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2)

赵一浩点点头说:

“那边的事还没完嘛,事情还很复杂哩。”

他将三江的情况作了介绍,苏翔听后仍坚持自己的意见,说:

“我建议这一段你暂时不要下去。三江的事叫剑非跑一趟也行。”

赵一浩说:“剑非也离不开,我看这样吧,叫考察组先回来汇报汇报再说。”苏翔听了很高兴,说:

“这样很好,有什么事好商量。”

赵一浩从省政府出来回到家里,田融已经下班回来正等着他吃晚饭。他一进门她便迫不及待地迎上去边替他脱上衣边问:

“怎么样哪?”

赵一浩笑道:

“没有什么事儿,没有什么事儿。”

他一连说了两句没有什么事儿以安定她的心,田融却将双手揽住他的双臂将头靠在他的肩上,带点儿嗲气地责怪道:

“没有事儿,没有事儿,你就会说没有事儿,那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哩?你在骗我!”

那表情只有闺房中才能见得到的,大学历史系讲师啊,当然,她同时又是女人,一个情感丰富年近四十岁的女人。

赵一浩被感动了,他干脆一反身将她揽在怀里,轻轻地吻了一下,轻声细语地对她说:

“没事就是没事嘛我还骗你!”

他于是简要地告诉她回来晚了是因为去了省政府。至于和考察组谈话的内容,特别是那些比较敏感的问题,他没有告诉她。这是一种下意识的行动,但也可以说是有意识的行动,工作上的事一般不拿到家里去谈,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她知趣地不再多问,特别是不再去抠那些细节,再问他也不会说的。但她确实有些放心不下,说:

“他们没有目的来干什么?旅游!”

他依然轻声细语:

“别再去想它哪,管他们来干什么哩。吃饭去吧,我肚子饿了。”

她无可奈何,只好说:

“好吧,吃饭去,我给你准备了好吃的,还准备了酒哩,喝两杯。”

赵一浩又一次被感动了,笑道:

“还准备了酒?给我压惊呀!”

他一般是不喝酒的。

田融说:

“去你的,压什么惊嘛,是想到你这两天辛苦了,省城三江,三江省城马不停蹄,回来就没有休息过,解解乏吧。”

赵一浩情深意浓地笑道:

“好,多谢夫人,小生领了!”

两人亲妮依偎着朝小餐厅走去。

她边走边说:

“不要被那位张老的几句安慰话迷住了,两面派的人多得很,你现在走了合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哟!”

赵一浩说:

“要是有事防也无法防,我还是那句话,身正不怕影子歪。有了这一条就无所畏惧。”

田融不以为然,说:

“还是想得复杂一点好,翻开中国的历史,冤假错案还少?”

赵一浩笑道:

“你扯得太远了!那是历史,现在都什么年代哪?”

田融对丈夫的说法不以为然:

“历史怎么啦,历史和现实是有线相连的,这就叫传统。社会意识、伦理道德、是非观念、政治手段权术、正的负的都代代相传。历史重演的事还少啦?不要忘记批‘党内最大走资派’还是昨天才发生的哩!”

赵一浩情知妻子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但也太出格了,怎能将现在和“文革”以前相提并论呢?于是他说:

“看你扯到哪里去了,不要忘了现在已经是八十年代。”

田融并不退让,说:

“八十年代又怎么样,一心一意想回到‘文革’以前去的大有人在。他们这么想当然也就会这么干的。”

“怎么能这样说呢……”

赵一浩刚说了这么半句,“红机子”响了,田融伸手拿起话筒:

“喂,你那里?哦,周部长,你好,在,刚回来,请等一等。”

她将机子递给丈夫:

“周部长找你。”

赵一浩接过电话:

“喂,剑非吗?我刚从苏翔同志那里回来吃过晚饭,还准备给你打个电话。”

周剑非说:

“刚才我接到吴泽康的电话,三江那边出现了一些情况,他建议回来汇报汇报。我说,你们明天就要去。”

赵一浩皱起了眉头,说:

“苏翔同志不同意我马上去,这样吧,你打个电话,叫吴泽康和考察组回来汇报汇报再说。”

对方说“行,这样好!”便挂上了电话。

赵一浩也挂上电话,无可奈何地向妻子两手一摊:

“看吧,哪有时间去想那些多余的事,我们比不得中央,这里的政务、党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接一个的事务。我们成天在事务堆里爬来爬去,既没有时间去掌握全国乃至世界的信息,更没有时间去根据所获得的信息作点分析判断。判断了又有什么用?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啊!这样也好,少了许多麻烦,反正我们执行的都是上级的。”

田融没有吭气,她在琢磨丈夫这段话的内涵。她隐隐感到话中有话,一时琢磨不透,也难以对答甚至说上几句安慰的话。

龙志毅《政界》

陈一弘带着一身泥泞回到家里。

他是三江市的中共市委常委、副市长,分管农业和财政。三江市除了三个城区,八个县都是农业县,其中的两个县属于贫困县的行列。陈一弘既然分管农业,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八个县里转。除了市委、市政府开会或者财政上需要他表什么态,签什么文件,很少能在机关找到他。

这天下午他正在临江县何家渡的水利工地上,忽然接到通知要他当天赶回市里,省考察组要找他谈话。他感到很意外,两个多星期以前,省考察组刚到的第二天就找他谈过了。而且那是一次长谈,整整花去了半天时间,要说的话都说了,要问的问题考察组也问过了,还要谈什么呢?这次考察组是为了调整充实市级班子而来的,变动的面并不大,主要是补选一个市长,与此同时再充实个把副职,如此而已。按常规这是不难解决的,这次却有些反常,考察组已到达两个多星期一直未走,根据常识推断也许在人选上发生了分歧,所以才来了个第二次谈话?他本能地不愿回去,甚至埋怨考察组缺少判断力。但也无法,既然来了通知,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