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人上前拜见。李世民让他们平身后看到李潜入座时一瘸一拐,不禁诧异道:“武威男,你的腿怎么了?”
李潜赶忙道:“臣正要将此事禀告陛下。”接着将事情的经过详细向李世民说了一遍。
李世民听了眉头紧皱目光如电打量了一番张明塘。张明塘被他的犹如实质的目光笼罩,仿佛芒刺在背浑身颤个不停冷汗浸透衣衫。
看了好一会李世民才缓缓地对张明塘道:“有什么话就说吧,孤不杀你。”
听到李世民的话,张明塘心中大喜暗暗松了一口气连忙拜道:“谢太子不杀之恩。事情是这样的……”于是张明塘便将自己所知道的竹筒倒豆子全都说出来。
原来指使张明塘的并非张国丈而是他府中的二管家张禄。张禄定期给张明塘一大笔钱让他在京畿道、都畿道、山南道、河南道等地的驿站倒卖驿马,买到驿马后便到长安与张禄联系,然后按照张禄的指示将驿马带到指定的地点交给张禄派来的人。这些年累计倒卖战马近千匹。除此之外,经他的手还到灵州从突厥人那里买过走私的战马两百多匹,购买兵甲一百多付,刀剑枪矛弓矢等军械十车。不过这些东西张明塘都只是经手而已最终的去向他并不清楚。因为张禄每次都派不同的人前来与他交接,而且严令他不许多问。
张明塘所说的这些其实并没有多大价值。不过事情非常凑巧就在今年六月二十日,也就是玄武门之变后不久,张明塘去长安见张禄。那天张禄的神色非常不好,没有按照惯常一样吩咐完张明塘就离去,而是要了酒菜与他饮酒。张明塘受宠若惊,自然使出挥身解数劝酒。几杯酒下肚,张明塘试着问张禄为何不悦,张禄大概因为有了几分酒意,便放松了警惕恨声骂道:“太子功败垂成,薛万彻、冯立、谢叔方三个无能之辈竟然没胆子为太子报仇,只杀了几个微不足道的小喽啰便吓逃出长安实在可气。若他们能攻下庭掖宫以秦王妃、子为人质,怎会落的如此下场?”
张明塘听了暗暗吃惊,他小心的试探道:“四叔说的对。只是现在太子已经不在了,日后该怎么办?”
张禄摆摆手,“幸好咱们没在明面上支持他,那些军械战马也没来得及给他。日后还有机会。”
“什么机会?”
张禄神神秘秘地道:“陛下正值春秋鼎盛,一时半会不会大行,这就是咱们的机会。”
“可是秦王已经大权在握……”
张禄冷笑一声,“他若突然暴毙了呢?”
张明塘吓的大惊失色。张禄看到他的样子耻笑道:“瞧你这点出息。想做大事哪个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博一把?成了便封侯拜相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成也只能怪自己命不好怨不得旁人。说吧,你到底有没有这个胆子?”
张明塘立刻明白张禄是在试探自己了,若他露出半点犹豫不决张禄肯定会派人杀他灭口,何况权势富贵动人心,张明塘担着风险为张禄倒卖战马军械已是上了贼船,现在想退也不可能了只有壮着胆子博一把。所以张明塘一咬牙决定豁出去了,“干,当然要干!侄子能过上吃香喝辣的日子都是沾了四叔您的光,以后侄子当然还想跟着您沾光弄个公侯做做也好光宗耀祖。”
张禄很满意的点点头,“嗯,我果然没看错你。你先回去继续想办法倒买驿马,不过最近不要再来长安有事我会派人通知你。”
张明塘试探着又问,“四叔,您说的那事啥时候才干?我都等不及了。”
第一三五章 稳定压倒一切
张禄不语只是着张明塘。张明塘知道张禄对自己还是不放心,于是急不可耐的望着他仿佛等不及要封公侯似的,然而心里却如擂鼓生怕他看出自己的胆怯来。过了一会张禄忽然道:“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张明塘一听大失所望。孰料张禄紧接着道:“一旦朝中发生大事就是咱们动手的最佳时机。”
这话听的张明塘不明所以,只是见张禄已经不耐烦也不好再追问只能忍下好奇心辞别张禄。八月初二,张明塘听到陛下退位太子即将登基的消息立刻醒悟这便是张禄所说的大事了。果然,八月初三张禄忽然派人通知张明塘,让他尽快把这段时间倒买的驿马交给来人。张明塘不敢怠慢赶紧把战马收拢起来,因为青泥驿距离他的宅子最近,所以他最后才去的那里,不曾想正好碰到张希元来挑选驿马。
当时张明塘自以为已经猜出张禄所说的最佳时机便是陛下退位太子登基,觉得张禄所说的大事眼看就办成,他很快就能封公侯了。所以被张希元斥责了几句便勃然大怒命人将张希元绑了。等大事成了自己成了公侯张希元不过是个小角色还不任他处置?
