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执宰大明 > 第470部分

第470部分(2 / 2)

“国公爷,虽然民妇平常不怎么出门,但也知道府衙在南城永祥街一号。”这个问题自然难不倒刘张氏,刘张氏闻言后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轻蔑的神色,沉声答道。

“你既然住在北城,那么应该见过北城立着的石像。”李云天觉察到刘张氏轻视自己,不过他对此并不介意,按部就班地继续着他的提问。

“民妇见过,为了纪念当年保卫清化城战死的将士,府衙在北城的广场上建了一尊手握宝剑的武将石像,那尊石像就建在吉庆街的街口,民妇只要出门办事必能见到。”

刘张氏的嘴角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有条不紊地回答了李云天,她觉得李云天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竟然没能看出来她已经掌控了清化城里的形势,继续徒劳地对她进行试探。

“识不识字?”李云天的嘴角也流露出一丝轻微的笑意,刘张氏太过自信了,根本就没有发现他的意图,随后语峰一转,问了另外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问题。

“读过两年私塾。”刘张氏闻言微微一错愕,显得有些意外,想了想后如实回答。

“把本公刚才问你的话写下来。”李云天闻言淡淡地说道,他早就知道刘张氏认识字,刘仁是一名富有的布料商,按照古代门当户对的原则他的妻子不是出身大户人家就是书香门第,小时候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因此自然识字,如果刘张氏不识字的话那反倒会令人产生怀疑。

“遵命!”刘张氏双目流露出狐疑的神色,不清楚李云天为何这样做,但她不敢违拗李云天的命令,顺从地答应了下来。

顺天府的差役很快就准备好了笔墨纸砚,在众人的注视下刘张氏拎起毛笔一五一十地把刚才与李云天对话的内容写了下来,边写边暗中思索着刚才的回话是否出了什么纰漏。

不过刘张氏想来想去也没有发现有任何的疏漏之处,李云天的问话她都滴水不漏地进行了回答,因此心情逐渐平静了下来。

刘张氏在那里书写的时候,李云天不动声色地在那里品着一杯香茗,虽然他并不喜欢喝茶水,可入乡随俗在公众场合他更不适宜喝白水,故而只能选择用香茗来打发时间。

堂外的百姓们被李云天先前看起来颇为奇怪的举动给弄糊涂了,不过由于院子里站满了维持秩序的差役,谁也不敢开口说话,只是相互间报以疑惑的神色,暗中猜测着李云天的意图。

赵慕宇和三法司的那三名听审官员趁着这个机会琢磨着李云天和刘张氏刚才的那一番对话,他们可都是见识过李云天的厉害,清楚李云天不会无缘无故地问刘张氏那些问题,可他们想来想去也没有发现两人之间的对话有何可疑之处。

“刘张氏,门牌你没有记错吧?”等刘张氏写完后,一名差役将她写的供词拿给了李云天,李云天扫了一眼上面,嘴角随即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然后抬头面无表情地问向了刘张氏。

“国公爷,民妇在清化城生活了三年,岂会认错自家的门牌。”刘张氏闻言一脸肯定地回答,事到如今她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如果反悔的话无疑给了李云天可乘之机。

“你确定是你家的门牌?完完全全按照门牌上的数字写的?”李云天见刘张氏承认,于是继续开口追问道。

“国公爷,民妇确实是按照门牌上的数字写的,绝对不会记错。”刘张氏见李云天抓住门牌不放,认为李云天这是在试探她,心态因此更加坚决,语气决然地回答,她才不怕李云天让人去查清化城查门牌,很显然李云天没有这个时间。

“把你先前的那番话也加上,然后签字画押。”李云天闻言嘴角顿时闪过一丝冷笑,随手将供词交给了一旁的差役,然后沉声向刘张氏说道。

刘张氏闻言怔了怔,觉得李云天的举止非常怪异,可她已经没有思索的时间,因此很快就在供词上加上了先前与李云天的那番对话,然后签字画押,说实话她并不认为自己先前所说的话有任何的不妥。

