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陈院士,我们的采访待会就正式开始了。”杨记者开始给陈冉解释起来,过了好半晌的时间,等器材全都弄好之后。杨记者笑着对陈冉说道,“陈院士,我们现在开始进行采访。”
陈冉但是很淡定,轻轻点头,“好。”
杨记者深吸一口气,目光灼灼的看向陈冉,展露出职业的笑容,“陈院士您好,我知道您是华国科学院的院士,据我了解,您应该是最小的院士。是06年的时候入职华国科学院的对吧?”
陈冉想了想,杨记者的这个问题还真把他给难住了,他确实忘记自己究竟是什么时候进入华国科学院的。
“应该是吧。”陈冉有点尴尬,“我也忘记了,我对这些事情不是特别的关心。”
杨记者依旧用职业的笑容看向陈冉,拿着话筒对陈冉说道,“陈院士,您在06年到时候多少岁?”
“大概应该是十七岁吧。”陈冉想了想,“如果是06年的话,我应该是17岁的时候成为华国科学院院士的。”
“我知道您在05年的时候,是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得主,您当时的课题是?”
“强电统一理论。”陈冉直接了当的说道,“当时的课题就是这个,是一个关于物理学和数学上的课题。”
“您的强电统一理论,不仅是获得了我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了院士增补名额,甚至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据我了解,您做的课题全名是强相互作用力与电磁力的统一理论。而且您在05年的时候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您是我国第一位诺奖得主,获得诺奖的时候您有什么感觉吗?”
“感觉?”陈冉想了想,“额……获奖不过如此。”
杨记者职业的笑容差点崩坏,听听看,这是人话吗?什么叫诺奖不过如此?多少人想要获得诺奖都不行,你给别人来一个诺奖不过如此,你是怎么想的?
“请问,您除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还有获得过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奖章吗?”
“诺贝尔化学奖算不算?”
杨记者的嘴角微微抽搐,随后用职业的笑容说道,“当然算。”
“还有菲尔茨奖。”
杨记者点头,“事实上,还有很多观众可能不清楚菲尔茨奖是一个什么样的奖项。”
“菲尔茨奖是号称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是数学界最具有含金量的奖项,并且只颁发给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每四年在国际数学会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给四年内最具有对数学最具有突破性贡献的数学家。”杨记者说道这里有些动容,“您当年获得菲尔茨奖的理由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解开了困扰数学界数十年的顶尖数学难题。”
“是,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陈冉说的云淡风轻,但旁边的杨记者却没有陈冉这么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