只是张明塘万万没有想到与张希元同来的贺彬之见事情不妙趁乱逃走。贺彬之回到长安时天已经黑了。他没有李潜那么大面子,只能在城外熬了一夜,城门一开便火速赶到兵部。然后便发生了李潜单刀赴会生擒张明塘之事。
听完张明塘的供词,李世民让人将张明塘押下去然后皱眉思忖久久不语。
李潜等了片刻暗暗心焦拱手道:“殿下,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请早做防备。”
李世民望着李潜道:“你有何建议?”
“立刻抓捕张禄。”
李世民摇头,“只有人证没有物证如何定他的罪?”
李潜顿时语塞。
李世民又道:“况且即便抓了张禄又怎样?他若一口咬定这些全都是自己一人所为你能怎么办?”
李潜顿觉丧气。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还伤了一条腿得来的情报竟然没什么用!这让他如何甘心?
李世民见状安慰李潜道:“不必灰心。孤明白你对大唐对孤的一片忠心。这次你带来的这个消息虽然没办法立即抓捕幕后主使不过对孤来说极为重要。”
李潜心中稍宽拱手道:“能为殿下效命是臣的荣幸。”
“此事你辛苦了,回去好好养伤,孤可不想你日后跟药师一样受足疾困扰。”
李潜心中一暖紧接着问道:“那张明塘如何处置?”
李世民思忖片刻,“此人是个麻烦,不过孤答应过不杀他。嗯,就以倒卖驿马的罪名交与大理寺。大理寺那边孤会知会戴少卿。你也交代他适可而止,明白吗?”
李潜点头应下起身辞别李世民。
待李潜等人离开柴绍才道:“殿下是否早已察觉到了蛛丝马迹?”
李世民缓缓点头,“张婕妤一直属意隐太子,此前曾多次在陛下面前中伤孤。隐太子死后孤与玄龄、如晦和无忌等人曾讨论过玄武门之事的善后,无忌主张趁机剪除某些人,不过玄龄不同意。他说眼下大局已定,对于前太子旧部应当从宽处置以便保持政局稳定。孤认为有理,便下诏免除前太子旧部的罪责,并且招揽王珪、韦挺、魏征、薛万彻等人为我所用。”
柴绍立刻明白了李世民的意图,“臣明白了。眼下保持稳定才是当务之急。些许跳梁小丑可等日后慢慢收拾。”
李世民点点头,“李潜还年轻有待磨练。嗣昌,你要多指点他。不要有什么顾忌。”
柴绍明白李世民话中的意思。事实上自从李潜担任驾部郎中以后他就在刻意疏远李潜,这倒不是他对李潜有什么不满,而是怕别人说他与李潜结党。结党乃是最招陛下(也包括李世民)忌讳的事,后人评价东汉由盛转衰的原因除了外戚、宦官乱政,朋党之争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柴绍深知其中的道理,故而才疏远李潜,在此之前他也曾刻意疏远过马三宝。为的就是怕被别人攻讦结党。况且他本人就是外戚若再被人攻讦结党,他可就有大麻烦了。李世民的话给柴绍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他这句话柴绍便没什么顾虑了。
于是柴绍点点头,“臣一定会的。”
李潜出了皇宫直接回家。到了家他顾不得休息先把张明塘叫到书房,将李世民的意思如实转告给他。张明塘听到只以倒卖驿马的罪名处罚他立刻心中大喜,赶忙谢过太子和李潜。李潜派人带他下去好生休息明日一早送大理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