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方玲望着自己的丈夫,美目中流露的居然还是崇拜。真不明白,是否理解这样的话题,她究竟是什么心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浮图塔,断了几层,断了谁的魂,
痛直奔,一盏残灯,倾塌的山门。
容我再等,历史转身,
等酒香醇,等你弹,一曲古筝……”
写完谱子,荆建开始默写歌词。魏颖芝站在荆建身后,从他肩膀上往下看,正看到荆建那张认真的侧脸。一边轻轻默念,一边说:“能……唱给我听听吗?”
荆建偏偏头,微微一笑,一边继续写,一边轻声哼唱起: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
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
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静静的听着曲调,魏颖芝欲言又止。中国风追求的是古韵风,而古韵这种东西,自是一种特定的心境。任凭暴风骤雨我自心定,任凭地动山摇归于平淡。那是一种时光的气息、岁月的沉淀,如诗如画般淡墨水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魏颖芝的欣赏水平其实很高。家学渊源,可以说出自书香门第。虽然如同现今的各色文青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新诗,但还是能很好的鉴赏那些古韵古诗词。
平心而论,这歌词算不上出色,过于浅白,还有着为了押韵,拼凑的痕迹。但另一方面,像是在碎语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意境。而且这出自荆建之手?魏颖芝看看荆建的侧脸,咬了咬嘴唇,忍不住问:“可以说吗,你家成分?”
“祖祖辈辈贫农,无穷匮也。”荆建笑道,他明白魏颖芝的想法,“不是说过,游戏小作?你看看玩玩即可,别太认真?”
*********************************************************
晾好衣物,扎起刚洗完的长发,不理睬宿舍另两位疯丫头的嬉闹,赵霞坐到自己的写字台前。刚铺开空白信纸,身后就被人搂抱住:“写啥子呦?给情哥哥耶?咯咯咯——!”
一听这口音疯笑,赵霞就知道是下铺那个川妹子秦姿:“怎么还不去舞会?”
“去了,一群饿狼似的,就回来了。咯咯咯!”秦姿笑着回答。
“那不正好,你这团干部就该以身作则,化身小白羊,拯救呗。嘻嘻嘻!”在学校里,赵霞与秦姿关系最要好。相对于赵霞的文静,秦姿就比较活泼,并且还在团委工作。而在今晚,就是团委在这学期组织的第一场舞会。然而这样的学生舞会,像秦姿这样的校花级别的女生,就特别受欢迎,再加上华清向来就粥多僧少,秦姿被纠缠的烦不胜烦,于是开场没多久,她就躲回到自己宿舍。
“写给谁?你定亲的那位?这次回家,你们俩口子怎么样?”玩闹也是有分寸,秦姿不影响到赵霞写私信,所以坐躺在自己铺位上。不过该八卦的时候,也绝不含糊。
“什么俩口子呀?只是订婚。”赵霞娇羞道。在一年多前,新生填写《入学情况表》的时候,赵霞不知该如何填写“婚姻状况”。也许出于羞涩、也许不想其他人知道,或许还有些什么其他小心思,于是老实巴交的她,最后竟然填写了“订婚”。虽然在收上表格后,获得修改为“未婚”,但这个表格就成为了小范围的趣事。
再加上在填写高考志愿表上,赵霞当时是“未婚”,所以在她的档案中,倒也完全是清清白白。随后赵霞也就隐瞒下来,也没人怀疑她已经结婚。只有秦姿等几位好友,知道她在老家有订婚对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当然,在80年代许多地方,订婚已经等同于结婚,而悔婚也同样等同于离婚。至于悔婚或者离婚的社会舆论谴责,那是极其可怕的。也是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理啥子包办婚姻?要做思想解放的新女性。”秦姿半是打趣,半是认真。她还是了解一些赵霞的家里情况,“隔壁班的王成文托我捎话,有兴趣没?”
