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中华异史 > 第115部分

第115部分(1 / 2)

>可显出皇上的宽仁之心,一举两得,较为妥当。”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爱卿此策甚合朕意,就依爱卿所言,此事就交由……交由……”皇帝心里没了主意,不知该将此事交给谁去办理,所以沉吟半天也未说出人选。

史可法看出了皇帝心中的不决,于是奏道:“皇上,依臣之见,此事交由黔国公去办最好。黔国公世镇云南,颇孚众望,而且黔国公与朝中大臣的关系并不密切,正好可以心无旁瞀、公正无私的处理此事。”

众人闻听此言,均向沐天波望去。

看起来今天沐天波的精神不大好,他比郑森还要沉默,站在那里一言不发,待他听到史可法说起他,才缓过神来。他见众人都望着他,遂走上几步,禀道:“臣愿担此重任,只是臣久居外地,对于这里的朝臣很是陌生,所以臣还需几位帮手。”

皇帝道:“黔国公忠心可嘉,朕十分欣慰,这样吧,朕命吏部与刑部各出司员协助你,有他们帮你,你就可放手行事。”

张慎言对于沐天波仍是不放心,遂奏道:“臣也愿助黔国公一臂之力。”待皇帝首肯后,他方满意的退下。

史可法知道此事已告一段落,便趁机奏道:“皇上,臣刚才所说的那四策也需尽早施行,以便安定人心。”

皇帝道:“前三策就交爱卿全权办理,至于行在的事情……”

黄得功抢上一步,道:“皇上,如今潞王虽败,但局势仍是十分险恶,城内到处都是乱民,所以臣以为还是暂时将行在设于臣的大营中最安全。臣完全是一片赤诚之心,还望皇上明鉴!”

众人低头不语,城内的混乱他们也多耳闻目睹,对于黄得功的提议他们还真是找不出什么可辩驳的。

不料,黔国公却说道:“黄将军的忠心确实是人所共睹的,但以我之见,黄将军的大营并不安全,要知道,这些天来抓住的那些乱兵中倒有一大半是出自黄将军的属下,所以皇上最好还是移往它处为好,免得夜里军营忽然发生营啸,惊了圣驾。”

皇帝显然也对沐天波的提议很感兴趣,问道:“那朕该移往何处?”

沐天波道:“依臣之见,如今南京城内一片混乱,房倒屋塌,破败不堪,而且尸体众多,臭气熏天,所以与其留在这里,不如到城外去。”

“不可!”黄得功急忙出言制止,他说道:“城内再混乱也有城墙,若是出了城,那岂不是更加危险?”

沐天波道:“城外居民甚少,这样一来就没有乱民敢作乱,再加上大军的保护,皇上自然安全。”

史可法见二人争执不下,心中有些疑惑,生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在本朝发生,所以便抢上几句,说道:“二位不用争了,如今城内虽然破败,但有大军保护,没人敢来惊驾。不如这样,顺天府虽然也遭了火,但还算结实,屋子也有几间完整的,不如请皇上移驾顺天府,并从黄、李、林、沐四军中各抽出一千人,在顺天府附近驻扎,就近保护圣驾。”

皇帝对于史可法的建议很满意,毕竟他对黄得功并不十分放心,与其留在这里,不如搬到别处,让其他军队与其互相牵制,免得一方独大。

既已议毕,当即抬来御辇,将皇帝移上御辇,准备移驾顺天府衙门。

天更黑了,外面除了几只灯笼和火把的光亮之外,就只剩下朦胧的月光了。两盏白纱宫灯在前面开路,而众臣则簇拥着御辇紧随其后,缓缓移向辕门口。林清华也跟在御辇的后面,一步一停的挪动着脚步。

就在御辇刚刚离开辕门之时,“咻”的一声,似乎是一种竹哨的声音响了起来。

紧接着,“嗖——”的几声异响传入林清华的耳朵,不待他抬起头来,异变突起。

“啊——”惨叫声将众人吓了一跳,接着,走在前边的众人就乱了起来,其中有些人更是惊叫起来。

“皇上中箭了!”

“抓刺客!”

“护驾!”

