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点点,笛声幽幽,那是随军前来的武装移民吹出的家乡小调。
悠扬的笛声在辽阔的草原上飘荡,其中既有江南的细雨轻风,也有西北的粗犷节拍,间或还夹杂着几声凄婉的二胡之声,人们围着篝火,尽情的享受着片刻的安逸。
林清华站在自己的帐篷外,静静的看着远处的一切,看着那撩人的篝火,看着那寂静的夜色。
一阵更加响亮的笛声传了过来,从那婉转的曲调来判断,应该是一曲江南的乡愁。
林清华随着曲调轻轻的哼了几句,心中忽然升腾起一股淡淡的哀愁,他想起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妻子,想起了那也许正在温习功课的四个儿女,也想起了被他留在后方坐镇南京的芙蓉与沈猛。
“元帅,那边有几名骑士正向这边奔过来,看起来象是探马回来了。”一名站在林清华身边不远处的卫兵走上几步,小声在林清华耳边说道,粗犷的西北嗓音打断了林清华心中那越来越浓的乡愁。
林清华转身望去,果然看见几名骑士正在中军大营辕门外拴马,辕门边的几个巨大的灯笼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些骑士拴好战马,随后便跟着守卫进入了辕门,并径直向中军大帐这边走来。
不等那群人走近,林清华笑着迎上前去,说道:“好你个李定国!这么快就回来了?”
这群骑士中的领头之人正是原来张献忠手下大将李定国,自从跟了林清华,他立下不少战功,林清华平云南、郑山河平缅北,都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他本人也凭借着这些赫赫战功,由一名上校摇身一变,成为了镇虏军中数量不多的中将之一,甚为林清华所器重。
李定国走到林清华跟前,立正敬礼,随后说道:“我部已经在指定地点侦察完毕,尚未发现什么异常。”
林清华回了个军礼,随后说道:“我听说你这次又是亲自去侦察?不是我说你,你一个堂堂中将,肩负数万大军的指挥之责,万一有个什么差池,那可如何是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你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给我呆在你的中军大帐里吧!”
李定国淡淡一笑,说道:“习惯了,部下去我不放心,还是自己亲自看看为好,顺便熟悉一下地形。”
又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传入了两人的耳中,他们向辕门处望去,却发现又有一群骑士正在辕门边拴马,而其人数要远多于李定国的这些骑兵。
待那群人奔到跟前,那为首之人向林清华与李定国敬礼,并说道:“408山地师已经完成侦察任务,前来复命!”
李定国望着那人,笑道:“你小子!腿脚也挺利索啊,可不比你姐姐差劲,虽然你姐姐没有来,不过,把408山地师交给你,我也很放心。”他转过头去,望着身边的林清华,说道:“元帅的眼光是很不错的,没有看错人。”
林清华呵呵一笑,说道:“那是当然!不过,若不是他姐姐的一力推荐,恐怕他早就去屯田种地去了,若非如此的话,今天我们在这里也就见不到这位赫赫有名的卢振汉上校了。”
两人哈哈大笑,直把卢振汉也弄得跟着傻笑起来。
但卢振汉只是笑了几声,随即正色道:“元帅,我师侦察时遇到了一群蒙古骑士,看样子他们是从西边更远的地方过来的,据随我们同去侦察的蒙古通译询问,已经肯定他们是漠西蒙古的土尔扈特部,他们听说了元帅大军抵达的消息,执意要见元帅。”
“哦?是那些人吗?”林清华伸手指着辕门边,那里还围着一群人,没有林清华的同意,他们是不可能进入辕门以内的。
“就是他们。”卢振汉答道。
“请他们进来,我在我的帐篷里接见他们。”说完这句话,林清华便带着众多卫兵和身边的李定国转过身,走进了身后的帐篷。
在卢振汉的陪同下,三名身穿皮袍的蒙古人走进了林清华的中军大帐。
不等林清华站起,那其中一名蒙古人忽然用汉语说道:“尊敬的大元帅,终于又见到您了!”
这个声音有些熟悉,但林清华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是谁,他抬头望去,却见那人确实有些面熟,于是问道:“你是……”
那人答道:“您忘记了?我是黑帽大喇嘛大宝法王的亲随,也是他的通译。”
听到这里,林清华终于想起此人,遂笑道:“原来是老熟人,林某失礼了!”他站起身,走到那人跟前,正欲说话,却不料那人忽然恭敬的闪在一边,口中则说道:“大元帅不必客气,站在您面前的这位就是大宝法王,也即现在的草原活佛,他是专门前来拜访大元帅的。”
林清华闻言一愣,他没想到大宝法王居然也来了,遂向站在自己面前那名蒙古人打扮的老年人望去,果然眼熟的很,片刻后便已认了出来。
这也难怪,大宝法王仅仅只与林清华在南京见过一面,之后他便被林清华正式册封为活佛,并被其派到漠北蒙古与漠西蒙古传教,从此以后,大宝法王就没有再回过中原,两人已经差不多十年没有见面了,再加上大宝法王年岁已高,相貌也有了些小小的变化,因此,林清华才没能一眼认出来。
林清华叹道:“罪过,罪过!我居然连活佛都没有认出来,当真是老眼昏花了!还望活佛别见怪。”
大宝法王双手合十,宣了个佛号,说了一串叽里咕噜的话。
通译解释道:“活佛在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