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驿唐 > 第172部分

第172部分(2 / 2)

李世民面sè微赫,点头道:“不错。通过这事的考验,足以表明李潜对大唐的忠心。既然李潜是忠臣,那为何还要羁押审讯他?”

“臣反对。”魏征肃容道。

李世民诧异,道:“魏卿,你为何反对?”

魏征道:“且不论李潜是否是李轨之子,御史弹劾其勾结江洋大盗一事就必须要追查到底。”

房玄龄将李世民脸sè不悦,立刻道:“依贞观律,官员受到御史弹劾应予以自辩,御史也反驳其自辩,最终只有确认弹劾属实才能定罪。魏参政,现在李潜只需自辩即可,无须交与有司审理。”

房玄龄这样说摆明了是在劝架。不过,所有人都知道房玄龄根本劝不住。因为魏征这人是典型的一根筋。想三言两语劝住魏征根本不可能。三言两语将他骂的哑口无言还差不多。房玄龄自己也知道劝不住魏征,他之所还多费这些口舌不过是表表态度而已。

魏征摇头道:“房相此言差矣。贞观律所规定的,准予被御史弹劾的官员自辩,指的是对其施政存有争议的官员。请问房相,勾结江洋大盗与李潜施政有关吗?”

房玄龄顿时哑口无言。事实上,他当然清楚御史弹劾李潜勾结江洋大盗一案是怎么回事。这件案子明显是在翻旧账。所谓的江洋大盗指的就是当初被李潜押到长安来的赵天德等人。后来因为李世民的表态此事不了了之。没想到过了几个月这件事又被人拿出来说事。只是房玄龄明知如此却不好言明,所以对于魏征的反诘他只能拱手一笑,认输服软。

房玄龄不好开口,不代表李世民也不好开口。他看到魏征将房玄龄驳倒,便道:“御史弹劾李潜勾结江洋大盗的奏章我已看了。奏章上说的那两名江洋大盗分明就是八月初李潜从信都抓来的人。若说李潜勾结他们,可为何当初李潜会抓他们?况且在那之前李潜与他们并不认识,如何勾结?”

魏征反驳道:“不然。陛下,李郎中抓他们是在八月初,距御史弹劾他已过了近四个月。虽然在八月初之前李郎中并认识他们,可并不代表在那之后他们不认识,更不代表在那之后他们没有互相勾结。”

李世民怒了,道:“可也不代表他们就有过勾结。”

“所以才需要交与有sè审讯。”魏征不亢不卑地道。

李世民这下更是恼火,口不择言道:“魏征,你为何一再针对李潜,是否因为他当初曾让你难堪?”

魏征脸sè也变了,恼火地道:“陛下,我魏征岂是那种眦睚必报的小人我魏征做事一向只对事不对人。陛下如果相信李潜是清白的,为何不让他接受的审讯?”

长久以来官员都将被捕下狱视为耻辱。汉朝李广因为不愿受刀笔小吏的侮辱,在得知汉武帝要将他缉拿下狱时竟然拔剑自刎。本朝官员也将下狱视为羞耻。李渊当政时也很注意这一点。对犯了罪的重臣、宠臣从来不假手有司审理,而是直接叫过来训斥,训斥完了便宣布处理结果。这也是给那些臣子留几分颜面。

李潜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下狱,本来就很没面子。不过发生了监牢刺杀一事,加上他在刺杀事件的中的超人表现,将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刺杀上。所以,他下狱的事并没对他的颜面造成什么负面影响,反因此事名声更响亮。

但是,若是将李潜交付有司审理的话,对李潜来说不仅将他在刺杀事件中的争取来的加分彻底抹杀,而加重了他下狱造成的负面影响。因为老百姓会说,李潜还是有问题,不然皇帝要让审问他?另外,审案的官员也是人,本身也有倾向性。若他们会错了意,以为李世民将李潜交付他们审问是想问出来点什么,那可就麻烦了。

李世民怒道:“真的是对事不对人?我看你是听到反贼两个字受了刺jī”

魏征听了登时脸sè变得跟猪肝一样。李世民说出这话心里也知道说过头了,只是现在骑虎难下,他只好硬撑着。

房玄龄见状,连忙道:“陛下,魏参政一事早有定论。这么多年来魏参政为我大唐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可要明鉴啊。”

李世民借坡下驴点点头,道:“是我昏了头,一时口误,魏卿且莫要往心里去。”

魏征的脸上稍转,起身长揖道:“臣的确追随过反贼,臣也相信陛下不会因为臣追随过反贼而质疑臣对大唐的忠心。同样道理,陛下若是相信李潜的忠心,为何不能让他接受有司审讯,也好还他一个清白?”

李世民见魏征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份上,纵然心有不甘也没办法再说了。只是,这样一来对李潜可就太不公平了。看来以后得找机会好好给李潜补偿一下才行。

李世民正在思忖日后如何补偿李潜,柴绍忽然道:“魏参政,不知要将李潜交与哪个有司审讯?”

魏征道:“大理寺是司法机关,当然是交给大理寺了。”

“不妥。”柴绍摇摇头道:“刚刚才发生了李潜在大理寺监牢遇刺一事,紧跟着便让大理寺来审讯李潜,无论大理寺能否保持公正,传扬出去都难以服众。”

魏征心里也明白,大理寺出了这档子事,上至大理寺正卿下到狱卒皆已是脸上无光,肯定也不愿再掺和进来徒让人笑话。所以,柴绍说的倒也是实情。他思忖了片刻,道:“既然大理寺不妥,那就交与刑部。”

柴绍摇头道:“也不妥。刑部负责稽核及复审斩监候以上案件。李潜虽被下狱,但陛下刚才也说了,将他下狱只是考验他的忠心,并非因其作jiān犯科,且他勾结江洋大盗的罪名还未确定,所以将李潜交与刑部审理也不妥。”柴绍还有一句话没说,一般来说交给刑部的犯人,其罪名都已是板上钉钉,极少有冤假错案。如果将李潜交给刑部,岂不是给人一个错误的信号?让所有人以为李潜本身就有罪?再说,刑部本身会不会领会错李世民的意思,把李潜往有罪上整?

“那交给长安府?”魏征又道。

“更不妥。”柴绍道:“最近长安接连发生数起命案,长安府衙忙的团团转,哪里还有精力审这案子?”

魏征把手一摊,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不知柴大将军有什么建议?”

柴绍道:“臣建议让陛下亲自审,诸位大臣旁听,弹劾李潜的御史做原告,李潜做被告。”

魏征不悦地道:“柴大将军,你当魏某老糊涂了,这不分明就是当朝自辩吗?”

柴绍摇摇头,道: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