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良等人有些惊讶地望着眼前的一幕,谁也想不到高高在上的李云天竟然会跟这些平头百姓关系如此融洽,而他们平日里居高临下惯了言行举止中都蕴含着官威,因此根本无法像李云天这样游刃有余地掌控现场的局势。
由于李云天一行人比较多,赵大海于是从邻居家里借来了两张比较像样的桌子摆在了院子里,当厨子相继把那些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到桌上时,李云天已经通过院子里的村民对赵家屯的情形有了一些了解,
赵家屯依山临海故,因此可用作耕种的田地不多,原本村民们可以出海捕鱼生活倒也过得滋润,可大明海禁后情况就一落千丈日子就过得比较困苦。
虽然李云天没问,但他知道赵家屯原本不多的田地肯定有不少已经被定海卫的军官或者当地的大户侵占,这无疑使得村民们原本就苦的日子雪上加霜。
“什么人?”厨子摆好了饭菜后,不等李云天招呼众人入座,院门外传来了一声沉喝。
“我住在这里。”随后,一个男子气喘吁吁地回道。
“李老板,外面是我二弟!”赵大海闻言连忙向李云天躬身说道。
李云天向立在门口处的山口惠子微微一颔首,山口惠子就出了门,把两名年轻人带了进来,其中一个年轻的男子扶着一名年龄稍长的男子,年龄稍长的男子腿上受了伤,胡乱用布条缠着,鲜血已经染红了裤腿。
“大表哥,你这是怎么了?”见到那名受伤的男子,赵大海顿时吃了一惊,连忙上前搀扶。
“别提了,县衙里的那些狗官又来村里强行征收剿倭税,我顶撞了几句他们就说我是倭寇的同党要抓我进大牢,结果逃走的时候被他们射了一箭。”受伤男子摇了摇头,在赵大海的搀扶下一屁股坐在了院子里的一块石头上。
听闻此言,李云天的眉头不由得皱了皱,李宜安和杨铭的脸色随之变得难看起来,两人是浙江布政使司的两位主官,下面衙门的差役收杂税不成诬陷别人是倭寇同党,着实令他们感到脸上无光。
所谓的杂税指的是地方衙门依照需求自行收取的税收,这与大明的税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朝堂把地方的税收放权给了地方衙门,这就使得地方上很容易出现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
例如剿倭税,明着是用来对抗倭寇,实际上则是地方县衙捞钱的名头,没有多少钱会用在抗倭事宜上。
第871章 背了黑锅
“剿倭税你们两个月前不是交过了,怎么现在还要交?”赵大海听了受伤男子的话后不由得惊讶地问道,这名受伤男子名叫陈有粮,是他隔壁县二姨家的长子。
“那些狗官说了,这次的剿倭税是忠武王定的,谁不交的话就以通倭论处。”
陈有粮伸手摸了一下腿上的伤口,疼得冷汗顺着脸颊上流了下来,咬牙切齿地说道,“忠武王爱民如子,从没有向骁武军的军户征缴过苛捐杂税,我看这些狗官是打着忠武王的旗号趁机敛财!”
