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时候,公司就详细的考察了库页岛奥哈和诺格利基附近的油田,大把的美元撒了下去,弄到了很多油井的详细数据,甚至很多废弃油井的数据都被公司弄了个底儿掉。
掌握了各种数据的化工处一帮专家技术人人员,干起来绝对是得心应手。这几个油井就是废弃多年的,当年采油设备落后,所以钻探的深度不够,很多数据都不是很科学,但对公司化工处的专家来说不算事儿。毕竟公司带的钻井设备都是比较先进的,只能比当年钻得更深,储油量更多。
就在化工处天天在井位上紧张钻探油井的同时,其他部门也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供电处共安装了十几部大型蒸汽发电机组和输变电系统,确保登陆点、油井、水源地、炼油厂等地的供电。
两艘登陆舰又往返了几次,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和工程机械,整个登陆点的物资堆积如山。任朝新带领着一支工程队,在登陆点大兴土木,修建了大量的木刻楞,还铺设了通往各个油井的道路。
还在登陆点旁边的特内河沿岸,建立了一个通往各个油井的给水系统。因为库页岛冬季寒冷,他们将水管埋在了地下,并在登陆点和各个油井位置的附近,建立了几个地下储水池,保证了基地各单位的用水需求。
勘探小组还在几公里外的地方发现了一处露天煤矿,虽然储量不大,但是煤层浅,非常适合开采,完全可以满足石化基地目前的煤炭供应。几台矿山机械和十几辆卡玛斯不分昼夜的往登陆点的储煤场大肆运煤。
石化组的技术人员还在登陆点附近建立了一个炼油厂,一共几十个几米高的铁罐,整齐的排列成几排。每个铁罐的下面是一座用耐火砖搭建的土制锅炉。
一根根管子从铁罐中伸出来,组成复杂的管路系统,通往炼油厂旁边的几个储油罐中。因为条件有限,没有现代化炼油的十几道工序流程,但是公司化工处的专家技术人员还是利用现有条件,增加了几道工序,保证了炼油过程中,尽量去除油品中的杂质。
虽然用的都是土办法,但是除了环保方面无法和正规炼油厂无法相比,其他方面都想了各自办法尽可能的弥补,尽可能的练出合格的油品。当然,这也要在设备的运行中不断调试和总结。
油井通往炼油厂几条输油管线也在紧张的铺设中。油井还没出油呢,就先铺射输油管,也就是远东公司能干得出来。谁让他们来自现代呢,知道这几个油井肯定能出油。
库页岛原油含硫量在百分之0。3左右,芳香烃比重大,属于优质原油。而且附近几座油田1928年就开始开采,因为技术水平低下的原因,出油量非常低。但是在现代社会这里年产量也达到了3000万吨。
李明天天坐镇登陆点,负责协调指挥各部门的工作,为大家提供后勤保障。宋涛则是以外出巡逻的名义四处游玩,天天打猎、钓鱼,偶尔还去周围的土著村子做交易,换一些土著们的山货土产,回来打打牙祭。
宋涛今天出去打了一头熊瞎子,和几个特战队员一起用吉普车给拉了回来,惹得登陆点的人都争相来看,宋涛指手画脚的在那里吹牛逼,说他如何赤手空拳打死黑熊什么的。
正在他吹得欢实的时候,李明实在是听不下去了,走出帐篷大骂道:“宋涛,你给我进来。”
宋涛一听是李明,连忙屁颠屁颠的跑进了李明的帐篷。李明冲着宋涛就吼了起来:“你特么天天什么也不干,我就不说你什么了。你说你打猎就打猎呗,怎么还把猎物搬回来了,让大家怎么看你们特战队。别人天天工作那么累,可你天天吊了郎当的,像什么样子。
明天开始你给我去油井干活去,越不说你越登鼻上脸了。一会把那头黑熊送到后勤,挨个油井分一分。人家在油井油井忙了一个多月了,你好意思啊。”
被李明一通训,宋涛也蔫吧了。但是他可不敢和李明对付,公司他就怕两个人,一个是高建国,一个就是李明,而且可能还更怕李明一些。
突然,李明手上的步话机传来了一阵兴奋的喊声:“李明,出油了……二号井出油了……”
