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芝麻官悟语 > 第24部分

第24部分(2 / 2)

人生犹如一座绵延不断的山脉,它展现着跌宕起伏的峰峦;人生犹如一个滚滚向前的车轮,它有着此时在上彼时在下的轮转。这些都说明,人的幸运与背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转换的,一时命运的不佳,不等于一世命运的不济。尽管人们都爱用“万事如意”这一喜庆之词来祝愿自己的亲朋好友,但背运还是要降临在一些人的头上,诸如高考落榜、婚恋失意、怀才不遇、权位失落、遭受诬陷等等。据社会学家的调查,没有人一辈子都交好运,也没有人一辈子都走背运。

人生自有其沉浮,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一份悲伤。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福也好,祸也好,都要淡然处之。清代名臣曾国藩在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写过这样一段诗句:“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诗中的“屠羊说”是说有个宰羊的屠夫,他曾帮助楚昭王恢复失去的天下,但楚昭王复国后再三请他做官都被他谢绝。他说,大王丢了国土时我也丢了宰羊的工作,现在大王重登宝座,我又操起宰羊刀,恢复了过去的一切,这很好。曾国藩借用这一典故告诉弟弟:你知道我为何在办公室的左边摆满了朝廷的奖状,右边放了一大堆告发和咒骂我的信札吗?人世间的事本来就如天平一样,这头高了那头就低,既不因有了功就忘乎所以,也不能被人骂了就垂头丧气。只要效法“屠羊说”,乐观豁达,把一切看开了,荣誉也罢,诽谤也罢,都不过是蓝天上的一片浮云,一会儿就会被风吹散,成为往事。蓝天依然是蓝天,只剩下碧空无垠,浩海无边。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形象的比喻啊。

沉住气成大器(2)

沉住气,升华

我们在工作中,如果遇到逆境和挫折,一定要注意升华。升华就是面临逆境和挫折时,不是一蹶不振,而要唤起一种精神,尽快跳出烦恼,摆脱不良情绪,昂扬斗志,不屈不挠,积极进取,重塑自我。在逆境和挫折面前不消沉,不气馁,而是憋足一股劲,更加坚强、更加谨慎、更加辛苦,干出样子让人看。

每个人在自我生命的内心深处都蕴藏着一种潜力和智慧。这种潜力和智慧只有在被折辱、被讽刺、被嘲笑、被欺凌、被诬陷、被围困时才能最充分地爆发出来,才能最机智敏捷地表现出来。那么,这种情绪上的由消极变积极,心态上的变被动为主动,应源于升华。有志有为的人面对挫折,一定是自信坚强,不甘消沉,愈挫愈硬,愈斗愈勇。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树立了逆境面前不屈不挠的光辉范例。有一位外国人分析了他三起三落的传奇经历,做了一个非常形象有趣的比喻,叫做“皮球的反弹”。拍皮球时打击力量越大,皮球反弹越高。江泽民同志说:“邓小平同志不仅以他创立的光辉的革命理论指引着我们,而且以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革命风格感召我们。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体现在他全部革命实践活动中,体现在他‘三落三起’的经历和他勇敢地开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的进程中。当他受到错误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坚贞,对我们的未来抱乐观主义。”从邓小平“三落三起”这种传奇式的经历中,我们深深感到,只有那些身处逆境而沉住气、不消沉、奋起搏击的强者,才能成就大业。

翻开历史,古今中外成大事者都不是一帆风顺,都经历过艰难曲折。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举出许多例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就司马迁本人而言,也是在遭遇迫害之后发愤著书,因完成《史记》巨著而彪炳史册。我们有理由坚信,低头无妨做大事,耐着性子把事做稳,在小处忍让,可在大处获胜。

无论做人做事做领导,都需要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巴尔扎克也说过:“困难对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才是万丈深渊。”逆境有两重性,既可毁人,又可炼人。它能使弱者消沉而自毁,亦能使强者升华而自强。

沉住气,除制怒、达观、升华外,还有冷静、坚持、平衡等等。当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沉住气,保持沉着冷静,做到猝然临之心不惊,身处剧变神不慌,以清醒的理智,做出迅速、准确的反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化险为夷;当目标或目的没有达到时,要沉住气,坚持忍耐,等待机遇,克服困难,继续努力,不达目的不罢休;当遇到暂时失利时,要沉住气,平衡心态,正常发挥,靠毅力咬紧牙关,一步步挽回败局,转败为胜。

制怒、达观、升华以及冷静、坚持、平衡,要靠自己的长期修养。要想沉住气,就得修炼自己的意志力。顽强的意志力,要靠自己长期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人生经历来磨砺。能够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性格影响仕途(1)

冬天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梧桐树细小的枝条上堆着一层厚重的冰雪,而枝条在重压下并没有顺从地弯下来,它们固执地反抗着,最终在沉重的压力下折断了。松树比梧桐树聪明。松树知道怎样去顺从,知道如何弯垂下枝条来适应那不可抗拒的压力。

○顺从

○沉默

○抗争

顺 从

冬天常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松树的枝头上堆满了厚重的冰雪,坚强的松树这时顺从地弯垂下枝条,来适应那沉重的压力。青松的挺拔与弯下枝条承受冰雪的压力说明了,松树有它刚直的一面,又有它坚韧的一面。韧,就是刚中有柔,是适应性强的体现。相反,自命清高的梧桐树,本来是脆弱的枝条却要固执地反抗冰雪的重压,不能顺从地弯下来,结果被冰雪的压力折断。梧桐树宁折不弯,没有松树那样聪明。为官做人也是一样,在许多时候,要学会顺从。顺从也是为了生存。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该自己有主见,而且也应该有骨气。坚忍不拔、威武不屈才显得堂堂正正。但是在条件不利时,或者身处逆境中,应该也学会顺从。任何一个人在他的人生之路上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都有屈与忍的时候,都有必须顺从别人的时候。“知行知止惟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有点抱负的人,暂时的委曲求全是为了将来的施展才华,屈是手段,伸才是目的。俗话说:“身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低头就是顺从。试想,一位高大的汉子,走到一个低矮的屋檐面前,大吼一声“老子决不低头”,冲将过去,只能是被撞得头破血流。顺从,是一种“曲径通幽”的人生态度。有些时候,迎合别人的意见,不违背、不反抗,是走出困境,赢得主动的生存策略。

我们回顾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岁月,就会想起年近古稀的周恩来总理,一方面要考虑7亿人口的衣食生计,一方面还要维护整个国家的正常秩序,所以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稳定局势,平衡关系,减少这场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难。在他的战友、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由于种种原因先后被打倒或靠边站的情况下,他只能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他必须维护伟大领袖的威信,也不得不说一些违心的话,做一些违心的事。他必须在服从的前提下尽量做一些工作以减少文革造成的损失。

1966年10月,毛泽东提出“彻底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周恩来不同意这一看法,专门找到毛泽东说:党内历来提路线问题,都是说左倾右倾,并没有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提法,这样提合适吗?当毛泽东仍坚持自己的看法时,周恩来为了顾全大局,维护党的团结,保留了自己的看法,顺从了最高领导人的意见。

作为一个有智慧、有韬略的领导者,最懂得顺从的人生哲理。在大势所趋,靠一个人或几个人,根本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下,聪明人应该权衡利弊,审时度势,做出牺牲,进行忍耐、服从、克制,绝不逞好汉、撞南墙、拿鸡蛋往石头上碰。

顺从不是软弱无能,顺从也不是任人摆布,顺从要有原则,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