“这可不一定,俗话说的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陈有粮的话音刚落,院子里的一名蹲在树荫下的中年男子就开了口,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冷冷地说道,“听说这次市舶司码头上的货物是忠武王的,如今抢的抢烧的烧,忠武王肯定要想办法把这个损失给弥补回来。”
“我也听说了这件事,因为这些货物是忠武王的,所以卫里这次为了追回那些被附近村镇的人抢去的货物可是又抓又杀,不少人都被当成倭寇的同党给砍了脑袋。”
随即,又有一名中年男人表示赞同,不无惋惜地说道,“可惜了,有不少都是年轻的后生,家里不敢发丧只能让人刻个木头脑袋偷偷在晚上和尸身一起埋了。”
这一下,罗勇的脸色刷地变得苍白下意识地瞅了一眼李云天,见李云天面沉似水心中顿时暗暗叫苦,天知道这些村民怎么忽然之间就转移了话题,把事情扯到了定海卫的身上。
“咱们县里也开征了剿倭税,今天我在镇上见到县衙的人已经贴出了告示,要求各家各户半个月内把税筹齐,否则误了忠武王的剿匪大计就要被抓进大牢里。”
这时,赵二海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些忿忿不平地说道,“那些民户平常的税就重,现在这剿倭税一交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赵二海的话引起了现场村民的共鸣,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无不认为这剿倭税不该交。
由于军户归各地卫所管,故而县衙只能向民户收税,虽然赵家屯的人不用交这剿倭税,但唇亡齿寒,目睹那些民户被强行征收杂税后他们的心里也不好受,以后保不准这种事情就会落在他们的头上。
“要不是卫里把咱们屯上的后生都抽去应付忠武王的查验,咱们这次恐怕也要交这剿倭税。”
很快,人群中响起了一个略带嘲讽的声音,阴阳怪气地说道,“我上午去卫里办事,听说卫里这次出手很大方,只要那些后生不乱说话等忠武王走后每人能领到一百斤新米,咱们这可是托了忠武王的福呀!”
赵大海见现场的人逐渐开始表达对李云天的不满,情急之下刚要开口阻止,不过李云天则他微微摆了摆手使得他不得不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局促不安地坐在一旁。
“新米?咱们有多长时间没吃到新米了!”
“忠武王多来两次就好了,咱们月月都能吃到白米饭。”
“听说昨天县里昨天中午摆了满满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宴请忠武王,至少要花一百两银子,可忠武王只动了几筷子,剩下的全都当成泔水给倒了,便宜了那些守在泔水桶的乞丐。”
“一百两?我可听说是二百两,而且忠武王一道菜只动一筷子,无论再好吃的菜绝不动第二口。”
“这有钱就是好呀,看来外面的传言并不是假的,市舶司码头上的货果然是忠武王的。”
……
现场的村民们顿时沸腾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使得现场的气氛逐渐变得热闹,同时也说了很多市面上关于李云天的流言蜚语。
“七叔,忠武王昨天中午是在军营里与我们一起吃的饭,伙房特意加了菜,也不过是一些鸡鸭鱼肉而已,哪里有什么山珍海味,千万不要相信外面的那些没有边际的传言。”
见此情形,赵大海再也按捺不住,忍不住向那名说县里给李云天摆了一桌百两银子酒宴的中年人说道,这件事情他可是亲身经历的,可不能任由别人污蔑李云天的清白,随后又望向了那名说托了李云天的福能领一百斤新米的消瘦男子说道,“五叔,你去了卫里,应该知道昨天的事吧。”
“大海说的没错,忠武王确实是跟他们一起吃的午饭,不过是鸡鸭鱼肉而已,也就一两多银子,那帮子后生本已经吃过饭了,后来放开肚皮一通猛吃差点儿没撑死。”
院子里的人闻言纷纷望向了那名消瘦男子,消瘦男子掏出旱烟点上,一边吸着一边笑着向赵大海说道:
“大海,你的胆子可真大,竟然敢当着忠武王的面提出来回家照顾家里,当时可把在场的那些后生们给吓坏了,以为你会被拉出去当逃兵给砍了脑袋,不成想忠武王竟会放你回来,这回恐怕卫里不敢再把你召回去了,你也算是因祸得福。”
“老大,你从军营回来了?”听闻此言,中年妇人不由得面露惊讶的神色,赵大海先前并没有说这件事情,随后欣喜地问向了消瘦男子,“五哥,这事是真的?”。
“你还不知道这件事?”消瘦男子怔了一下,他以为赵大海一回来就会把这件事情告诉家人,毕竟这是一件好事。
“娘,先前不是家里忙嘛,我把这件事情给忘了。”赵大海本想等李云天离开再把这件好事告诉家里人,现在见消瘦男子把这件事情给捅出来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同时瞟了一眼李云天,说起来他还要多感谢李云天的体谅。
“这可太好了!”中年妇人闻言顿时显得十分开心,这意味着家里终于又有了顶梁柱。
现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