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有山有水有点田 > 第278部分

第278部分(2 / 2)

“为何?”

“师出无名。”三弯眯了眯眼睛,闲闲地道:“如今大晋说得最多的,便是国中小国尽皆臣服之事,大晋再无分封小国,百姓对帝王的崇敬自然也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点。科举取士,天下寒门子弟尽皆称颂,皇帝又早早地善待提拔了你们世代书香的宋家,侧面上安抚了世族,文臣对皇帝也不得不敬服。曾家要想窃国,单靠着十万军力……不,往高了说,顶多二十万军力,是绝对达不到的。”

筱雨沉吟道:“现在不出手,以后便可能出不了手了。”

咸宁帝渐渐羽翼丰满,曾家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绝对不是个蠢的,焉能瞧不出来咸宁帝下一个要动手除去的就是曾家?

咸宁帝再坐大,曾家就真的没有机会了——除非抢先一步弑君。

据筱雨所知,咸宁帝如今还没有子嗣,而他的兄弟也是早夭的早夭,病弱的病弱,圈禁的圈禁,没有能带兵策反的能耐王爷。

若是弑君,控制朝臣的话,还能有一分胜算。但到时候改朝换代,史官仍旧会记下曾家弑君窃国、黄袍加身的过程,天下百姓的唾骂是绝对少不了的。

三弯笑了笑道:“曾家怕是要等着皇帝对曾家出手吧。”

筱雨仔细思索了会儿三弯所说的话,顿时明白了过来。

☆、416。第416章 归属

曾家若真的包藏祸心,想要取而代之,起兵造反便要一个至少能说得过去的理由。可如今曾家师出无名,手上虽然有精兵良将,也不敢贸然出兵。

但要是咸宁帝先一步开始打击曾家,曾家便有了一个绝佳的借口——自保。

想他曾家为朝廷效犬马之劳多年,却飞鸟尽良弓藏,帝王无情要将他曾家弃如敝屣,曾家又焉能坐以待毙?

虽然仍旧是造反,但要是能将这个理由加以修饰,说不定还能博得两分同情。

如今曾家和咸宁帝便处于“敌不动,我不动”的阶段,都等着对方先出招。

“三弯叔,大晋到底有多少兵力?除了曾家军有私军之外,其余的军队呢?”筱雨转头看向三弯问道。

三弯道:“据我所知,拱卫皇廷的禁卫军便只有五千人,京城周边驻扎着一万精兵。这便是大晋京城明面上的兵数。至于其他的,都是各州府领着兵的。大晋开朝以来除了与北汉有过交战,与西岭、南湾、海国都甚少有交战,所以也从未将兵将聚集在一起过,他们都分散着被人统领着,如今瞧着便只是一盘散沙。”

三弯顿了顿,道:“照我看来,如果曾家真的对大晋皇帝宣战,京城被曾家拿下是很可能的。远水救不了近火,即便各州府知道了消息赶来救驾,想必也为时已晚。”

“咸宁帝不像是会将自身置于这般危险境地当中的人。”筱雨凝望着城主府顶上那展随风舞动的白色降旗,轻皱着眉说道:“我觉得,他应当早就在提防着曾家,暗地里必然也会有一些动作……皇家应该有那种武林高手组成的暗卫、死卫,肯豁出性命保护帝王安全的那种组织吧?”

曹钩子倒是意外地看了筱雨一眼,惊讶地道:“这些事情你一个姑娘家竟然也懂?”

