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驿唐 > 第73部分

第73部分(2 / 2)

柴绍见众人都在闲聊,笑道:“李潜,你身为主人是不是该好好招待我们?有什么歌舞没有?难道你要让我们这些人只能在此磨牙不成?”

李潜有些为难,因为他宅中没有蓄养歌舞伎。

这时麦紫澜一步来到,笑道:“怎么没有,这就来了。”

麦紫澜身后立刻出现了七八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妙龄少女,手持琵琶、筝、萧、笛等乐器。这些女子们拜见了众人席地而坐弹奏起来。两名舞伎来到众人面前翩翩而舞。

乐曲声一起李世民等人不再说话仔细聆听。李潜见到他们颇为喜欢暗暗松了口气。他知道李世民精通音律,尤其擅弹琵琶,若歌舞太差肯定入不了他的法眼。

歌舞正欢酒菜也跟着上来。第一道乃是用冰镇着的酸梅汤。时值七月天气正热,众人见了顿时大喜,不待李潜劝饮纷纷自己动手盛了一碗大口喝下,喝完之后吐出一口浊气连声道舒坦。酸梅汤祛暑、解渴、开胃,喝下这碗汤众人立刻胃口大开。紧接着上来的是几样时鲜水果然后才是正菜。因为天气热,麦紫澜没安排太油腻的菜,主要以鱼和时鲜蔬菜为主。这些口味清淡的菜非常对众人的胃口,众人食指大动大快朵颐,一边吃还一边赞不绝口,一个劲夸李潜取了个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好妻子。

宴会结束众人重新烹茶闲聊观看歌舞直到傍晚才告辞。送走李世民等人麦紫澜与李潜来到书房。

李潜急不可耐地问道:“夫人,那几个歌舞伎是从哪里来的?”

麦紫澜微微一笑,道:“刚才我派人去清音楼请的。”说完她有些肉痛地又道:“足足花了五十贯呢。”

听到花费了这么多李潜也肉痛。不过一想到李世民很开心李潜觉得也值得了。

麦紫澜忽然神情不悦地道:“你问完我了,该我问你了,你们谈的那些是怎么回事?”

李潜本来也想让麦紫澜帮忙参谋一下,何况李世民也没让他背着麦紫澜,便从囊中取出写好的方略递给她。麦紫澜粗粗看了几眼方略惊讶地道:“这都是你想的?”

李潜颇为得意地点点头,正想自夸两句却见麦紫澜看到他点头便把他当成了空气,匆匆垂下头仔细看方略。看了足有半个时辰,麦紫澜才抬起头怒道:“有这么好的主意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知不知道这对四海来说是可天大的机会。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有没有义父?有没有大伯?他们对你那么好,你却把这赚钱的好机会拱手送给了朝廷!”

一连几个大帽子砸下来,令李潜防不胜防,连忙解释道:“夫人暂息雷霆之怒。为夫心里当然有你也有师父和岳父了。不过,夫人你要明白这事若是由四海独自来做,只怕你我会落个家破人亡的结局。四海商号也肯定会被那些有背景实力雄厚的商号给搞垮。”

麦紫澜撇着嘴道:“等他们明白过来四海商号早就是实力最雄厚的了,要说搞垮也得是四海搞垮他们。”

李潜摇头道:“夫人,即便四海商号能搞垮他们,朝廷会放任四海做大控制整个钱庄业吗?”

麦紫澜立刻愣住了。她很了解李世民的性格。李世民有雄才大略但掌控欲也极强。他若是不能掌控,肯定不会让四海商号一家独大,扶持竞争对手是一方面,搞不好要通过朝廷的力量将四海连根拔起。

李潜见状继续道:“钱庄业虽然好,但这个行业有个致命处,那就是容易发生挤兑。”李潜说的并非危言耸听。他记得前世看到的资料说清末民国时期不知道有很多钱庄、银行因为时局不稳,加上某些人的蓄意误导发生挤兑风潮而破产。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将钱庄和驿传挂钩让朝廷做主导的原因。眼下无论官宦富绅还是平头百姓对朝廷都存在畏惧,只有让朝廷来主导此事才能避免很多麻烦。

麦紫澜还是有些不明白,道:“只要将钱送过去了还怕他们挤兑吗?”

李潜摇头道:“若是存户的每一笔钱都要押送到指定的地方,费用大不安全不说也违背了开设钱庄的初衷。其实在我的计划里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押送钱过去。比如存户在长安存一万贯说好到苏州去取。因为苏州也会收到存户存的钱,若苏州有一万贯以上的铜钱,那么根本不用再费力从长安押送钱过去。直接将苏州的钱支付给存户就可以。同样道理,苏州的存户若到长安来取也不需要押送过来。这样一来不就省了很多费用了吗?”

