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一搏了。
“是~~”言子欣不满的看了下皇甫晋,什么嘛,要人家说还这般表情,好像人家欠他几百万一样。
不过接下来言子欣还是依照自己的想法跟皇甫晋说了一遍,至于要不要照着言子欣的意思去做和到时战略如何应对就要看皇甫晋的意思了。
“依照地图上的形式来看,寅国的地形处于劣势,也就是说为了将自己国家的势力扩大就必须借助启国来做后盾。蜀王说要和诸葛侯联手进攻天都,实际上就是要诸葛侯所在的启国先做替死鬼,依我看蜀王应该在启国进攻天都的同时会派出另一支强大的队伍去强占启国,从而扩大了自己国家的势力,也好做渔翁之利收取战后的天都。”言子欣看着地图上的形式来判定,不过说真的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的是真是假,但依照历代的史书记载的,各国间的关系都是靠互相残杀这样的局面发展的。
“……”皇甫晋只是认真的听着言子欣解说,他认为言子欣说得还真是符合寅国日后的发展,再说蜀王这人奸诈,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和启国联手做那么大的牺牲的,被言子欣这样一点,皇甫晋还真忘记了这样一点。皇甫晋没想到言子欣说起兵事来是那么井井有条的,看来是自己小看这女人了。
“所以说天都的兵队要分为三大强队,一支队伍要镇守在城内护首,一支队伍则对抗进占的启国和寅国,还有一支强队则潜伏在启国对抗寅国士兵。我猜寅国进攻天都的兵马不会是很大的,他们只是做做样给诸葛侯看的而已,其实最强大的还是霸占启国的兵队,所以那支派往启国的一定要是最强的队伍。守城队伍也要做好戒备,预防寅国的偷袭。”
“没想到你区区一位女子之家竟对兵事是如此了解。”皇甫晋发自内心的称赞。言子欣所说的实际是布下了一个天罗地网。
“当然。”言子欣也不跟他不好意思的。
现代的历史都是阐释古代的战略如何的,只要利用现代人所作出的阐释,古代的兵事应该不成问题,况且古代的发展都是一个模样的,强食弱肉,互相残杀,说真的很难找出一个从不侵犯他国领土,不使炸的的国家。
“这确实是一个好的计谋,可是会如她所想的那样么?”李昂逸知道这次的战争非常重要,可是言子欣说的也对这次战役很有帮助,但会像她所说的那样吗?
“可以试一试,成功的话天都就会扩大了势力,失败了损失也不大。”皇甫晋想了一下,言子欣的办法确实有这样的目的。派出去的精兵如果得知寅国不是去强占启国的,那么他们的战斗力还是可以保存下来;在城中与于启国和寅国士兵战斗的另一支精兵可以利用声东击西的办法从而达到死伤降低,同时也可以给两国的士兵来个精神受挫。越想这办法越好。
“嗯,看来这办法还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昂逸佩服的说着,说真的他还真是有点佩服言子欣呢,在天都还没有哪个女人会有这样的头脑去大胆想象的。
“到时天都一定会达到目的,从而扩大疆土的。”皇甫晋野心博大,为了先父留下来的江山不再受到威胁,皇甫晋就只有慢慢扩大势力,强大天都了。
……………………………………………………………………………………………………
“今日,众位忠臣可有边境上的事情启奏?”大殿上,皇甫晋坐在高高的龙椅上问着下面的众臣。
“启禀皇上,根据刺探的回报,寅国和启国已经谈好联手的方案,有可能会在这月下旬左右进攻我朝。”说这话的是谕令将军,这将军年少有才,经过层层拔选,最终委任天都将军之位,时年仅有十九。每次出战,他都是全胜而归,屡获战功,所以这人是皇甫晋最器重的人才。曾经谕令为了报答皇甫晋的恩义,立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誓言,意思是说要誓死捍卫天都,忠贞不二!
