,齐齐示意熙和顶上,果然多年的默契不是白说的,齐齐一个推的动作,熙和就知道要干什么了,林大牛也是,跟林一出来这么多次,这会儿再不知道上可就真傻了。
价钱报也报了,但是由于这雨衣的价钱实在是高了些,也没卖出几个去,倒是有几个是给孩子买的,有了这个到时孩子带作业去就不会被淋湿了。
也有几个打算先买顶帽子试试效果的,毕竟帽子比这雨衣便宜多了。
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大半,林一看看太阳,已经未时了吧,怪不得自己饿了呢。林一咨询了一下大家的意见,派了算是地头蛇的南南去买几个包子什么的回来对付一下,晚上再吃好吃的。
卖到下午那纸鸢都卖了,就连在天上飞的那个都有人不想错过-_-|||雨衣雨帽剩下很多,因为这四五十文钱是真不少,买的人就少很多了。
天公作美吧,本来还以为这些东西就要砸在手里了,不曾想下午突然就变天了,下起了雨来,照其他几个孩子的意思是要走的,但是林一深觉的时机来了,要把握好。齐齐也这么认为,这雨衣也就这时销路应该是最好的。
林一赶紧把预备好的遮雨的支起来,你别说看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因为这西街两侧就是房屋的背面,所以林一几个孩子就是背靠背面倒是淋不着,再加上这遮雨布就更不用说了。
看着街上匆匆收摊的人群,还有来来往往疾奔的人,林一嗓子不行了,只能让林大牛喊:“来了,卖雨衣了,卖雨衣了,卖雨帽了,一穿上一带上您就不会被雨淋了。”
街上也不止有疾奔的人,有的聪明的就要找个地方先避避雨,抬眼一瞧就看见了街上独此一家的摊子,还有摊子后面的几个小孩子。
摊子上也不知道弄了一个什么布,好像还挺遮风挡雨的么,咱可以去那儿避避。
当下就三三两两的人来摊子避雨了,正好林一加紧大力推销雨衣,还真有个人买的,其他的都是买个雨帽,就没买了,再匆匆赶路离去。
前面就说了林一的这个位置是极靠近东街的,因此在细雨蒙蒙的时候街道上,还是有些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