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本 > 其他类型 > 1984之狂潮 > 第9章丈人家

第9章丈人家(1 / 2)

到最后,王国斌甚至连旅行袋中,那二十几盒录音带都送给了荆建。那些录音带还是港产正版货,而且是那几位香港乐坛巨星的最新专辑。就是最后,王国斌还很神秘地提醒荆建:“一定要藏好,这封面上的照片太……”

荆建仔细一看,立刻哭笑不得。无非穿衣造型性感些,和带色的挨的上吗?不过想到内地依然保守的环境,荆建也就笑笑不多说了。

酒过三旬,王国斌悄悄拿出两只厚厚的信封,推到荆建跟前,并且心虚地看着荆建:“大荆,老豆给的,没其他意思,更没看不起的意思。就……谢谢!”

荆建斜眼一看,这厚度足有2000。于是咧嘴一乐:“不矫情,正缺钱呢。”真是瞌睡送枕头,有了这么多钱,就根本不需要四处借了。对王国斌这样的兄弟,更不需要惺惺作态,为了面子什么的假客气。

荆建明白,这是答谢自己的救命之恩。可真的记不清,在前世的时候,似乎没这一出呀?也许那时候喝酒喝糊涂,或者是死要面子,推辞了吧?

看到荆建痛快的收下钱,仿佛落了块大石头,王国斌眉开眼笑,举起酒杯:“干!”

“干!诶,悠着点。”

没了心事,气氛更加活跃。荆建笑问道:“你家土豪?那么多钱?可能半年后,我会来南粤打工,有工作没?”

“真的?”王国斌大喜过望,“我家做小五金的,正缺人。你会开车,正好送货,工钱不会少于200,吃住全包,还有提成。咱们兄弟一起干。”

“呵呵。”荆建更是放心。万一高考落榜,就有退路了,“那就说好,到时候联络。等家里的事办完。”

“么问题啦!”

很显然,王国斌的出手很大方,就一开车的司机,居然就肯拿出200工资。这时候的物价低得惊人。上百的工资,已经能算高工资。而一年收入达到万元的万元户,就已经类似后来的本地首富那层次的顶尖富豪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突然,荆建就想起王国斌的将来:“忘了提醒,做生意多个心眼,别被骗,尤其是外贸。”

王国斌却没在意,反而得意洋洋:“大荆!这用你说?你斌哥做生意可是那个?倒是你,肯定不行!哈哈。”

“哼,吹吧!小心点。”见王国斌不以为然,荆建也就点到为止了。

俩人喝酒聊天到傍晚,又在一张床上呼噜了一夜。第二天,王国斌就搭乘头班长途汽车走了,而荆建在中午时分,回到了自己的家……

……

今天还要赶回县城,所以抓紧时间,荆建就抬腿来到老丈人的家。

一进院门,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就扑过来,口齿伶俐:“姑父!”

“乖!”荆建笑着弯腰,把赵霞的大侄女赵娣抱了起来。

前世中,听说自己发财,赵霞那仨兄弟都像狗皮膏药般,立刻贴了过来。也就是看赵霞的面子,荆建给了场面,胡乱塞了几个位置,出钱养着他们全家。也许也有这样的因素,使得赵霞就这么凑合着与荆建过。

可后来就过分了。由于荆建没有后代,那仨兄弟就动了心思,不仅在赵霞耳边怂恿,还天天让她那几个侄子在自己面前晃悠,把荆建恶心的不行。反而这大侄女赵娣,荆建倒是挺喜欢。

后来,荆建也被惹烦了,就私底下向赵霞抱怨:就是把财产全留给赵娣,也不给赵家男娃留一分。不过,这也就是牢骚而已。荆建的财产同样是赵霞的。他心里明白,真到那时候,赵霞总会偏心娘家的那几个男孩。

荆建正准备摸出五块,塞赵娣兜里,就见到赵霞大嫂刘金梅拽着大哥赵勇过来。刘金梅推了推赵勇,赵勇鼓起勇气:“妹夫,刚回来?三妹送走了?嗯……她,她说了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荆建一听就明白了,原来是惦记着自己的地呢。荆建笑了笑:“我和小霞商量过了。地你们继续种,出产你们收,秋收后再还吧!”

见答应的这么爽快,这两夫妻有点意外。然而没过一会儿,刘金梅似乎又想起什么,居然上前急道:“那水费和提留款俺家不管。”

荆建心中冷笑,还得寸进尺了。自己的地归你们种,你们一分不交还不算,还要老子给你们交税费?于是冷冷道:“再说吧。”

这点城府还是有的,都已经准备和赵霞断关系了,还会在乎什么赵家吗?根本没必要废话,也不想费力气干架。索性敷衍。

“是小建?”屋里终于传来老丈人赵金河的声音,“那进屋吧!”

