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 主角乎,配角乎 > 第3部分

第3部分(2 / 2)

“以后你慢慢会发现上海真的跟纽约相象,我来给你提包吧。”

说完,林沣弯腰去抓包。

“不要来这套!在大学什么时候不是我给你提东西?”

“那倒也是。姿态我总要做的。”

林沣收回了手。

“我们快两年没见面了吧,大嫂还没蹬掉你?”

“怎么说话的?你大嫂不要太好,她今天去小方那里了,晚上我们一起吃饭。”

“上海还有些什么同学?”

“不太清楚,听说我们班管理员(中国同学录)傅俊在上海,但从来没有联系过,也不知在做什么,有机会聚聚。”

“也没什么好聚的,以前来往本就不多,现在又这么差劲。以前的管理员不是老高吗?”

“你有多久没上5460了?”

“我几乎就没上过,身边又没电脑。”

“刚毕业时,老高积极得很,先是在chinaren上申请为管理员,后来5460在同学中更流行,他又抢先一步做了管理员,有一阵子我还搞了个副管理员当当。老高这家伙刚开始还经常在5460上报报到,呼吁些什么的,后来长期不见人;大家不满就弹劾,他自动引咎辞职了。”

“大学同学也就刚毕业那阵子聚会多些吧?”

“心情不好时想想没什么意思,有一阵子我不是缺钱吗,到处借钱,结果连一分钱都没借到,简直失望透顶。”

“不好意思,当时我也没帮上你。”

“我不怪你,你也紧张嘛。我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是为了生存去借钱的话,不但借不到钱,还可能被人看扁;如果为了发展筹钱,也许还能有所收获。”

“这段日子我也深有体会。”

“不讲这些了,我们坐地铁吧。”

二人下了地铁,一号线很快就到了。

“听说上海的地铁有两条?”

“目前就两条,不过很快就不止了;上海的地铁比北京的可干净多了,上海的地铁据说是全世界最干净的。”

“以前你不是常在电话里给我埋怨上海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怎么现在态度完全变了?这好象不是你的性格。”

“人是会变的。我在想,既然许多年都要生活在这座城市,干吗不试着去溶入,去发现她的好她的美,这样才会觉得生活简单快乐。不过的确有很多不习惯,比如说炒菜喜欢放酱油和糖;无论春夏秋冬,有事没事穿着个睡衣到处跑,我有时想他们回家后睡觉需不需要再换新的睡衣。我也不那么讨厌小资了,甚至渐渐喜欢上了。”

“我对上海没什么概念,工作好找吗?”

“你的个人简历准备好了没?”

陈成点了点头。

“找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先不谈这个。来上海小汤有没有跟你发标?”

“一点点,她从小被父母宠坏了,轮到我也只能将这种状态进行到底了。其实你知不知道这次我最终能来上海,最主要的原因是小汤要去读大学,学服装设计;只要我每隔两个星期的周末能去学校陪她,就基本没事了,说实话,无论她父母,还是我都有些担心她,尽管离家不远,她的自我照顾能力几乎为零,但愿两年的大学生活能让她有些改变,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会变的,无论多刁蛮任性的女孩,都愿意为自己心爱的男人改变的。”

“这方面我没什么经验,不象你,多情博爱。我这几天可能要出去办些事。”陈成突地

若有所思。

“你小子挺行的,一到就有人找你面试。”

“不是的,到时我再跟你讲。”

陈成是林沣的大学同学,同住一屋四年,虽不是一路人,但一直相处得冷热均匀,也

最长久。陈成是个各方面都平静的人,除了些小聪明。大学那会,林沣只要一没钱,首先就会找陈成拆借,有时陈成也主动,结果的大体比例为十次里最多一次未成功,其原因仅仅是陈成手头也紧。尽管陈成并不赞同林沣的生活方式,但他觉得林沣不坏,是那种骨子里很个性的人,钦佩他的处事风格。

毕业后,陈成同一些校友去了一家全国知名的民营企业,离开了大城市,驻进了从未体尝过的江浙县城,带着户口。关于毕业后的工作,陈成一直很后悔当时面对三五个方向的选择,不够果断,尽管林沣当时一再提醒。虽说陈成不是个出挑的主,但也绝非甘于一辈子呆在县城之流,之所以选择那家民营企业,看重的是要不了多久就会派往全国各地攻城拔寨,如果被派往之地属于肥沃市场,岂不美妙!半年后,一起去的校友除了主动要求留守的,都被派往了外省市,有中原的,有华东的,也有南方的;不幸的是在民企老板最后决定之时,陈成未能把握机会,可能是得失心太重,被派往之地是那一批里最清淡的市场,而且还是新产品的初期推广;另外一位平素嘻嘻哈哈无所谓的仁兄,拣了个大大的便宜,乃中原最大的市场,也是最成熟的市场,那仁兄去了不到一年,又是买房,又是买车,滋润得娶妻生子,羡煞同路人。陈成干了两年,一直不瘟不火,拿着当地的高薪,提成几乎踪影难觅。从来没谈过恋爱的陈成居然被丘比特给射中了,与一很江南的当地伊人牵上了手,觉得长期拿着这工资在此生活也是件很惬意的事。但怎么可能让他如此轻松,公司决定所有市场人员的基本工资按照当地的物价水平制定,且严格与绩效挂钩;这样一来陈成的工资蜕减了百分之五六十,提成老是水中之月,思来想去决定另找出路。公司预料到陈成会有此打算,考虑到他是个不赖的人才,尽管缺乏独当一面的霸气,但运用得当定能锦上添花,于是决定将他召回总