麦紫澜惊讶地道:“你没打算将钱押送过去,那若钱不够支付给存户的呢?”

李潜道:“这就是为何要将钱庄开遍大唐的原因。据我估算所有分号只要有一定的铺底资本就足够应付日常的汇兑业务。较大数量的提现可在一道内进行调拨。若还不能应付则通过总号从临近的道调拨押送过去。不过这种情况应该非常少,除非有人故意捣乱恶意提现。”

麦紫澜听了诧异地道:“若是这样的话每个商号不是都有大批资金存着?这部分钱你不会让他在库里发霉把?”

李潜笑道:“夫人不愧是经营过商号的优秀人才。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呵呵,那些钱若是在库里发霉岂不可惜了?为夫要让钱生钱。”

麦紫澜眼睛一亮,道:“放贷?”

李潜点点头道:“没错。不过放贷是一方面,其实还有很多更好的做法。比如生产某种大家都离不开每天都需要吃的东西。这生意肯定能赚大钱。”

麦紫澜皱眉思忖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盐?还是粮食?”

李潜忍不住上前抱住麦紫澜在她腮上重重亲了一口,“娘子,你真是太聪明了。为夫说的正是盐。”

大唐的食盐专营与后世(比如明清)不同。朝廷只控制场盐和井盐的生产至于谁来买他们并不过问。这样一来由于商人逐利的特性,盐商们为了打进某个地区的市场肯定要互相竞争,所以食盐的价格不算太离谱。不过这个不离谱只是老百姓购盐的价格相对与盐场和盐矿的售价而言,由于盐的产量有限加上运输费用太高,整体来看盐的价格并不便宜。李潜想要干的不是买卖食盐,而是开盐场和盐井来增加食盐供应量,这样盐的价格就能降下来间接造福百姓。

朝廷不是不知道百姓吃盐难,之所以没有新开盐场一是目前盐的市场比较稳定,盐短缺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开一处盐场盐井的投资不是个小数目。朝廷这些年的赋税几乎都用在了打仗上没精力也没资金干这个。可有了钱庄就不同了。钱庄有朝廷一半的股份,用钱庄的钱来开盐场无须担心手续的问题。且盐属于大宗交易无论是购买还是销售所需资金甚多,有了钱庄则方便了许多。

麦紫澜媚眼如丝地望着李潜,道:“夫君,你真是太聪明了。”

李潜心神一荡,伸手按住了麦紫澜胸前的峰峦轻轻揉捏,在她耳边低声道:“为夫不仅聪明还特别勇猛。你要不要试试?”

麦紫澜婴宁一声,按住他的怪手嗔道:“大坏蛋。”

李潜被她欲拒还迎的样子惹的心火大起,一把将她抱起来走过去放到榻上。麦紫澜玉体横陈羞的满脸通红,闭着双眼嘴角带着一丝微笑。李潜看到麦紫澜一付任君采撷的样子怎能受得了。立刻褪去衣衫怪叫一声,“小娘子,我来了。”便扑到麦紫澜身上。久旱逢甘霖,小别胜新婚,两人浓情蜜意,天雷勾动地火一发不可收拾。

七月二十八日李潜的任命下来,不出所料,他先被提拔为中郎将,然后再转任驾部郎中。李潜接了诏命交还了郎将的印绶接过中郎将的印绶,按说他还得再将这个刚拿到手里还没暖热的印绶还给传旨的吏部官员,谁知他将中郎将的印绶递给那官员时,那官员却笑道:“李将军,陛下有命,你仍保留中郎将之职。”

李潜纳闷,道:“为何?”PS:本周打赏为零,老萧情何以堪,掩面泪奔……

第一二〇章 新官上任

那官员摇头道:“下官只是奉命传旨,具体什么原因下官就不知道了。”

李潜压下满腹疑问将中郎将的印绶收好,然后接过驾部郎中的印绶,紧跟接过两个官职的袍服。然后谢过那官员殷勤请他吃茶。那官员婉言谢绝告辞而去。

李潜见了麦紫澜将此事一说,麦紫澜接过诏命仔细看了看有些纳闷地道:“京官也不是不可以到军中任职,只是一般都是临时任命。比如屈突老将军前些日子以工部尚书检校陕东行台仆射之职到洛阳坐镇便是一例。不过他的陕东行台仆射前面加了个检校二字意思就是临时的。可你的任命却没有检校、权或守等字样分明是正式任命,若是这样的话你岂不是受两头管制?若处理不好恐怕?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