把赵娣送还给赵勇夫妇,荆建不紧不慢地走进赵家。随着赵金河手中的烟锅指指,荆建笑着上炕,在赵金河对面坐下。二话不说,递过一叠钱:“叔,这是今年的200块。有件事想知会你,离秋收还有大半年,我也没什么事,就县城报名了一个文化补习班,今晚就过去。以后就住县城了。”荆建并不想把自己参加高考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所以简单的把高复班称为文化补习班。

之前,赵金河还有点担心,生怕自己要地的事闹得不可开交,惹村里人的闲话。可没想到,荆建答应得相当爽快,所以还比较满意。现在又见到那200块钱,就更满意了。不过听了荆建的话,赵金河就倚老卖老:“文化补习班?多读点书,那也挺好。就是住在县城?村干部知道吗?昨天你没回家,支书就已经找你好几趟,你可千万别惹什么麻烦。”

荆建笑着拿出一包王国斌留下的云烟,拆开递过一支:“放心,叔。等会儿走之前,我会跟李支书说清楚的。还有件事想拜托你,以前小霞留下的那些课本笔记都还在吗?我也一起带走。”

“都在呢。”赵金河根本不在意那些东西,而且还占地方,足有一箱多。而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想要对荆建说,“小建,既然小霞已经嫁给你,有些事俺们做父母的本不该管,但有些话却不得不说。”

荆建心中“嘿嘿”一笑,心想道:“终于来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荆建已经很清楚,赵金河随后会说些什么话。无非是:他家姑娘有出息云云,荆家败落了云云,配不上云云……。最后必定画龙点睛——希望荆建认清现实,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嘿嘿,标准的重生离婚流?”荆建完全乐了。好开头!可是真心话,就赵霞家里那几个蝼蚁都不如的货色?连莫欺少年穷,打脸都提不起兴趣呀?

没心思浪费时间,荆建索性挑明:“叔,我和小霞商量过了,一切以她前途为主。真到那么一天,好合好散,反正没孩子。不会为难你们家。”

赵金河眨着眼,抽了口旱烟,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似乎一切都顺利的过分,又隐隐感觉有什么不对,仿佛像是一拳打到棉花中。还没等赵金河继续说,荆建就笑着下地:“叔,如果没事,我就走了。东西在哪儿,我自己拿。”

“好好,走吧!小勇,帮你妹夫找找。”

……

环视家中留下的家具物品,到处承载着点点回忆。让荆建的心头感慨万千。

前世那次离家,感觉并不深。总以为以后还会回老家,甚至有夫妻团聚的兴奋,还有对京城美好生活的憧憬。

然而这一次,荆建已经基本肯定,再也不回来了。

带走的行李已经收拾好。铺盖换洗衣物、自己和赵霞留下的课本笔记、荆建自己的一些私人纪念品、还有那台录音机等。此外,就是荆白生留下的那几百枚太祖徽章。

潜逃事件告一段落后,荆白生的私人物品也已送回家。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一后世能值好几万的,就是这时代特有的太祖徽章。不过现在这玩意根本不稀罕,荆建之所以带走,无非留下纪念罢了。

抚摸着一件件家具、一寸寸墙,慢慢走进厨房。那些锅碗瓢盆,还有吊着的腊肉,一大坛咸菜……,都要扔了,似乎愧对赵霞。而堆角落的那一大堆柴禾,那是自己辛苦好几天的劳动成果。

而现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荆建心中长叹,狠下心,头也不回地离开厨房,弯腰扛起扎着行李的扁担。走出房门、走出院门、依依不舍地关上,再看一眼,就一眼,不看了,走吧!鼻子有些发酸,这不应该啊?已经记不清上次流泪的时候,男儿就应该有泪不轻弹。不该这样啊!走了,再也不回头了……

踏上离开村庄的土路,远处打麦场上,聚着三三两两闲聊的村民。正月农闲时分,聚一起家长里短,是这年代农村少有的娱乐之一。

荆建并不想成为村里的话题人物,就想这样悄悄离开。正好几个嬉闹的小孩经过,荆建叫住潘家老大:“去和老支书吱一声,我到县城住一阵。如果有事,让他县城找我。”

没想到这熊孩子一离开,就立刻奔跑着大呼小叫:“小娃叔要去县城啦!他要走啦!”