部于行政处领事。陈成领会了公司的意思,为此还请问过林沣,下定决心服从公司安排;可偏偏小汤不答应,那样一来,陈成就会离自己太远,这是小汤的第一次恋爱,虽然从年龄她隶属新新人类,可在她心里既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场爱情。小汤的父母早就视陈成为自己的半个儿子,强烈反对,他们不盼望陈成大富大贵,更希望他就在当地找份工作,踏踏实实生活,认认真真爱小汤。陈成不知所措了,从小到大,即便是在大学校园,周边的人大都顺他的性格,所以他一直活得很小圈,却悠然自得。他喜欢小汤,常常给林沣得意地讲述他与她的浪漫相遇相恋,他并非一个可以为了自己的决定而义无返顾的人;最终陈选择了失业。

但内心,陈成并不想在当地找份稳定一辈子无作为的工作,可他矛盾。当地政府为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竞争力及在全国的影响,专门辟了开发园区,陈成进了招商办,干起了类似企业也类似机关的活,因此与小汤过了一段平静缠绵得只有二人的生活,小汤幸福极了,陈成也十分轻松。

渐渐地,陈成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那工作,也愈来愈感到自己的迟钝,好像四年的大学白读了。这时林沣建议他到上海发展,其实陈成早想过去沪,一则现在只要是人才都往那里涌,二则离小汤所在的城市很近;以前曾跟小汤提过,小汤没有任何言行表示。林沣由不喜欢上海到渐渐爱上上海,他认为陈成应该来上海,用了大量的数据和梦想说服陈成,心动得澎湃的陈成再次做起了小汤和未来岳父岳母的思想工作。

就这样,陈成来到了上海。

二人出了地铁,林沣的住处还需换乘一路公交车,林沣执意打的,他本就不太喜欢乘公交,更何况陈成拿着行李;但陈成讲述了两点理由,于是林沣听从了陈成的意见,上了公交。这两点理由是,一陈成刚来上海,需要熟悉环境,当然包括如何坐公交;二是原先在那家民企上班时养成了出门芝麻远的地方都要坐出租车,日子过得惬意得都快将自己给毁掉了,其实生活的基石还是很脆弱的,随工作变迁而坠落得粉碎。

其实林沣在意的是陈成的第一个原由,上海太大,基本的熟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至于情况变化需要节俭,林沣是不赞同的,他总认为钱靠节约不会增加,钱要滚动,懂花销才会挣钱;除此之外,他不喜欢挤公交,如果上海的公交是真正意义上的乘车的话,他会比较乐意。刚来上海那会,林沣经常挤公交,公交留给他的印象也是十分深刻,他可以总结出许多条条道道来。比如,自己实在太绅士,其实他很粗俗,经常在大街上抽烟走路,随地吐痰,不管公交车停下来,林沣是紧靠车门,还是站在人流中间,反正最后的结果恒定不变,那就是林沣始终最后一个上车;即使有时因为人稀少之故偶尔走在前面,或者因为起点站的缘故,林沣往往是刚上车门,就楞看着身后一个一个熟练之人风疾电掣般地抢到座位,剩下自己孤零零地手护车把站着;摇摇头,笑笑自己,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学会地道的抢位,至少在自己没能力买车之前;可几次下来,死活学不会,只好作罢。因此也就养成了只要坐车就站着的习惯。比如还有许多时候,人太多,自己就是挤不上去,因此迟到是常有的事,所幸公司对此抓得不严,工资才没少上什么;甚至还出现过挤不下车,只好多乘一站的经历。比如许多上班族在车上既能一边站着一边吃东西一边看书,那惜时如命真叫人感染,可林沣楞是学不会,不得不感慨乘车是门大学问,象自己这种本就无什么学习天分之流是无论如何没得救的。又比如上下车无所谓前后之分,这样一来看似方便了上下之人,在林沣看来实际不然,就是不明白如此浅显的道理公交公司怎么就不明白,是不是存在实际执行的难度。还比如车上售票员那嗓门真叫大,眼睛真是明察秋毫,既能有序地组织人买票,旁人友好地传递钱票,还能让逃票之流无机可乘(不过大多数人的素质是没话可说的,即便有时售票员忘记,也会主动买票);但有时也难免出错,一次林沣与枫一起乘车,站在前门,因人太多,到中间站时让人下车再上车,一起上来了五个人,只有四人买票,售票员可能昨夜未休息好,认定有一人没买票,就一路嚷嚷希望那人自觉,无人响应,也无人解释,枫让林沣解释解释,林沣不愿意,看看这人会嚷到什么时候,售票员越嚷越来劲,惹得大家都笑了,林沣下车时,那人还没停止,他可能一直未搞明白居然还有这么不自觉的人;林沣想他可能要叫一路了。

二人到家时,枫还未回来,不过枫的短信很快就报到了,她说要在小方那里吃完晚饭才回来。

“陈成,今晚就我俩吃饭,要不出去吃?”

“算了吧,我们去买菜回来烧吧。”

“谁烧?”

“你好久没吃过我烧的饭菜了,我来好了。”

“刚坐了火车,你不累?”

“才

最新小说: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