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的保护,只会让雪亮的刀锋生锈。
“你和去年刚进来的时候有些不同了。”
在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林郦采声音似乎有些涩哑,“我今天才发现,你长大了,不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只会埋头写剧本的那个小男孩了。”
文清明无语。
林郦采缓缓地吐出一口浊气,“你也知道,我下个学期就要毕业了,以后可能没有什么时间再来和大家一起弄这个话剧方面的事情了。所以,大家就麻烦你照顾了。”
听到这句话,文清明的心中忍不住抽动了一下。
连林郦采,这个曾经雄心勃勃,想要在这所学校的舞台上面抢占舞台剧先驱地位的人,终于也没有办法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
文清明忽然觉得,自己所选择的这条路,似乎有些太难走了。
“我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分配过来这边了,”林郦采勉强笑笑,故作轻松地解释说:“你还不知道,毕业有多少事情做。我们下学期可能要出去实习,能不能回来学校,什么时候回来学校都说不准。所以近来我都在准备我的毕业论文什么的,估计没有时间再来看你们了。所以,”林郦采稍稍加重了语气,“他们就拜托你了。”
文清明本来想要说几句挽留的话,但是话到嘴边的时候,他却只是点点头,“嗯”了一声作为应答。
文清明最后还是决定不再挽留林郦采。
既然彼此已经选定了不同的道路,那么自己就应该尊重对方的决定。
于是,从那一天之后,林郦采也离开了。这个一开始便积极地促使“燎原”从文学社与口才学会中独立出来,大肆招兵买马,想要首先在这所学校的舞台剧表演艺术上分得一杯羹者,终于也离开了她最初选择的路。
异路人终于全部都离开了。剩下的人,显然都选择了与文清明同行。
之后的事情便简单得多了。在文清明、易正、原晋等亲艺术团派的推动之下,众人很快便与艺术团达成了共识。在经过简单的面试之后——实际上不过是一些基本的自我介绍以及才艺表演,对于“燎原”众人来说,不过是小儿科而已,众人都能够顺利过关——众人便正式加入了艺术团的话剧队。不过由于某位校领导的授意,话剧队暂时名为“曲艺队”。众人虽觉不快,但也申诉无门,只得作罢。
争论了多时的事件,终于暂告一个段落。一切的事情也都尘埃落定。
随着“燎原”演艺部的结束,艺术团话剧队诞生了。
就像是一条路到了尽头的时候,你却意外地发现这条路的尽头其实是另外一条路的开始。你本以为无路可去,偏偏却有一条桥跨在你绝望的悬崖前方。
不过,也只有继续往前走的人才能看见这条桥。很多人在看见悬崖的时候就已经坐下不动,甚至回头另寻出路,所以他们都没有看到这条桥。在没有走到最后一步之前,他们就已经选择了另外的一条路。
原“燎原”的众人进入艺术团不到两周的时间,便接到了一个演出节目。这个演出节目便是这所学校传统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该项赛事先是在各个学院中进行初赛、复赛,然后再进行决赛,之后各学院的前三甲再在校十大的决赛上一争雌雄。文清明细问之下才知道,校艺术团其实几乎已经可以说是这个每年一度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一个固定的座上客。按照惯例,每个表演队都会在一些重要的比赛中——通常都是在半决赛以后——有一、两个节目出场。而今年则多了一个话剧队。加上话剧队众人是新近招安回来的,所以艺术团上层对其表现也特别留心观察。而这次摊派给话剧队的将会是某学院的院系总决赛晚会中的一个演出节目。
文清明知道这是自己这些人进入艺术团之后的第一个节目,其质量好坏影响着众人以后的生存空间。先不说这个晚会当晚将会有艺术团大部分成员作为观众,光是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的那几个校领导就足够让文清明头痛一阵子了。总之这一次的舞台剧无论是题材还是人选方面都必须小心谨慎,不可行差踏错半步。
人选?
文清明的脑海中忽然记起了一个人。一个林郦采特意介绍给自己认识的人。
凌俊。
凌俊本身就是艺术团中歌队的成员,同时也身兼话剧队成员这一角色。这次起用他,相信原本的“燎原”众人不会觉得有偏颇之嫌。艺术团方面也不会再疑有他。
至于其他的演员安排,文清明与现在的艺术团话剧队负责人岑芍笺谈了一下,岑芍笺认为应该由原本便在艺术团中参加了话剧队的几位师兄师姐出演。原因是这些师兄师姐都已然大三,下学期也都将会退役,若然不能上台昙花一现,实在是天大的遗憾。文清明考虑之下,便也同意了。
至于现在跟随文清明从“燎原”过来的众演员得知消息之后,倒也没有什么意见。文清明也安排众人进行一些幕后的工作,好令众人不至于太过于清闲。
文清明再一次见到了凌俊。
这个温柔的大男孩一如文清明第一次见到的那样,微微地笑着,“我们又见面了。这次很高兴终于有机会和你合作了。”
文清明扶了一下眼镜,“希望和你合作愉快。”
“为什么找我?”凌俊忽然问道,“队里面不是还有很多人吗?而且他们很多人都是已经上过舞台演出,有相当多的经验了。而我平时都只是唱歌,还没有正式演过舞台剧。这次的演出又是这么重要……为什么选择了我?”
“因为……”文清明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凌俊,“……我喜欢冒险。而且我刚刚觉得你是一个比我想象中更有意思的人。”
“有意思?”凌俊有些不解,“哪里有意思了?”
文清明嘴角处微微一动,笑道:“第一,你会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你。和那些只是一心希望能够上台出出风头的人不同,你不贪心而且老实;第二,你懂得分析你与别人的差异,你有自知之明而且细心。第三……”文清明故意停了一下,“……你这个人长得还是挺不错的,有当主角的潜质。”
听到最后这句话,凌俊也忍不住莞尔一笑:“相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第三个理由。”
听着熟悉的旋律,文清明终于搁笔。因为他终于把新剧《都市流星雨》如期完成。
古人云,熟能生巧,这话倒是不假。文清明在几乎连续一年没有间断过的赶剧本生涯中也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属于他自己的技巧。譬如说现在他已经可以从一首歌曲中,甚至是一段音乐中寻找到写剧本的灵感了。
因为他发现,音乐本身就是一个故事。
文清明可以用文字,将音乐中的故事加以解释。
所以,他才能象这样凭自己一人之力,源源不断地为这个社团提供剧本。
或者可以说,他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寻找灵感,而是有无数的灵感围绕在他的身边,他可以随时借用。
自己一个人,纵然有惊世之才,终有一天都会用尽。只有借化物力,才会生生不息,无穷无尽。
《都市流星雨》排练数日之后,文清明又开始有些头痛了。
文清明发现,自己每当开始排练一个新剧,大多数时候都会头痛。
无可否认,凌俊演得很用心,演得很努力,演得很按照文清明的要求。
但是,问题就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看出,他是在“演戏”。
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症结所在。
文清明向来认为,无论是自己在执笔涂鸦,还是在舞台演戏的时候,都应该是以“意”为先。如果太执着于追求修饰,那么反而是落了下乘。
圣人无相,极者非工。
而现在,凌俊的问题就在于太过于着相了。
文清明虽然已经跟凌俊说过这个问题,可是,知道这个问题是一回事,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又是另外一件事,能否做到则是更加困难的一件事。
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着很多说得到而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文清明要另外想办法,令凌俊忘记自己是在演戏。
要想自然地做到一件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件事情忘记。
就仿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