荆建一脸懵逼。

笑着摇摇头,荆建继续往村外走去,无视路两旁每户人家射出的目光,那目光中夹杂着同情、冷漠、鄙视和叹息等。想要走的低调,可看样子,已经无法低调。

荆建突然想起,未来自己一人得道,全村也同样鸡犬升天,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得到过自己的好处。而现在看看此情此景,也只能感叹,世态炎凉!

并不屑记什么仇,也许未来自己发达后,这些乡里乡亲找上门,荆建照样会帮一把。与气量、大度什么的没什么关系,这就是社会道德准则,是人情世故。有时候也很无奈,人情社会有着自己的规矩。

来到村外的小青山,荆建停下脚步。他的母亲和爷爷都在这座小山上。当年为了响应中央“退坟还耕”的号召,父亲荆白生并未给他们立下坟墓,只是把骨灰洒在这里。导致都没有个祭扫的地方。

荆建放下行李,走向那小青山。抱向最粗大的那颗松树,荆建深情地吻了一口。“别了,我最亲爱的亲人,就把你们留在心中,带你们到天涯海角,直到永远……”

……

终于告别伤感,再次来到县城。按照魏颖芝留下的地址,没费多大劲,就寻找到她的住处。

那是一座大户宅院,前后几进几出,就是里面住的人家不少,而魏颖芝就住在偏厢的一套房子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见到荆建,魏颖芝很高兴,没有几句寒暄,就直奔主题:“小荆同志,来了?后面的房间已经收拾好,就是条件比较差。你先看看,满意再说。”

跟随魏颖芝穿过走廊,没走几步,就来到自己租的房。荆建一看这宅院结构,就知道这里原先是杂物间。门打开一瞧,果然不错,就七、八平米,里面一桌一椅一张单人床。魏颖芝有些不好意思:“比较简陋,你先住着。小荆同志……”

荆建笑着打断:“叫小荆吧。以后我还是你学生呢。这里挺好,这里是半年租金。”一边说,一边递过去一卷钱。

“太多。”魏颖芝连忙推辞。

“真觉得多,多余就算搭伙费。”荆建笑道,“我也没时间做饭,不麻烦的话,就赏口饭?”

“贫嘴。”娇笑声中,魏颖芝赏了荆建几个白眼。

在荆建坚持下,魏颖芝最终收下钱。接着,她简单介绍了学校的课程安排。

高复班的课程其实挺简单。已经没什么新课,只余下一件事——高考强化训练。

每逢周五、周六,进行理科七门功课的模拟考。周日半天喘口气。周一到周四就是分析试卷和准备下一次模拟考的复习。如此循环。完全是题海战术加疲劳轰炸。而明天,就是新学期第一次的摸底考。

至于晚自习和周日自习,除非是特殊安排,可上可不上,可以在学校复习,有值班老师答疑,也可以自己回家复习。

已经没时间去准备这次摸底考,荆建索性放开心态,想要摸摸自己的真实底子,为以后针对性的复习做准备。等到魏颖芝放下钥匙离开,他就解开行李,开始整理起房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魏颖芝拿着一只已经打满水的暖瓶和一盏台灯,轻轻的敲门。

房门立刻打开,看到魏颖芝手中的东西,荆建有些吃惊和赞赏,笑着说了声“谢谢”,随后迎她进了屋。

“还缺啥?我这里有的话,就别客气。”魏颖芝一边热情地笑道,一边开始参观。让她有点意外,就这么很短的时间,房间已经整理的有模有样。行李已经分门别类的放好,荆建正哼着小调在整理床铺。习惯了军营生活,对内务卫生也成为习惯。

“啦啦……,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

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

如你默认,生死枯等,

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轮……”

前世中,荆建很喜欢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所以一边整理房间,一边无意中哼唱出了这首《烟花易冷》。刚一开始,魏颖芝还未注意,然而没一会儿,就被这迥异于这时代的曲调吸引住了。

“你……?这是什么歌?”魏颖芝好奇地问道。

“嗯?”荆建瞬刻清醒,居然一不留神,就来了个超时代,“呵呵,自娱小作,不登大雅之堂。”

“啊?”魏颖芝可爱地捂住嘴,露出吃惊的表情,不得不承认,她很有风情,“你还会写歌?”女人的好奇心立刻满值,“歌词歌曲有吗?可以欣赏一下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一开始,可以说是被怪异的曲调所吸引,但听了没几句,魏颖芝就感觉这歌词很有味道。而且这竟然是荆建所写?这就更引起她的好奇。

恰好此时,荆建铺好了军用毛毯。既然魏颖芝喜欢这首歌,荆建也没多考虑,对魏颖芝笑笑,接着就找出纸笔。

画上五根线,荆建开始熟练的填上小蝌蚪。前世穷的只剩钱以后,荆建与大多数富豪一样,开始花钱追求文化。然而在琴棋书画中,棋和画实在没有天赋,书也仅仅是马马虎虎,一手钢笔字倒还可以。就是琴还算玩出名堂,在高薪聘请的名师教授后,吉他和手风琴都具有业余高手水准,因此默写一首歌曲,当然就更不在话下。

可没想到,还没填写好一行,就听到身后期期艾艾的问话:“你……这是五线谱吗?”