“嗯,那么谕令将军可有什么对策应对这次的战役?”皇甫晋只想问问他,也好采纳下他人的意见。
“这,臣尚且还未想到万全之策,毕竟这次战役关系到民心,不能动硬。”谕令将军近日都在想该用什么样的计略迎战,可是怎么都想不到有什么好法。要是平时,水来则土淹,兵来则将打就可以了。
“嗯,那谕令将军你这次主要负责训练精兵,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三支最强大的队伍。”皇甫晋想照言子欣的办法去做。
“是。”谕令将军不明皇甫晋为什么要这样做,既然皇上都这样说了,应该皇上有什么好的办法对应吧。
“启禀皇上,关于这次闹荒的之事,百姓一直想朝廷能早日发放赈灾之物。可粮库存量不足,恐怕很难办妥这次灾荒。”君尚为丞相说着,这次荒灾令民心动摇了,所以还是尽快禀报甚好。
“国库已经没够多的粮食了么?”
“对应这次灾荒则足以,但发放了恐怕……”君丞相恐慌的低着头,要是还有下次那该怎么办?
“那就先发放给百姓,粮食等进缴就可以了。首任就是要安抚恐慌的百姓。”皇甫晋想了下还是发放吧,粮库已经很久没进缴了。
“是。”看来皇上还真是关心那些百姓,明知国库储量不多还从国库发放,实际上,可以从其他地方的百姓中缴纳出一些粮食的,但皇上却没这样做。
第十二章谁出的馊主意
“谕令将军。”走在御花园的皇甫瑄看到谕令从她的正面走来,兴奋的叫着。其实嘛,皇甫瑄对谕令早有意思的了,只是从未对谕令表达过。话说她没对谕令表达过自己的情意,但谕令或多或少都是知道点那是什么意的。
“臣参见公主。”谕令听到皇甫瑄的叫唤,马上上前去行礼。
“关于这次的战役,谕令将军你辛苦了。”皇甫瑄都不知道怎么和谕令说话才好。
“这是臣的职责。”谕令依然是以礼相待。在天都就是这样,比自己身份高的人就要尽到礼数。
“嗯,这次你,打算会从边境迁回大都吗?”皇甫瑄小声的问着,其实她是想谕令回到大都生活的,这样也可以和谕令的距离拉近一点。曾经几次皇甫瑄都要求她哥哥皇甫晋让谕令回到大都生活的,但皇甫晋每次都会说谕令身为天都将军,在边境驻扎也是尽他的职责所能,若是在天都,那么将军这个称号还衬得上谕令么?那百姓会如何看待这位自称是将军的谕令?这样的话一出,皇甫瑄就没辙了。
“臣自觉得在边境生活的很好,再说皇上这次命臣练兵待战,所以,回天都之事待日后平定他国之乱再做定夺。”谕令自觉为朝廷报效是最为重要的,而儿女之情还是日后再说,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委任,迎接三国间的战役。
“你……男儿志在四方,以国家为己任也是好的。”皇甫瑄每次都会听到谕令这样的回答都觉得很郁闷,刚才美好的心情瞬间消失不见了。怎么这人就那么不解风情,一点情趣都没有的呢,难道他不着急儿女之情的么?像人家李昂逸这样多好,只不过皇甫瑄只当李昂逸是哥哥看待而已。
“若公主没别的事,那臣先告退了。”谕令只想把皇上交代的事情尽快做好。皇甫瑄望着他颇长挺拔的身影,落寞寡欢的道:
“秋儿,是不是谕令将军不喜欢我呢?”
“怎么会呢,公主您这么美丽娴熟,将军怎么会不喜欢您呢,是将军太不识抬举了。”秋儿当然是护着主子的了。
“可是刚刚他好像有意要避开我一样……”
“放心吧公主,一切有皇上替您做主呢,将军他是跑不掉的。”
“欣儿见过公主。”言子欣见皇甫瑄落寞的来到太和殿,看她的心情应该是不怎么的好。
“唉,欣儿啊,你说为什么有些人爱理不理的呢?”皇甫瑄来到大殿就坐了下来,问着言子欣。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皇甫瑄已经和言子欣混熟了,现在她们俩还成为了一对好姐妹呢。
“这,公主说的是什么样的人呢?”言子欣不明的问道。看来皇甫瑄一定是遇到爱情方面的事情了。
“就是谕令将军啰。”皇甫瑄想都没想的就道出口来。
“谕令将军?”那是哪位将军?言子欣可不知道谕令是谁。因为她刚来这里不久,对天都的人物完全是一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