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葬宋 > 第123部分

第123部分(2 / 2)

在李梓发率众死守下,昼则随机应变,夜则鸣金鼓劫寨骚扰。就连塔出都说:“城如碟子大,人心乃尔硬耶!”

遂亲至城下谕降,却遭到城上大骂。一时间弓箭齐发,几乎就射中塔出本人,塔出大怒,从南安县城南发起进攻。连续力攻三十五日,死伤数千人,仍然不能攻克。

最后城内无粮,在塔出承诺秋毫无犯的情况下,县尉叶茂出降,元军那时正急着追赶文天祥和收复广州,所以也没有在那里再做纠缠。但是元军一退,李梓发、黄贤等人又复起义。坚守如故。

一直等到崖山战结束,江淮行省参政知事贾居贞又往谕降,得到的仍然是城上一片谩骂,碍于名将塔出都拿这个县城没有办法,贾居贞没有轻易做出攻击的决定,等到南安县戒备之心力慢慢的放松下来,又遥相呼应福州行朝建立发出的诏书,推举李梓发为县令。声势慢慢变大的时候。贾居贞才命方文等进攻。

但毕竟是塔出都无可奈何地方,方文等人又由于杜万一的白莲教谋反之事耽误了许多。至今南安县还在大宋人的手里。

可是,自在去年杜万一被剿灭之后,贾居贞又把重点放到了南安县,再则运用封锁周边的慢刀割肉的办法,使南安城缺水缺粮,现在越来越难以为继了。

而这次王阿强带来的人正是黄贤,因福州行朝建立的时候,诏书上曾经说过,只要是响应诏书者,若是有难,行朝必倾力援救大宋子民。所以南安县公推黄贤前来求援。

姜明皱了皱头,南安县的事情他知道,当时李梓发传回响应书信时,他还对着地图惊叹了一番。南安县抵触江南西路的南安军。距州大约两百余里路程。而且隔着大~岭梅关和广南东路的南雄州相望,距离南雄州的保昌也只是百余里路程。正是陷入元军的重重包围之中。能坚持到现在真的是哪能可贵了。

不过距离那里最近的汀也要五百余里,而在广州、英德一带的王道夫和凌震更是隔着韶关,想要过去救援几乎是不可能的。杀入进去,不知道要牺牲多少将士的性命。

更重要的事情,是现在方正处在休战的状态,莫说汀州的黄去疾绝对不会为了南安县受困的大宋子民牺牲自己的士卒。就算是他愿意,能杀过去不能那也会是一个难题。就算是能杀过去。肯定被正在和谈的留梦炎等说成是破坏和平,冠以没有诚意的名声而大肆宣扬,正好落人口实。

看着满脸渴求的黄贤,姜明叹叹气,让王阿强先领着他去休息一下,关于救援的事情他要好好的合计一下,救援是必须的,否则就此事情,诏书一事就算是白发了。造反是要承担风险的,没有一个坚强的后盾和依仗是绝对不行的。

这次不做出一个姿态,以后谁还会听你的呢?别看就汀州的黄去疾不会去救援,但是福州这边没有动作的话,他可能就会心里惶惶不可终日。生怕那一天自己也被抛弃掉。

人心是很重要的事情,送走依依不舍的黄贤之后,姜明好像仍然能看见黄贤那充满希翼的目光,他们抗元那么久,若是一旦城破,想有一个下场是不可能的,这可是全城上下万余人的性命保证唯一的希望啊。

姜明在房间内不安的走着,一直鸿儿离去也没有留心,就在那里一直的想着,要找一个既不落人口实的借口,而且要救出南安县的抗元英雄。

说实话,他十分佩服关于南安县人的抗争精神,虽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人若是没有了精神,不过是徒具躯壳的行尸走肉罢了。话讲到最后,人心的坚强远比深壕高垒管用的多。

姜明也想就此树立一个抗元的楷模,做出朝廷不会放弃任何子民的姿态。将百姓之心都牢牢的聚拢在福州行朝的周围,那么以来,元军在江南就会寸步难行,举步维艰。

他慢慢的想着,一个计划在他的心中形成,忙命人将王阿强叫过来,安排了一番。(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第一百一十章 祥兴四年(上)

宋祥兴四年九月初八,也就是元朝的至元十八年九月炎一行人在无人欢送的情况下,从福州城东门坐船离开。

和谈的结果是要看双方手中的筹码而动,在很多因素的影响下,顺昌王朝和福州行朝的谈判很快的就有了结果。

之后,行朝随即发出告示,宣布和谈破裂。大宋不承认顺昌王朝的正统,只是蒙古人用来分裂大宋统一的手段。同时,宣布在开封行朝的幼帝不是皇室正统,而真正的太上皇帝现在已经被救援到了日本国暂时避难,不日即将回到福州行朝。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情分上,留梦炎等人当然知道没有再谈下去的必要了,虽然忽必烈曾经下过命令,要在一段的时间之内江南保持和平的状态。但是福州毫不纠缠的就将其驱逐出城,没有了和谈下去的希望,留在福州就没有人保护他们的安全,那么再留下来,不被一些爱国人士撕裂成碎片才怪。

所以只能匆匆的离去,由水路直到南剑州,然后再返回开封城。

姜明却是站在头上目送着他们离去,鸿儿一声不响的站在他的后面,眼里却充满了惑看着他的背影。

知道此刻身后的鸿儿想么,只是姜明不知道怎么解释才好,索性就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只是不敢和鸿儿对视而已。他知道鸿儿一定想问,既然在开封的真是幼帝,为什么要公布一个假的结果呢?

就和百官在堂之上听说幼帝现在已经到了日本时的表情一样么的惊讶和惑。大家都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太师会有如此深的心机。对日本的援助是年初的事情吧,那时候有很多人还在埋怨,现在福州行朝自顾不暇,为什么还要理会他国之事呢?现在却做恍然大悟的模样。对于姜明的看法又高看了一眼。

所以对于和谈作罢之,没有任何人有异议的通过,既然汴京的那个是假皇帝,之事忽必烈临时拉出来摆门面的傀儡,再和谈下去,不是有失朝廷的体面吗?

而明所要的也正是这个效果,至于在开封的皇帝是不是皇室正统于他来说没有什么两样他的眼里,皇帝不过是众人树立起来的精神领袖而已,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乱世之中,作为一盏明灯使用是最好。

在黑暗之中。若是有一盏明灯以:大家指明方向。让天下人有了目标果有两盏灯存在地话。难免就会令人不知所措。无所依从了。

尤其是在对方有些手忙脚地时候。更加应该当机立断。打碎另外一盏明灯。可以使更多地人看清形势和坚定立场。

因为在祥兴四年中。发生了很多地事情。使姜明下定了决心。

首先都大军如约而至。在忽必烈正在整肃经济地时候然挥师东征。本来就在阿里麻里和也迷里之间徘徊地海都大军四月间突然兵分两路由西而来。一路由海都地长子察八儿率领十五万大军阳翟诸王部直击而出。直扑称海城。在那里站稳脚跟后。直扑和林。

而另外一路由海都亲自率领十二万大军。过阴山直扑彰八里和别失八里。攻下哈密力城之后亦集乃城。一直和北路地察八儿保持平衡状态。往大都地方向袭来。

一路上势如破绣。攻无不克。首先是亦集乃城轻易地被海都地南路大军拿下。因为那里地驻军有一半都被阿术带走追击那伪装成海都主力地察合台后王八剌、术赤后王地联军。防卫并不算是森严。才被海都轻易地得手。

而察八儿所率领的北路大军却受到了一定?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