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切记一条,可以募民,不可以役民,宁肯分阶段的慢一点施工,不可以求迅速完成,隋炀帝的大运河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大运河的兴修,成就了唐朝的繁荣,却造就了隋朝迅速灭亡,实际就是今天,我们大宋还在享受着大运河的福利。如果隋炀帝当时用募民,速度再慢一点,那会是如何?”
“我大约估计了一下,包括于沿河两岸植树造林,中上游兴修水堰与蓄沙池,下游修建各种月堤格堤缕堤以及拓宽拓深济水,还要修建运河,用之分水与泄水,最少得五年时间,长达十年,毕竟现在的黄河与各支流的水土恶化,已经超过了东汉之时。”
不过现在的水土恶化,又不及明清之时。
“一旦到了那时,国家才能称为小治呢……因此节流依然如此的重要。”
其实王巨就是交待后事了,平灭西夏后,我就离开宋朝了,以后宋朝该怎么办,王巨所说的正是这个。就象写小说一样,有一个大纲存在,就不会歪楼。
不是不能对赵顼说,而是到了那时,赵顼还能活着么?
因此将这些重臣召集,到时候不管那个人上位,只要他这么做,反对声音就会很小。
章惇问:“太保,那个细绒棉找到没有?”
“只是听说了,但那边太广大,不大好找,如今还没有找到,不过这个问题不重要。”
粗绒棉质地差,产量不大高,而且少棉多籽。但最少比种植麻葛桑强吧,并且织机已经渐渐在改进,想要更精美的棉布,大不了学习黎人了,里面缠杂蚕丝混纺,如果织工精细,也不亚于大食那边来的棉布。
这几年,每年都从南方运来几千万斤棉花制品,调向了北方。
虽然木棉司失控了,但为朝廷带来的相关商税收入,以及互市税赋收益,甚至市舶司的抽解收入,也达到了一百余万贯。
而且南棉北调,同样养活了许多人,甚至造就了造船业的进一步繁荣。
“当然,我还会让彼岸寻找的,无他故,棉花的繁荣,粮食的高产,使得南北收入悬差越来越大,为了未来,必须找到这种更好的棉花,用以抚平南北收入的悬差。”
“太保远见,我不及也。”
“子厚,你也不必过谦,没有诸位的帮助,我能做什么?不过这次,彼岸也带回来几样好东西。”
“哦。”
“过一段时间,它们就能运到京城。”
这一回带过来的物种比较多了,有木薯,但那是放在南方种植了,只带了几个样品来到京城,还有木瓜、蕉芋,这两样也只能在南方种植了。
还有向日葵,辣椒,花生,南瓜,佛手瓜、番茄,腰果等等。
共有二十一种杂粮蔬菜。
主要彼岸已经在美洲扩大了生存范围,已经设置了九个安居点,迁徙了七万多百姓过去,还有近两万名战士。
那边有许多部族,或者也能称为国家吧。
不得不派了许多兵力过去。
但与原来的相比较,那一边气候更适宜,土地更肥沃,特别平原之多,难以想像。
可就是到现在,彼岸仍避过了墨西哥湾那一带,想要挑战那个国家,没有二三十年,是不行了。
甚至王巨打算撤到彼岸,亲自训练一些兵士,去对付那个国家。不是非得要对付那个国家,而是想修一道运河,不一定有巴拿巴运河那么宽阔,如今也没有那么大的船只,最大的不过一千几百吨,一个差不多的运河,就可以使两边海洋得以沟通,这样,才能开发更肥沃平坦的两美东部平原地带。
但因为活动范围增加,所以看到了许多当地土著人的食物,他们能吃的,宋朝也能吃。
大多数被带了回来。
并且又找到了一些香气浓郁的花卉,但那些花卉就没有带到宋朝来了,而是放在彼岸养殖,用于制造香水的。
这些用快船运回来的,并且在船上催芽,正好能稍稍抢过来种植时季。
可能它们没有红薯玉米土豆重要,不过可以做为补充,还可以丰富蔬菜种类,其意义还是很重大的。
除了这些植物外,还带回一样东西。
看着它们,赵顼好奇地走了过去,连忙被王巨拉住。
正好,一个太监已经过去了,然后被喷了一口唾沫,大臣们冒冷汗,这个玩意儿看上去很萌,怎么如此没礼貌呢,如果刚才王巨不将皇上拉住了,一口唾沫喷到皇上脸上,这可是在宣德门外,许多百姓观看呢,那事就糟糕了。
赵顼也冒了冷汗,问:“王卿,它们叫什么名字?”