不过,赵慕宇和三法司的那三名听审官则面露震惊的神色,他们都属于大明司法衙门的人,而且还身居要职,因此自然清楚李云天审案的习惯,一旦李云天让人在供词上签字画押,那么就意味着李云天已经抓住了对方的把柄,进而将给对方致命一击。

“赵大人,本公需要调来一些物品,有劳赵大人派人去跑一趟。”等刘张氏在供词上签字画押后,李云天拿过供词看了一眼,随后向赵慕宇说道。

“镇国公有事尽可吩咐。”赵慕宇闻言向李云天微微一躬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心中暗暗好奇李云天会调来什么。

李云天并没有明说他需要的物品,而是写在一张纸上交给了赵慕宇,赵慕宇看了纸上的内容后不由得面露狐疑的神色,随后发下了令签,派人出去取李云天需要的那些物品。

等那些差役离开后,李云天让大堂上的差役把刘张氏的供词拿给了赵慕宇和那三名三法司派来的听审官,自己则坐在那里慢条斯理地继续品着手里的香茗。

赵慕宇和那三名听审官轮流查看刘张氏的供词,可惜的是他们并没有从中找到蛛丝马迹的线索,谁也不清楚李云天究竟从这份供词里得到了什么有用的线索,这使得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压抑和沉闷。

第770章 物证

“禀大人,刘仁的管家董友才带到。”

就在赵慕宇和三法司派来听审的三名官员皱着眉头聚在大堂的案桌后面,想要从刘张氏的供词里寻找有价值的信息时,先前被赵慕宇派去客栈的那些差役走进了大堂,领头的差役来到堂前向赵慕宇一拱手,高声禀告。

一名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瘦高个男人手里捧着几本账册,战战兢兢地跟在领头差役的后面,在领头的差役说话的时候跪在了地上。

李云天见那个八字胡男人一副如履薄冰的模样,心中顿时感到有些可笑,这几个人的演技虽然不能说炉火纯青,但是绝对是一流的。

“董友才,你手里拿的是什么?”见此情形,三名听审的三法司官员立刻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赵慕宇看了一眼八字胡男人后沉声问道,虽然刘张氏说过董友才有刘仁的账册,但他却不能点明,一切要由董友才说出来。

“禀大老爷,这是我家老爷在交趾记载布匹生意的账册,吩咐小人在堂审的时候拿出来。”董友才连忙把手里的账册举过了头顶,诚惶诚恐地回答。

“此话怎讲?”赵慕宇闻言不动声色地问道,继续在那里揣着明白装糊涂。

“大老爷,我家老爷在账册里不仅记录了进出货物的时间、价格和数量,而且还有官府开出的税金印信。”董友才连忙向赵慕宇解释道,“大老爷,从上面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家老爷在生意上受到了九州商会副会长陈伯昭陈大人族侄陈天远的打压和陷害。”

九州商会的会长五年举行一次选举,在九州商会的上次选举中,郑婉柔的父亲郑贵以微弱的优势击败了陈凝凝的父亲陈伯昭当选为了九州商会新一任的会长,而陈伯昭退而求其次成为了副会长。

虽然陈伯昭在选举中败给了郑贵,但这并不意味着陈家和郑家的关系势如水火,恰恰相反,两家在九州商会保持了很好的合作,九州商会内部依然无比和睦、团结。

原因很简单,九州商会实际权力其实掌控在陈凝凝和郑婉柔的手里,两人都是那种拥有着极强事业心的聪明女子,自然清楚良性竞争才是九州商会发展的根基。

而且,九州商会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使得会长与执事们能相互牵制,进而确保全体会员的利益,这样一来也就避免了恶斗的发生。

究其原因,九州商会有李云天这个名誉会长当做坚固后盾,使得朝中那些想染指九州商会的各方势力知难而退,进而使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