“嗯!”荆建笑着转过头。

“可……”魏颖芝俏脸尴尬得通红,“可我不懂……”

“咳咳!”荆建憋住笑,“对不起,我写简谱。……哈哈哈!”

“不许笑!”

“不笑不笑。……哈哈哈哈!”

就算到现在,认识五线谱的又能有几人?可荆建就是憋不住笑……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一群俗人,俗不可耐!”青年戴着顶裤腿改成的高帽,在双人床上张牙舞爪地跳着,不顾那张可怜的床发出“嘎吱”声响。周围围着四、五人,面对着这样小丑般的举动,却齐齐射出崇拜的目光,仿佛这里是神经病院的病房。

“饿了,玲玲,我要吃夜宵。”突然,那青年对身边一位少妇嚷道。

那少妇立刻流露出慌张的神情:“小世,这大晚上哪里有东西?”不像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根本没什么夜生活,夜晚就没什么饭店开张,更不用说什么夜排档。

可万万没想到,那青年猛然往床上一坐,蹬着腿嚎啕大哭:“我要吃,饿了,饿了嘛!”

这一下,让那位名叫玲玲的少妇尴尬万分。虽然婚后多少已经习惯,但如此奇葩的“童趣”,依然令人有点昏厥。

幸好边上有人解围:“王世老师真性情,写的诗才会如童心般纯净,直入人心扉。就麻烦几位,去招待所厨房找找,别怕花钱。”话音刚落,其他几位都急着冲出房间……

这位如同孩子般的,精神状态怎么看也不正常的王世,他就是诗歌界的新贵,开创了朦胧诗,如同龙卷风般风靡大江南北,受到男男女女各色文青的狂热追捧。这是一个精神匮乏的时代,也是一个奇葩频出的时代。

而就在今天,王世在他那位名叫方玲的妻子陪同下,在几位粉丝的簇拥下,来到这里,受邀与本地文坛的名流交流。然而这次交流不怎么成功,许多“老朽腐烂守旧落后”的本地文人纷纷批评,尤其指向王世唯一自傲的朦胧诗。于是气急之下,不顾晚宴的相邀,王世愤然离开。

饭菜很快送到,看到自己丈夫露出那副哭闹后,获得自己心爱玩具的得意神情。方玲为难地对那解围青年挤出笑容:“谢谢。”

那青年却受宠若惊:“客气嫂子。我叫凌建民,特别爱王世老师的诗。我自己也曾模仿过几首,还希望老师嫂子能多多斧正。”

其实这就是蹭名声,古今中外文化界通行的一种潜规则。花花轿子人抬人,方玲就准备答应。没想到王世绝不走寻常路:“被世俗的污秽玷污,又如何获得好诗歌?精神家园的美,只有从如水般的女子身上发现。我一生梦想,就是建设人间女儿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一听这话,凌建民差点儿一口老血。费尽心思,混入王世的粉丝圈,难道功亏一篑?眼中犹豫了片刻,他就准备拼了。为了打响自己的名气,为了自己在诗坛的发展,把那个曾经伤害过的女人再伤害一次,又能怎么样?

“王世老师!我认识这里附近的一位女子,气质纯美,同样爱好文学。”

“哦?”王世的双眼立刻发光,“哪里?能见见吗?”

“就在临近的一个县城,听说她现在是语文老师。如果明早出发,晚上就能见面。请您放心,我会给您引见。”

“就这么定了。”王世一口答应,“引见没必要。乘兴而来,有缘相见,我们直接上门。”

“王世老师真乃魏晋名士风流。”

“古人何足道?古往今来,能获精神升华者,又能有几人乎?”

“哈哈,正是正是,确实。”

最新小说: 请把脊骨雕成我的王座(高H、NP) 影子(1VN,男替身) 逆序(姐弟) 万人迷男主饲养手册(系统 快穿 高H) 穿成黑化男主的小嫂子(叔嫂sc) 爆款娇妻:总裁请秒杀 养了只小狗 禁止误会 君临天下 他的坟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