“你就别胡闹了。”赵霞正心烦意乱。
“也对,脸上的痘子多了些。咯咯咯——!都能做豆皮了。咯咯咯……”相貌协会似乎无处不在。
赵霞含笑虎着脸反击:“你自己春心萌动,别捎上我。老实交代,看上哪位?本姑娘出马为你跑腿。”
“本姑娘天生丽质,还用人介绍?”秦姿拿出一封信晃了晃,“又来一封。太不成熟,大学时期不考虑。”说完以后,秦姿看都不看那封求爱信,把它扔到边上。
赵霞白了一眼:“心狠的恶毒女人,又一颗心破碎了。”
“这叫快刀斩乱麻。”秦姿毫不为耻,“说正经的,听说下个学期我们又有公派留学名额,到时候想想法子,通过团委给你弄个资格。你自己口紧些,平时也多多复习,争取一起考上,再一起出国。”
“留学出国?那是真的吗?”赵霞万分惊喜。她当然十分愿意、十分向往。可突然,就想到自己的丈夫荆建,想起了分别时的话,又想到下火车才发现的,自己包里的那100元。心乱如麻!
***************************************************************
魏颖芝咀嚼着歌词,轻轻跟随着哼唱,感觉自己已经被弄得手足无措,乱了心绪。歌曲其实不在乎好坏,只在乎能否共鸣。想起自己年少随父母赶回乡下,老师歧视、同学欺负,最快乐的反而是躲在家中,看着家中残留的书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总算自己成绩优秀,毕业后成为代课老师。也许是命中一劫,遇上那位城里的知青,相互吸引,畅谈文学,逐渐心心相印,可回城的风潮,他无情留下一句“分手吧!”,在自己的哭泣中,一切就随风而逝。
进修后进了县城二中,落实政策还回了县城中的老家大宅。虽然自己已经算是县里人,但与那个曾经的他却越来越遥远。哀大莫过于心死,可为什么,自己总也放不下呢?
转眼又望向荆建,挥洒写歌词如信手拈来,仿佛像是在玩一场游戏。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握笔写上“小娃”,赵霞想了想,划掉。又写上“吾夫”,这次犹豫的时间较长,还是划掉。赵霞长叹一声,也就是写封信,怎么连开头的称呼都那么难呢?
宿舍其他几人或在看书,或已经睡觉。赵霞突然回忆起荆建,这次回家,这位小丈夫给自己的感觉,似乎被一层薄纱笼罩般,模糊看不清,尤其是最后的那一晚。
终于下定决心,赵霞落笔:“小娃吾爱,您好!”写完这句,赵霞的脸微微一红。
“我刚到学校,明天就开学。你给的一百已收好。以后别这样,学校有助学金。我挺好,家中的一切就拜托你……”
一口气,写完了该交待的事,赵霞深呼吸了几口,话题开始深入:
“我上大学,你曾经上战场。往大里说,为了祖国现代化;往小里说,为自己改变命运。原谅我,也许女人没有那么高的觉悟。没人喜欢农村的苦日子,谁不向往城里人?谁又愿意当农民?卢梭曾在《爱弥儿》中的名言: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在这里,我稍作引申,能满足我们的抱负追求,能获得我们俩的幸福,难道就在安于现状之中?地位都不能够改变,何来立身做人?又何来幸福?”
“今天就想说说心里话。”
“那年刚到京城,不怕笑话,看花了眼。真的找不出词来形容,就是花了眼。老家农村与首都的那种贫富差距,都不知如何给你描述。其实在你的话中,也听出你有自己的梦想。虽然像是童话,别墅汽车、国外旅游,但我们的村子里,居然都没通电?就算听说年底前会布线,难道有了灯泡,就实现了电气化吗?”
