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出钱。”柳先生叹了口气,道:“老夫家里也有点余钱,到时候一并拿出来。”
“这不行。”有人不同意,“先生你也不宽裕,全拿出来了你一家人怎么活下去?”
“不若咱们明天都去拜访一下县里商人,请他们一起安置难民。”
有人提议,但也有人立即反驳,“咱们学子,铮铮傲骨,怎可同奸猾商人低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这不能说是同商人低头?”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现在百姓有难,商人有余力,自然要站出来。”
这话得到很多人默默点头,但柳先生却听得有点不对味。
闻光寒听了这话,脑子里油然而生的便是“道德绑架”四字。
有人做善事是为名为利为祈福,也有人做善事是真心想做善事,这两种心态自然后者更为讨喜。
但结果都是一样的,也都是自愿而为。
这人这一番话颇有逼迫意味在内,实在叫人不喜,也怕会弄巧成拙。
如此想,他便也如此说了,只是话语却要委婉一点。
“若真以大义让商人出钱,难保商人不会心生怨念,闹出一些事来。
“不若摆个募捐摊子,所有募捐之人都一一记录在功德簿上,为了名声,商人或多或少应当都会捐赠一些。这办法如何?”
柳先生眼前一亮,“就如你家那个义卖一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