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用了那太医的药,身上的热退了许多,却浑身酸痛起来。早晨只吃了点燕窝粥,便歪在榻上闭目养神。鸳鸯坐在她的身边,但见她神色憔悴不堪,脸上全无一点往日的光彩,竟像是大势已去之人,于是一阵心酸,便转过脸去,偷偷的捂住了嘴,把眼泪硬硬的逼回去,方回头陪笑着说了几句宽慰的话。
“姑娘好生养着,老太太又让奴婢给姑娘送了西洋参来,还有这上等的燕窝。老太太心疼姑娘跟什么似的,如今姑娘就算是为了老太太,也要好好地保重自己的身子,姑娘说是不是呢?”
黛玉便惨淡一笑,轻轻点头:“姐姐的话我都懂,姐姐回去跟老太太说,我已经好多了,早起也吃了点胭脂米的粥,虽然因昨晚发热的缘故如今身上酸酸的,不能去给老太太请安,但风寒已去,想来着病也去了大半儿,等我歇过这一天,明儿若是好些,便去给老太太请安去。”
“姑娘好生养着,老太太说了得了空儿便过来瞧姑娘。”
“这却不敢,老太太有年纪了,怎能让她老人家跑来跑去,姐姐一定替我劝着,请老太太也务必保重身子才好。”
鸳鸯又同黛玉说了一会儿话,见她有疲倦之色,便告辞出来,自去回贾母的话。
却说贾政当日聚齐重门客相公,让宝玉贾环等人各做《姽婳词》一首,原也是迎合圣意,粉饰繁华,为子孙谋求前程而已。不想宝玉果然不负重望,一首诗不但引得众门客的好评,就连京城几位相熟的王爷国公,也都说宝玉这诗很好。贾政便寻了个机会托人把这诗呈送御览,果然龙颜大悦,深深地褒奖了一番。
贾政得了消息,更是心中宽慰。恰好今日圣上口谕,点了贾政外差,却是南下巡查沿海一带的海贼倭寇之事。贾政便说宝玉也大了,很该跟着出去历练历练。便商议了王夫人,这次出门要带着他一起去。
王夫人纵然有万般的不放心,因心知贾政这也是为了宝玉能够更快的出人头地而做的打算,便回了贾母,叫了袭人来,告诉她用心打点宝玉出门的东西,过几日老爷放外任,让宝玉同行。
袭人听了,又惊又喜,暗道宝玉从此更加出息,自己的苦日子便也熬出了头。于是回来怡红院,招齐了丫头们,让他们分头打点宝玉所用之物,自己总揽全部,更加用心。
宝玉因听说老爷要他出门,心中便闷闷地,一来他自小怕贾政,如今更要时时刻刻跟在他的身边,岂不像一只鸟儿关进了笼子里?再者他最烦经济庶务,此番跟去,自然日日跟那些禄蠹打交道,哪里有在家里半分的快活?且最最关键的,如此一来,他便要跟林妹妹分开许久,每日不能相见,一想到这个,他便更加万分的不情愿。
无奈这次贾政是铁了心,王夫人更是在一旁帮衬着,贾母因知道此事干系到宝玉的将来前程,纵然不舍,也阻拦不得,于是只得劝他:“好生跟了你父亲去,你也不小了,也该像个大人才是。你这一去出息了,等回来我就做主,给你成家,如何?”