“那个时候对我的触动,颤动我的全身。那种感觉,不知你能否理解?真的没有经历,就无法体会。作为最亲密的你和我,不想隐瞒,当时我就发誓,留在城市里,不想在落后的农村生活。”
“也许我的心绪有些乱,别胡想。当时既然已经答应,我就准备与你一辈子。一直未变,直到现在。但努力不仅是我。你是男人,扛起这个家的应该是你。所以离开时,你说的话,我很伤心很伤心。你似乎已经放弃、似乎认命。我感觉到你的善良,但这不是理由,你应该努力到城里,努力陪在我的身边。”
“我有一位老师,是恢复高考后那一届的。毕业后,找了个城市媳妇,与农村里的离了婚。还有,现在我身边也有几位同学,同样在农村曾经结婚订婚,但他们几乎都开始在城里找对象。恋旧情的是有,但绝不多。当然,他们都是男人,以后让媳妇进城就容易些。但女人又该怎么办?怎么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每次听到这样的故事,我都很害怕,真的害怕极了。甚至有几次在夜里做噩梦。也许女人天性软弱,每次害怕的时候,都希望有人依靠。”
“也许给了你难题。你如何努力进城,我也不知道。但我想,这不应该难住你。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你都能闯过,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
“信的最后,向你道歉。我不想违心的欺骗。我喜欢努力奋斗的爱人,不喜欢那些满嘴理由的懒人;我喜欢乐观向上的爱人,不喜欢那些甘于沉沦的悲观者;我喜欢陪我同路追求梦想的爱人,忍受不了长期的分开。”
“我还保证,我等你,不仅能等你到毕业,甚至还能更长时间。希望你不会让我我失望。”
……
放下笔,像是放下一件心事。想着荆建,赵霞抿了抿嘴:如果小娃能在这样的刺激后,真的奋进努力,这样就最好了。
***********************************************************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
魏颖芝终于忍不住问:“你这歌,应该是民歌和流行歌拼凑的吧?”总感觉令人难以置信,这曲歌,跟美声肯定挨不上,但似乎也不像很纯粹的民歌或者流行歌。算是四不像,好像是种新类型的探索尝试。
“能入耳吗?”荆建对周杰伦有信心。这歌曲确实不同于现在的流行。如果魏颖芝是所谓的正统捍卫者,荆建也无所谓;如果她是叛经离道者,荆建更是不在意。对荆建来说,歌曲只分好听不好听。
“挺有趣的。”魏颖芝露出笑容,斟酌着用词。对于这样超前的歌曲类型,虽然耳目一新,但多少有些不习惯。不过……听着倒也顺耳。看着那些歌词,又看看荆建脸上的表情,隐隐感觉,就应该是荆建所写,洒脱自信,应该肯定是吧!
“……听青春,迎来笑声,羡煞许多人,
那史册,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
而你在问,我是否还,认真。
千年后,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
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
如你在跟,前世过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跟着红尘,跟随我,浪迹一生……”
终于写完,魏颖芝拿起那几张纸,很喜欢,对荆建扬了扬,问:“能送我吗?”
荆建哑然失笑:“本来就是写给你的。”他根本没想过,通过抄歌去出名泡妞。所以这些流行歌曲也算不上什么资源。既然魏颖芝喜欢,那就拿去,“你喜欢流行歌曲,我这里还有二十几盘磁带,都是港台歌星。”
“哈……这不太好吧?”