第三章 烈火凤凰 第六十六节

皇帝确实被箭射中了,而且伤得很重,两支箭分别插在了他的左肩和右肋,幸亏刺客所用的是一种手弩,劲道较小,离得又不是很近,所以才没有立时致命。不过,纵然是这样,皇帝仍是流了不少血,而且当场昏迷,直到第二天早上仍是神志不清,连话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与皇帝一起中箭的还有一名抬御辇的太监和两名大臣,他们的伤势比皇帝轻,并无性命之忧。

当时事发突然,众人又都忙着救治皇帝,再加上刺客行凶后立刻逃走,所以并未当场捉住刺客,仅在附近找到五张手弩,看起来刺客至少是五人,其中有三支箭射偏了,若非如此,恐怕皇帝当场就会死去。

由于皇帝是在黄得功大营外中的箭,所以黄得功实在是脱不了干系,在众人的诘责和猜疑下,黄得功自知理亏,当即闭营不出,只是派出兵丁满城捉拿刺客。

皇帝遇刺以后,刚刚有些明朗的形势顿时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所有的人都在猜测幕后的真凶,而那些文官更是将主要的怀疑目标对准了前来勤王的诸军将,一时之间,各种猜测纷起,小道消息满天飞,若非因为城内处于军事管制之下,百姓们对此事还几乎一无所知的话,恐怕南京城内又要谣言四起了。

作为文官名义上的首领,史可法一直处于焦虑之中,他既担心皇帝的安危,又急切的想搞清楚此事的真相,他的心中隐隐的觉得此事一定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作为应急手段的一种,史可法召集了所有文官,与他们共同商议对策。

众人商议来商议去,却仍是一筹莫展,对于他们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还不是找出真凶,而是如何救治皇帝,若是皇帝真的就此升天而去的话,整个明朝就可能迅速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一名大夫刚刚退出皇帝的卧室,史可法立刻迎上去问道:“皇上的伤可好些了?”

大战之后,原侍奉于皇宫中的御医大多不知去向,这些为皇帝治伤的大夫都是从城中各药铺找来的坐堂大夫,虽然他们中不乏医术高超之人,但面对如此重的伤势,仍是束手无策,况且当他们得知伤者是大明朝当今天子之后,就更是畏首畏尾,不敢尝试大胆一点儿的治疗手段。

这名大夫显然也毫无办法,他叹了口气,道:“小人行医数十年,虽曾救治过一些受了刀箭之伤的人,但如此重的伤小人还是第一次见到。皇上的伤口有两处,一处位于肩胛一侧,这个地方并无大碍,只要将养些日子就没事了,麻烦就麻烦在右肋的那支箭上,那支箭插的较深,而且在挪动皇上身子的时候,箭杆儿碰断了,箭头深嵌在肉里,无法取出。根据从肩胛上拔下来的那支箭来看,箭头上有倒刺,小人曾试着用薄竹片夹着轻轻拔了拔,但却发现那箭的箭头好象卡在了肋骨上,根本拔不动。若是硬将其拔下来,则皇上的伤势可能更重,但若不拔,则箭头留在体内越久,其所发的创毒就越烈,这样一来,皇上的伤势还是难以好转。所以,现在小人很是为难,特前来向大人问策,看大人如何决断。”

大夫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把包袱扔给了史可法等人,将责任也推了回去。

史可法等人一听这话,个个紧皱眉头,要知道,这皇帝的龙体可是金贵的很,越是在这种时候,做臣子的越是不能轻易表态,万一皇帝真有个三长两短,那还不是往自己脖子上套绳子吗?所以众人均是闭口不言,齐刷刷的将眼光盯在了史可法身上。

史可法当然知道同僚们打得什么主意,但他却不敢做主,他轻声沉吟道:“可惜宫中没有太妃等皇上的长辈,否则此事就较易办了!”

那大夫见众人沉默不语,知道是自己的恐吓计策起了作用,为了尽早使自己摆脱这个救治天子的重担,他赶紧加上一句:“其实也并非全无办法,要想把断了的箭头拔出来,可以用刀将皇上伤口附近的肉割开,然后一点一点的将箭头挖出来,而且一边割一边要用针线将伤口附近的疮口缝起来,以免流血过多。不过现在皇上龙体虚弱,若这样拔箭头的话,恐怕……。小人之所以前来向大人问策,是因为小人医术有限,没有华佗那样的本事,即使让小人来拔,小人也不敢动刀,恐怕还需另请高明。”

“什么?”一听大夫这样说,所有人都愣住了。

史可法问道:“你是说若想把箭拔出来,还必须先将皇上身上的肉割开?”

“正是!”大夫面色如常的答道。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