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方面的疑问,李安然也只是给出了一个,相关检查的报告还没出来,希望小组能够先行给出一个大致上的推测,如果能搞出相应的治疗方案那就更好不过了。
面对这样的要求,课题小组虽说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只能先这么处理。好在,相关的描述还算是详细,再加上省中医院本就是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经营方式,被选入课题小组的人又都算得上是专家,所以,在讨论了一番之后还真讨论出了一点东西。
不出李安然之前的诊断结果,杜如晦得的病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癌而且还是肝癌。也难怪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对方在630年正式病发,连一年都没撑过就快速病重然后挂了。在古时候,癌症这东西不但是妥妥地不治之症,而且还因为分不清是良性还是恶性的肿瘤而无法进行正确的治疗。
有了这份并不能百分百肯定的回复之后,李安然就对治疗肝癌的药物进行采购。
虽说瀛洲岛是地处偏远了一些,但对于一个亿万富豪来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借着岛上私人诊扬名义,前后也不过是三个多小时的样子,这批价值不菲的肝癌药物就送到了岛上。
在这批适用于早、中、晚三个不同时间段,并且性质也不同的肝癌药物到达之后,趁机处理了一些产业事务的李安然也没多做停留,在把这些药物分类并且弄清楚使用方法以及重新装瓶之后,随便找了个不要打扰的借口穿越回了大唐。
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人对抗生素类药物没有任何药抗的缘故,又或者是那付经过两人商讨后的药方子确实起了作用,仅仅是过了一个晚上,杜如晦的气色和身体状况又要比之前好上了不少。
如果不是这一次有李安然介入引起了足够的重视,搞不好这位历史名人就会在自觉没事之后,重新恢复工作。这样一来,象历史记载的那样突然病发,然后不治身亡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杜府待了又待了一天一夜后,总算是将杜如晦的病情暂时控制住的李安然,也趁着这个机会将孙思邈这个未来药王给忽悠的答应了关于在格物书院中主持医学培训班的事情。当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为了能让这位未来的药王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计划出一份力,李安然不但将现代时空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中医知识打包奉送,而且还“慷慨”地把一部分西医的基础知识也送到了对方的眼前。
面对这样的诱惑,一心扑在医学上的孙思邈又如何能够拒绝。在搞定了这位,并且杜如晦的病情也确实得到了控制和改善后,眼瞅着上元节临近的李安然,这才闪人忙自己的去了。
第181章坏消息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的飞快。
从杜府闪人的李安然,先是去“长安公交总站”里视察了一下那批驾驶员的学习进度。虽说培训的时间并不久,但好在电动游览车开起来可比汽车方便多了。再加上时速方面也做了限制,又修好了大路,一般情况下还是不会有问题地。
而驾驶员的学习进度也让李安然颇为满意,可能开长途还欠缺很多,但按部就班地驾驶电动游览车在长安城、蓝田县城和商业街之间来回运行的话,却已经绰绰有余。其中还有三个在驾驶方面挺有天赋的,已经在赵二的教导下开始尝试接触皮卡这样的汽车。
在确认了“长安公交总站”足以应付上元节的交通需要之后,李安然又顺道去了商业街、农贸市场转了转。刚刚走进商业街的地界,就因为那满街的大红灯笼、红绸等等装饰物不由自主地生起了喜庆、吉祥的感觉。
这段时间下来,在湘云的主要管理,以及吴承恩、陈伯玉的辅助之下,商业街这边的节日装饰、活动准备、物资配给、交通安排以及广告宣传等方面的事情,都还算进行的很顺利。
特别是广告宣传,早在决定趁着上元节给商业街来个开门红的时候,李安然就已经将后世的那些宣传和促销的手段交给了湘云。让对方根据大唐时代的风俗和习惯进行取舍和修改。毕竟现代时空和大唐时空还是有着很大差别的,万一整出大问题反而不美。