这是化工处的处长廖其风,五十岁的老家伙愣是守着油井呆了一个多月。此时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兴奋,欢快的像个孩子。
李明也兴奋的喊道:“老廖,你别太兴奋了,一定注意身体,哈哈……我马上就过去。”
他说完就开始往身上套装备,刚想出去,就看到宋涛还傻站在那里,他笑骂道:“你还愣着干什么,和我去油井啊。我看你怎么一点也不兴奋啊。”
宋涛撇了撇嘴道:“兴奋个屁啊,连出油的地方都门清,傻子都能打出油来,有什么高兴的。”
李明气得指了指宋涛,想骂却没有骂出口,转身气呼呼的走了。原本挺兴奋的李明被宋涛说得也没有那么兴奋了。
但是他还是第一时间赶到了二号井,和大家一起庆祝了一番。李明当即命令,所有的输油管线全部停工,集中力量铺设二号油井的输油管。
二号井出油的消息,让先遣队的所有员工欢欣鼓舞。忙了一个多月,总算是见到油了。几天后通过大家的努力,通往二号井的输油管线全线贯通。
大家还没来得及庆祝呢,一号井也开始出油了,随后的一个月,三号井、四号井都开始陆续出油。登陆点的炼油厂也终于可以开工了。
虽然这几口油井都是低产井,四口油井每天才能出产不到二十吨原油,但是对登陆点的土法炼油厂来说足够了,土法炼油效费比低,不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出油率,满负荷运转一年能生产出近3000吨左右的汽柴油,以及相当数量的燃料重油。
虽然目前的油品质量还不稳定,但随着设备的不断调试,油品质量会慢慢的符合要求。就算是这些品质低下的油品,也可以为公司的农用车、柴油发电机等设备提供燃料。
公司的那艘5000吨俄式军用油船中的柴油已经耗尽,原本一直放置在金角湾的一角闲置等待报废。这回也终于有了新的用途。
它也来到了库页岛,停泊在登陆点附近的海面上,炼油厂炼出的汽柴油和燃料重油通过软质油管输送到油船的几个不同的成品油舱中,成了一个活动的储油罐。(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章东方镇
库页岛几个油井的成功出油,让公司上下都非常高兴。留守在海参崴的化工处专家和技术人员,也全都坐不住了,一个个心急火燎的赶去库页岛。
虽然从现代社会带过来的成套石化设备,现在安装建厂还不现实,但他们也想先把石化基地的基础建设搞起来,哪怕用落后的技术,搞一些土法石化工业也行啊。
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至少还可以培养一些石油化工的产业工人,争取两三年内,让现代社会带来的石化设备有用武之地。
公司对化工处提出的要求也比较支持,决定提前启动库页岛石化基地项目。起码先把架子搭起来,做好基础建设工作,慢慢的开发库页岛的北部油气资源。
为了配合化工处的行动,海军部动员了几乎所有的舰船,开始了远东公司第一次长途迁徙行动。大量的物资、人员和机械设备,一次次的往返于海参崴和诺格利基之间。
整个登陆点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几栋高大宽敞的钢结构厂房已经开始兴建,到处都是车辆机械的轰鸣声。
公司自从登陆库页岛以来,安全形势一直不错,库页岛的土著大多以赫哲族为主,基本没有强大的部落,都是以村落的形式存在,以捕鱼打猎为生,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这些土著比较淳朴,一直对公司到达这里持欢迎的态度。因为公司到了这里以后,彻底的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李明特意让宋涛组建了临时商队,深入东方镇周围数百里,和散居在岛上的土交易。
这些土著人那禁不起现代商品的诱惑,纷纷拿出自己家的珍藏和公司商队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