“江湖儿女,何须客气?算借你的。班主任的马屁得拍。”
“呵呵。”
……
关了灯,抽完一根烟。今天晚上的小插曲,丝毫未影响到荆建,他上床批上毛毯,闭眼休息。
独自坐在屋中,看到杂物间的灯光已经变暗,魏颖芝扫了一眼桌上带回的磁带,又看了遍手中的《烟花易冷》,微微一笑,抽出一本散文集,小心地夹入到书中。唱了几声曲调,双手撑在脸上,光线昏暗的房间中,怔怔地盯着那本夹着纸的散文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斑驳的墙壁,一块大黑板。课桌椅都相当陈旧,柔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落。
静静坐在教室里,开始自己高复班的第一天,更是等待摸底考的开始。突然感觉到身边的眼神有些不善,荆建转过头,对着那位有点婴儿肥的同桌,很友善的笑了笑。
这位同桌是个小姑娘,名叫方娅。进入这个高复班才知道,整个班级学生极多,足有五、六十位,几乎都已经塞满。而这位方娅同学比较倒霉,她身边仅有一个空位置,于是就把荆建安排上了。
这个年纪已经有男女有别的概念。所以荆建很理解,为什么方娅会如此反感。可那个真的很无辜,荆建也不想呀?反正也不用解释什么,一切就为了高考。
没多久,魏颖芝拿着一叠考卷进入教室:“不知同学们在寒假复习的怎么样?最后一学期,希望大家努力,动员的话就不多说。今天是摸底考,还是老规矩,不许交头接耳。成绩是自己的,希望同学们自觉。”
摸底考的第一门果然是语文。似乎是很久远的记忆,对如此正规的考试都有点不习惯。把试卷从头到尾浏览一遍,荆建多少有了底,立刻开始埋头答题。
然而,接下来的感觉就两个字——难过。许多内容似曾相识,但似乎又不能确定。比猜答案好那么一点,但起码有一大半的答案不能肯定正确。
就这么,磕磕碰碰地做着试题,荆建是连连皱眉,速度也是越来越慢。在满教室“唰唰唰”的答题声中,突然,他感觉身旁多了道身影……
魏颖芝低头看着荆建的试卷,同样是眉头紧锁。不出她所料,荆建有基础,但很生疏,尤其是那答题速度,甚至连按时完cd很紧张。
而答案的正确率也最多一半,甚至还不到。就算最后的作文合格,也很难获得60分当时高考语文满分120。
所以看了一会儿以后,魏颖芝就暗暗摇头离开了。她心想道:如果其他课目也是这水平,就不提本科大专分数线了,甚至连通过高考预考都毫无希望,都要差上几十分。也只能希望荆建偏科,语文是弱项,其他都是强项。要不然,就完全没有任何希望,只余绝望。再努力也不行。
这个判断其实没错。但怎么说呢,魏颖芝多少有点关心则乱,太过悲观了。
如果静下心,仔细分析荆建的试卷,就能发现,理解题上,荆建的失分就很少;但记忆题,只能说是惨不忍睹。长时间的脱离学习,确实影响很大。但反过来说,在短时间内很快提高,难度也不大。毕竟相对那些理解题,死记硬背就容易许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高考的日程安排是三天,而摸底考和随后每次模拟考,全都被压缩为两天,因此时间很紧凑。考完今天四门,荆建已经是头昏脑胀。但他同样疼并快乐着。
虽然今天感觉自己的成绩很差,应该说,远差两年前的高考水平,但荆建发现一个惊喜——自己不仅有着后世的记忆,而且前世的这个时间节点的记忆也同样保存完好。换句话说,虽然高考内容记忆生疏许多,但也没有到全部遗忘的程度,甚至还隐藏着很深的印象。如此一来,将大大减轻自己复习的难度,也能够很快恢复记忆。
结束了今天的课程,班上许多同学都放弃了晚自习,荆建也同样如此。自己一间单人间,学习环境很好,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在家复习效率更高。于是街上买了几个馒头和小菜,准备当成今晚和明早的饭,接着,荆建就不紧不慢地回到自己家。
“小伙子,你是魏老师家的什么人?”一进院门,荆建就被一位八婆大妈给拉住了。这位是李大妈,同样是大宅中的住户之一。
“大妈,叫我小荆。我是魏老师的表哥,这次参加高考,到二中学习,所以就到表妹家投宿。有什么麻烦的地方,多多包涵。”荆建一眼就明白,李大妈是位喜欢家长里短的主,索性就多啰嗦几句,免得以后有麻烦。
恰巧这时,魏颖芝提着公文包走过,她白了荆建一眼:“小捣蛋样,表弟!”
留下那位一脸糊涂的李大妈,俩人各回各屋。没一会儿,敲门声响起:“晚上想吃什么?”
“我已经买了馒头。”
“那再整个汤,一起吃。”
一直观察着俩“表兄妹”的互动,发觉他们落落大方毫无掩饰。无奈的撇撇嘴,李大妈准备另找他人去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娱乐。可就在这时,院门口突然“哗啦啦”一下子进来好几人……
……
“小魏,有人找!”李大妈叫声嘹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