“羊驼。”
“这个无礼的畜牲,看上去倒也美观。”
“陛下,非是美观,它有着极重要的意义。”
“何?”
“陛下,比如博奕,棋术差的人,只能做到对手走一步,自己应一步,棋术好的人,如果更差,就是应一步都做不到,因此就是这应一步,他都不能看到整个棋面。但棋术好的人,则能看到三四步,以及整个棋面。如果棋术更好,则能看到五六步,八九步,甚至十几步。如果能看到十几步,又能看到整个棋面,行了,绝对是一个博奕高手。”
“做事也如同博奕一般,做官更如博奕一般,普通的官员,连手头眼下的事都做不好,又能谈到什么长远计划呢?但高明的官员,则能看到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因此先主三次拜访诸葛亮,诸葛亮未出山,便三分天下。这是先主那时候力量太差了,如果换成曹孟德如此三拜诸葛亮,又对其信任重用,曹孟德又如何会有赤壁之惨败。”
张商英忽然醒悟过来,他在后面说:“太保,这也是未来?”
“人无远忧,必有近虑,其实指的就是要看到未来。”
“未来……羊驼?”范纯仁糊涂了。
“如果说战马,不拿下西夏则罢,拿下西夏,以后朝廷会不缺战马了,不仅是腾冲马,川马、吐蕃马,西夏马,以及陕西与河东养着的一些马匹,还能从辽国夹山与阻卜回鹘购买战马,同时彼岸还能提供一些战马,这次彼岸又带回三四千匹良驹。不过它们是用大船装载过来的,要稍后才能运到中原。”
“也不是皮毛与肉食,彼岸百姓数量增加,畜牧业也开始日渐发达,他们就可以向大宋提供大量肉类与皮毛,但问题还是西北的本身。西北水土在恶化中,一旦停下战争,百姓数量增加,必然又会迎来贫困的生活。故此,我将陕西路定为推广杂粮的重心地区,但汉人可以种植杂粮,那些羌人与蕃人呢?”
“国家不能再执行买安政策了,如果国家一味偏软,反而会让这些蕃人肆无忌惮,变得不好治理了。因此得授之以渔,想办法让他们生活变得好一点,所以臣推广了定牧。但定牧还是不够的,这个羊驼同样是一个手段。陛下,你看,它们的毛地如此细腻,其柔软保暖,胜过了羊毛数倍。因此一旦得活,并得以繁殖起来,其毛售价将可能是羊毛的数倍数十倍,则会使得一部分蕃人收入增加。他们生活变得富裕了,即便有两三枭雄人物想要不诡,也不会有百姓跟随他们谋反作乱了。”
其实饲养羊驼不容易,就象这批羊驼,在路上就死了近半!在王巨记忆中,****已经引进了羊驼,但还没有大规模的养殖。
想要在宋朝大规模的养殖,得要很长时间了,同时还要陆续地从彼岸不断地将羊驼带回来,才能保障其推广。但等到各部蕃人羌人人口增加,同样得要很长时间了。
比如西夏,现在能有多少百姓?
但这是好事儿,不仅减少了平灭难度,未来还容易迁徙一些汉人过去定居。
用汉人来稀释党项人的比例。
王巨又说道:“不仅是羊驼,臣还有其他的计划,在唐朝时,凉州地区的葡萄美酒与毛毯,就名闻天下,但因为战乱与西夏的统治,这两项产业皆萎靡不振了,另外要务必拿下居延海,只要拿下居延海,西可以与西域,北可以与阻卜,打通商贸关系,这些措施一一落实,整个西北地区贫困的局面就会立即改观。西北也就正式被我大宋收入囊中矣。”
这才是未来……!
但现在王巨也不用这些“未来”的什么来验证自己了。
这么多天下来,王巨已经在迩英