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小组分别调查三位死外围的人际关系,特别是那个银行副行长在业务上的经济往来帐目,以及与他交往的人。另外一个小组将原来排查的宾馆饭店招待所还要重新排查一遍,还有城乡接合部的那些出租屋也要做到不漏一家一户地排查一遍。
而另外一小组就是刘队他们了,带着欧老师重新勘察三个凶案现场。
而顾琳这组仍然是在不停地来回地倒着看那些录像带。这样的工作,显得乏味无比,常常是一连几个小时下来,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动作,一天下来,就让人腰酸背疼。
就这还好像是刘队特别照顾她似的,是啊,在办公室呆着有什么不好呢,风吹不着日晒不着,还说什么这不是男人的活,男人心太粗,容易遗漏了细节。可是这件差事一点都不轻松。
几天下来,她这个组仍然没有明显的进展,而送往省厅检验的几枚弹头和弹壳,检验结果已经出来了,射杀两名死者的两枚子弹的确是出自同一把枪,凶手是在远距离开枪射击被害人,而且是很准的枪法,有着职业杀手作案的特点。
在对三位死者细致的调查之后,案情也逐渐明朗一些,首先,第一起案件发生在三月三十九日,当日下午局里就成立了三二九专案组,曾是当地一家飞动公司的一名财务主管,名叫曾少星,还有“飞动”已经是一家注销宣布破产的公司了。
接后的几天又来了个四七案件,而被害者是死在郊外,身上的手机钱财各种物品都被搜刮一空,所以其身份还未得到确认,从单独的角度来看,这又像是一起抢劫杀人案,然后最近的一起是四一零案件,死者是那位农业银行副行长,他竟然利用工作之便,分几次一共私自从该银行开出一千五百万元的转帐支票,在警方在对其进行调查的同时,银行也在内部进行查帐,结果发现缺少这么一大笔巨款。正是宋持明的死亡令这一千五百万元去向不明。
假设有人要杀害宋持明是为了掩盖这一千五百万元的去向,那另两个死者跟宋持明又有什么联系?现在还仍是个谜团,但是,从三二九案件的受害者的工作特性来看,曾经担任飞动公司财务主管的曾少星在经济财务上一定和后来四一零案里宋持明有着经济上的联系。可以说是不容置疑,而四七案件的死者仍未得到确认。
四月十五的时候,专案组在开案情分析会,而那个时候,顾琳仍然在昏天黑地中比对那录像中的人物影像。一个同事拍拍她的肩膀,说开会了,她这才回过神来,然后感到眼睛一阵发酸。
第二章(中)
欧老师的判断也和大家的判断一致,这是一起买凶杀人的连环杀人案。
各组都要汇报工作,大家都说的有条有理,特别是刘队,一些推理都非常到位,屡屡得到验证。他说,以杀手在这么密集的时间里作案,一定是急于掩盖什么,这一条顾琳也是认可的,但是,刘队说起四月七号那件案子时,说应该考虑到凶手杀人后,搜走死者的钱财手机等物品,是要造成一个抢劫杀人的假相,从而达到扰乱警方的视线的目的,顾琳又有点不太赞成了,这仍然不能排除抢劫杀人的可能。不过顾琳只是在心里想想,看来这个案子比她想像的要复杂多了。
这次警方肯定是遇上了心狠手辣且极其狡猾的对手了,从抽丝剥茧的直至真相大白的过程一定不轻松,顾琳边听同事的分析边陷入思考中。
吴局长说,“顾琳,你那里情况怎么样,录像带里有可以确认的嫌疑人吗?”其实吴局长从前也是欧老师的学生,和顾琳是校友。
此时的顾琳,思绪不知怎么溜到那天的飞车党抢包的事情上了,而她手上皮外伤现在已经愈合了。身边的同事看她走神,用胳膊肘碰了她一下,她赶紧站了起来。
“噢,我们组这几天一直在反复比对,特别注意当天进出人员,凡符合嫌疑人身高年龄特征的,都要比对好几次,尽量确定其真实身份,另外我们还记录下所有进出“银海家居”所有车辆的车牌号,正准备送交警部门,看看有没有凶手是乘车进入小区作案的可能。初步确定的几个嫌疑人,都因为有案发时间不在场的证据,而被排除了,今天我们正在看四月七号的影像资料,希望能找出犯罪嫌疑人的影像资料,以掌握更有力的证据……还有对于被害人进出小区的影像资料也再进行细致的比对,以查实死者被害前有没有被人跟踪的情况……”
等顾琳简洁明了地汇报完工作内容时,她发现这个会已经开了快有一个小时了,快散会的时候,局长请欧老师发言。
顾琳知道这个案件,有欧老师在,整个专案组就有了主心骨了。
在这几天之后,欧老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把破案思路一下理得清晰无比,现在真的要让自己说下欧老师具体起到那些作用,她又说不出来了。回头想想还是有,比如他的细心,他把死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身体健康程度等等都考虑到破案的可能性中去,以及任何与案件有关的众多信息搜集,总会从中找出以供破案的线索。