“老祖宗,你是最知道我的心的。果然我好好地回来,老祖宗可莫要忘了这话。”宝玉一听,只要这次能哄得老爷开心,一回来便可以跟林妹妹成婚,那颗心便又从泥潭里飞到了天上。一时间高兴地手舞足蹈,拉着屋子里的丫头胡言乱语一番。然后从贾母房里退出来,便直奔潇湘馆。
黛玉听宝玉因诗词得到圣上的褒奖,便更加笃定了他从此将于风口浪尖之上,又听他要随舅父出远门,一颗心便如落地的水晶,粉碎粉碎的。
痛到极致,黛玉反倒没有一滴眼泪,只怔怔的看了宝玉半晌,方从嘴里挤出一句话:“出门后,你定要万分小心,多多保重。”
“是了,这个我自然知道。只是你也一定要保重自己,千万别在哭了,那药你也按时常用,饭也自己劝着自己多用点。好妹妹,你放心,等我再回来,咱们便可以长长久久的在一起了。”宝玉说着又忘了情,伸手把黛玉的手握在手心里,定定的看着她,虽有千言万语,都在这最后一句:“长长久久”里面了。
黛玉一时哽住,咬着苍白的唇泪如泉涌,这一哭,似乎要把这一辈子的眼泪都哭出来似的,顷刻间一方帕子便已经湿透,任凭宝玉再怎么赔礼道歉,温言款语,她总也止不住。
一时宝玉手足无措,便在屋里来回的踱步,紫鹃闻声赶来,先劝着宝玉走了,方回来劝黛玉。那黛玉倒也奇怪,宝玉一走,眼睛里立刻没了眼泪。呆呆的做了半晌,又自己面向里躺下去。
紫鹃见她无事,只当是又睡了,便拿了针线坐在一边,慢慢的绣着花儿。
宝玉出门那日,黛玉因病不能到前面来送他。便差了紫鹃过来送他,只把当初宝玉给她的两块写了字的旧帕子悄悄地塞给了宝玉。宝玉心中一动,便暗暗地收好。深深地看了紫鹃一眼,转身出门,出大观园而去。
紫鹃心中亦有几分不舍之情,待宝玉转过夹道,没了踪影方才转身,抬头却见袭人站在自己身后,于是笑骂了一声:“你这蹄子,怎么一点声音也没有,悄悄地跟在别人身后,什么意思?”
“哟,是我错了,把我们紫鹃姑娘给吓了一跳。”袭人似笑非笑的看着紫鹃,紫鹃却不理她,只回身往潇湘馆走去。
第04章 捕风捉影闲言碎语
紫鹃瞥了一眼有些莫名其妙的袭人,转身回潇湘馆去,袭人却瞥了瞥嘴,轻声啐了一口:“不长眼的小蹄子,就凭你也敢往二爷的身前贴。”说完便转身回去,却并不去怡红院,只往王夫人的上房走。
宝玉出了大观园,先去了贾母房里跟贾母道别,然后才来王夫人跟前,却见袭人也在,心中便有些感动,想袭人终究是与别人不同的,这个时候,她竟然会来这里送自己。但碍于王夫人面前,宝玉也不敢放肆,只上前跟王夫人行礼,请母亲的训导。
“你随身的东西都是袭人给你打点好的吧?”王夫人看着宝玉,只淡淡的问了这样一句话。
“回太太,是的。”袭人忙在一边回话。
“宝玉,你袖子里是什么东西?”王夫人瞧着宝玉的袖口,因见一块松花色的帕子角,玉手皱着眉头说道:“你如今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毛毛糙糙的?叫老爷见了,又要说你衣冠不整。”
“啊,是。”宝玉慌忙抬手,用手把帕子往里面掖了掖。
“怎么出门还拿着半新不旧的东西?袭人也太粗心了。”王夫人不满的看了一眼袭人。
“回太太,原是给二爷预备了新的,只是不知这个是二爷从哪儿拿出来的,奴婢却不知道。”
“恩?拿来我瞧瞧,什么好帕子值得你这般不舍?”王夫人抬起手,只等宝玉把帕子交上来。
宝玉无奈,犹豫了半晌,终于把帕子拿出来,交给王夫人。
“这都写了字的,不能用。你带在身边做什么?”王夫人虽然认识几个字,于诗文上却是不通的,因见有字,还以为是宝玉所题。
“不过是两首好诗,因喜欢她的韵律,所以带在身边。”宝玉忙陪笑道。
“哼,可见你平日不好好学习,索性连这个也作弊。叫你父亲知道了,又该锤你了。”王夫人淡淡一笑,便把帕子扔在脚下的火盆里。宝玉惊慌,待要去捡,那火盆里直窜起一股火苗,已经把帕子烧成了灰烬。
宝玉连声叹息,王夫人却正色道:“从今儿以后,你便是大人了,跟在老爷身边,不单要注意保养自己的身子,还要照顾好老爷的身子,方才是为人子女之道。莫要调皮不懂事,惹得老爷心烦,莫要任性妄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