有了这些闻所未闻的商业手段。原本就聪慧的湘云很是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没几天的功夫,甭管是长安城还是蓝田县城,都流传开了有关上元节时,城外兴隆商业街不光是出售各种各样听说过、没听说过的小吃、货物,而且还有很多的活动等等消息。
至于那些富豪、地主,还有身为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也都收到了逍遥山庄发出的烫金邀请函。毕竟,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消费主力军。只要能让这帮家伙满意,这钱是想少赚都难。
除了富豪地主、达官贵人还有平民百姓之外,李安然还通过程处嗣给李世民和一众大臣们送上了请帖。可惜。这帮人能不能来。一直都却没个准信。不过,也不奇怪,毕竟这上元节本就热闹,很容易出问题。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道理懂得人可不少。
连续又忙碌了两天。上元节终于到了。
其实第一天的时候。并非真正的正月十五,而是年十四。不过,大唐的上元节本就不是单指正月十五这一天。而是包含了前后两天,一共三天的时间都属于上元节。
等到了正月十四这一天,在长安城的北门和蓝田县的西门,早早的就有三辆全封闭的电动游览车停在了那里。因为之前就接到了消息,而且之前试运行时也看过几次,对于这种造型古怪的“木牛流马”守城的军卫到也并没有太过大惊小怪。
这些电动游览车的车身上,喷着“长安公交车”的字样。而在车头和车尾靠玻璃窗的左侧,则喷有“贰路”的字样。同时,在靠近上客的门边,还写有一行“长安城北门?兴隆商业街”和“蓝田县城西门?兴隆商业街”的红色大字。
而在商业街这边,早早就穿越过来的李安然,带着湘云、苏小媚、吴承恩等人,对各家店街进行最后的巡视。一些小问题,能解决的就解决。如果问题比较大,那就暂时把牵扯到的项目暂时去掉,尽可能地避免出现问题。
一圈转下来之后,即便是有电动巡逻车代步,一行人边走边看,时不时还会品尝下那些店铺里的美食,结果,不光是走得浑身冒起汗来,这肚子也都吃得饱饱的。
“云儿,快尝尝这个,甜不辣,抹上这种甜酱感觉好好吃哦。”手上拿着一个大纸杯,杯中放着几串刚刚从关东煮店里拿来的小吃,苏小媚还把手上的那串往湘云嘴边凑。
“媚儿,我已经吃得很饱了,还是你吃吧。”之前就已经享受了水煎包、黄桥烧饼、八宝粥等小吃的湘云,半是羡慕半是无奈地说道。
没办法不羡慕,自从苏小媚去了一趟上界之后,这胃口就变得好了很多。而且不管怎么吃,这体型都不会胖。再配合着那些个炼体术,这身材反到是比以前还要好上了一些。
就算抛开这些对于女人来说都很“致命”的好处不说,光是想到同样是道侣,自己却没有享受到同样的待遇,湘云这心里哪怕并不敢对自家的少爷有什么不忿和幽怨之想,但羡慕和嫉妒却避免不了。
“哦,那我就自己吃了,真得很好吃。”将串有甜不辣的竹签在嘴里一捋,就将上面的两枚甜不辣给送进嘴里的苏小媚,一脸傻乎乎的样子,丝毫看不出之前在李安然面前表现出来的聪明,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没心没肺的时候。
这段时间忙于商业街这边工作的湘云,也没想到自己的这位好姐妹已然不同。只是摇了摇头,将视线落在了正坐在前方的某人身上。
为了能够及时的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李安然还特意派人在通往长安城和蓝田县城的新路上,建立了临时的通讯点。利用无线对讲机进行远距离的对话。
等一圈转完之后,李安然就带着身边的这帮了来到了自家主打的酒楼得味楼的三楼临街的雅座里坐下,打算借着这里鹤立鸡群的地势,看看自己这一次不惜重金、同样也花了很多精力的事业,到底能搞出多大的场面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安城和蓝田县城还没开的城门前已经聚集了不少,从附近十里八乡赶来的村民。这些村民或挑着扁担、或赶着牛车,有得干脆只是背了个竹筐,目的吗,自然是想把身上带着的野味、山货、药材、柴火之类的东东,能拿到城里卖掉来贴被家用。
而这些人的注意力,纷纷被停在路边准备带客的电动游览车上的那条巨大的横幅给吸引了过去。可惜,这个时代的百姓,识字儿的真心不多。不过没关系,驻扎在城门外临时公交站点的工作人员还用上了喇叭,将横幅上的内容以及关于商业街的活动不断地轮流广播着。
按说这又是免费班车、又是全面宣传,效果应该很不错才对。只可惜,有句才老话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