总之以他丰富经验已经让大家少走了一些弯路。
欧老师的发言首先竟是跟大家告别,顾琳原以为欧老师来是和大家一起并肩作战,转念一想这并不现实,因为在省里他还有自己的工作。欧老师早就说过,破案与犯罪分子较量那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集合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至于,孤胆英雄只身前往敌巢的情节多半是在好莱坞电影里才会发生。
“在听大家汇报的同时,我一直在看现场拍摄的照片,有一张照片引起我的兴趣,就是这张,你们看。”
欧老师把照片递给身边的公安局长,吴局长看了看,欧老师把发现的蛛丝马迹指给吴局长看。昊局长再把照片传递给身边的一位警官,大家一一传递着,看着那张照片。
欧老师说,凶手从喷泉水池去往假山里,在脚踩在石头上的青苔时,很明显是滑了一个趔趄,从脚印的划痕来看,就是说凶手当时可能是差点摔倒掉到水里去。
等顾琳看到这个照片的时候,发现那张照片其实是自己拍摄的,只是当初自己并没有想到这一层上,顾琳想了想,问道:“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吗?”
欧老师笑了笑,“我也在想呢,不过我觉得这应该对破案有所帮助。哪怕是一点点儿。”
顾琳在心里嘀咕了自己一下,一直是以刑警队里最细心的人自己的顾琳,现在一同欧老师比了一下才知道自己其实仍然是相差很大一段距离。
下午的时候,欧老师就告别了顾琳等人,临别时欧老师还仍然对破案提出诸多忠肯的建议。
给欧老师送行回来的的刘队长却带来一个消息,子弹的鉴定结果已经出来了,哪是一种特制的七点六二毫米的子弹,根椐子弹可以判定,犯罪嫌疑人所使用的是一种德国制的毛瑟SP66式七点六二毫米狙击步枪,根据弹痕学原理,所送检的两枚子弹在反映膛线的数量、旋向、宽度等均完全一致,同时膛线擦划纹线在经过比对之后也是完全吻合,也就是前两个死者均死与同一支枪下,而第三个死者宋持明出现例外的可能已经很低很低了。另外,在警方所保留的协查通报中,南方某市的公安部门已经在追踪这支枪的下落了,在此之前的两年间,已经有两人死于这支枪下,虽然那次两起凶案的杀人凶手已经落网,但是,作为重要物证的毛瑟步枪却一直未能查获。
顾琳去查找关于毛瑟阻击步枪的所有资料,虽然以前她对一些枪支的知识有所了解,但是仍觉得有必要对它做全面细致地认识,以做到知己知彼。
之后的日子,案件的侦破按照两条主线进行,一条还是从被害者身上找各种线索,以查出事件真相,另一条还是能尽快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顾琳坚信那个凶手会在经过电子眼时留下影像资料,所以也是一直在不懈地从资料中查找比对,但是在四月七号第二件案发到四月十号之间的录像查找中,都没有发现那种一出现即有最大嫌疑的的对象。她这一组,还在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往四月七号之前的录像里查找。
由于一连好些天,工作上还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顾琳在心底里有一些小小的失落情绪,却没有表露出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不必复述,只是她明白刘队给她安排这样一项工作还有另一层的意思,可以让她有一个早晨上班晚上下班的“正常规律”,尽管她知道这种“正常规律”可能维持不了多久,因为一旦这项查找比对的工作结束以后,她还是要进入那种看似无规律的工作状态中去。
可是从儿子表现的高兴程度来看,小骁已经是十分满足了。虽然妈妈每天下班很晚,但是,每天早晨上学的路上,却是母子俩交流感情的最好时候了,听着儿子一路的笑语上班,顾琳可以把一种愉悦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
本来,以为今天下班可以准时的,因为已经和儿子约好,下午放学后儿子要她去接的。现在办公室里只剩下一直盯着屏幕眼睛眨都不眨的小古了。她跟小古说了声拜拜,正当她要离开的时候,小古却喊住了顾琳。
“琳姐,你来看,有情况。”
顾琳赶紧回头进了办公室,把挎在肩上的手袋挂在了椅背上,一边坐在了小古身边,一边掏出手机给云集打电话,也就是说,她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