筱雨道:“话本里似乎提过,我也只是按照常理来推测……”筱雨掩饰住眼里的心虚,问道:“曹叔,三弯叔,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

曹钩子缓缓点点头道:“大晋皇帝不是庸碌之辈,应当早就想到了后路和退路。”

三弯不耐烦地插嘴道:“筱雨,我们这会儿远离京城,也管不着京城当中的事情。还是想想眼下吧。”

三弯朝着西南方指了指:“我们快些赶到三元城去,据说征南军这会儿还在往南开路,大军即将从三元城城南继续开拔了。”

“三弯叔,我是担心我爹娘……”筱雨嗫嚅道。

曹钩子笑了道:“你啊,平时那般聪明,这会儿却是关心则乱了。放心吧,近段时间内,曾家不会有什么动作,即便曾家有动作,首当其冲的是皇族,你们宋家不会是他们的目标。”

筱雨目光灼灼地望着曹钩子提醒他道:“曹叔不要忘了,我如今为什么会在孟阳城。曾家军是曾家军,还有一个仇暴杀呢。”

说起仇暴杀,三弯便更觉烦躁:“他一个军师,为何跟你一个姑娘过不去?要说她相中了你,这天底下比你漂亮的,比你才学好的,甚至是比你胆子大的,那还不知道凡几,他怎么偏偏跟你杠上了?”

筱雨尴尬地搔了搔头。

她当然不会告诉三弯,仇暴杀乃是平州当年包家才情惊天下的金才公子。

“行了,我们都走到这儿了,还在意那些做什么。”曹钩子站出来打圆场,道:“鸣翠啊,好好跟着你家姑娘,咱们四个人里就属你没点儿功夫了,你可别走丢了啊。”

鸣翠赶紧点头,筱雨拉过她道:“一路牵着我的手,拽着我的衣裳就好,别太担心,我瞧着孟阳这座城里的百姓还不算野蛮。”

紧赶慢赶,六天后,筱雨一行人到了三元城。

比之孟阳城的城中建筑,三元城则显得小气许多,毕竟三元城的城中面积只占孟阳城的三分之一。

“三元城以其城池被三方湖泊包围在中间而得名。”曹钩子细细给筱雨介绍道:“三元城周边的农家,水泽面积比孟阳城多。”

三元城的客栈十分窄仄,一间客房,来回走个八九步便到了头,人要是多些连脚步都倒腾不过来。

因为陆上面积少,农家基本都是在船上生活,而城中的百姓则倾向于将屋子多修筑几层。

但这样稳定性又不见得有多好。

曹钩子道:“三元城亲厚大晋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想向大晋的工匠学习修楼之术,他们不精通建筑,依赖着大晋的工匠为他们修筑高层楼。”

“这些难道都是大晋的保密之术?”筱雨有些意外。

曹钩子点头道:“当然,历法、医道、陶器、造纸等等这些,中原一向是保密的。”

筱雨细细一想便明白了过来。

大晋技术发达,南湾难以望其项背,靠得大晋近一些的羡慕大晋有这样的技术,又加上与大晋人混居,便更加倾向于成为大晋子民——毕竟南湾陆地分散,政权分散,南湾人难以形成一个“民族”的概念,对自己的归属并没有那么强烈。

这或许也是咸宁帝放心让征南将军往南攻打南湾,将南湾列入大晋领土的原因之一。

然而越是往南,与大晋的交流越少,南湾人越是不开化——这仗,可能越是难打。

大晋要靠着这些他们引以为傲的发明创造来吸引南湾人的臣服,这也是一种软战争的手段,当然会严格保密,不会让人将这些技术外传。

“或许,能和大晋相抗衡的,只有西岭了……”筱雨喃喃道。

曹钩子和三弯齐齐望向她,曹钩子眼中讳莫如深:“筱雨何出此言?难道北汉就没有入主中原的可能?”

倒也不是没有。蒙古族不也入主中原,开创了元朝吗?女真族也入关,建立了大清。

只是历史沿袭不一样,政治格局也不同,如今的北汉,还远远及不上蒙古族和女真族。

筱雨摇摇头,老实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曹钩子道:“北汉要想入主中原,除非是中原狼藉,帝王昏庸无能,朝臣骄奢淫逸,百姓生不如死。如今,绝不可能。”

曹钩子嘴唇微抿,没有接话。

三弯看了他一眼,转而问筱雨道:“南湾倒也罢了,不成气候。可海国呢?”

“海国在大海之上啊。”筱雨道:“劫掠商船做海盗倒是游刃有余,可他们生在海上,长在海上,擅长的是海战,到了陆地上,一定吃不消。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